从溥仪出宫到故宫博物院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功不可没!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以隆裕太后为首的清廷接受民军的呼吁,同意下台。1923年11月5日下午3点,溥仪及原皇后、婉容、文绣等乘坐汽车,在张壁等人的护送下,驶出紫禁城,到达前海北沿的醇王府他的生父家。溥仪出宫当天,清室和政府组织了临时机构“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7日晚,摄政内阁发布命令,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一切善后事宜。这个清室善后委员会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
一、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斗争
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后,随即着手点查宫内物品。但是,清室五位代表无一人到会,经反复敦请,仍拒绝参加点查。接着,清室致函政府,称点查为片面行为、单方面行动,声明:“以后宫中物品有无损失,敝处不能负责。”政府马上回应,下令查止委员会点查物品。
面对清室、段祺瑞两方面的压力,清室善后委员会并未妥协。同仁们开了个会,相互勉励。委员长李煜瀛擅于辩论,他说,清室善后委员会由各界人士组成,是社会团体,不像政府机构一样,必须一切听政府的;政府说把清理清室公产、私产及一切善后事宜的工作交给委员会,清点问题属内部手续,政府无权干涉。吴稚晖也很能说,唯恐言之不尽,起来、坐下,坐下、又起来,反反复复地讲。易培基是书生,措词激烈,慷慨激昂。庄蕴宽是老官僚,慢条斯理,侃侃而谈。鹿钟麟是军人,说话直率,给会议作了结论。他说:“我们军人。固然以服从为天职;但是要迫他向后转,那也就有所不顾愿了!”
清室没能阻挡点查宫中物品,复宫一事便希望渺茫。于是拼命造谣。
说张璧在办理溥仪出宫时,去养心殿见过溥仪,看到放着的溥仪帽子上有一颗极大的珍珠,价值连城,便动了觊觎之心,故意做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摘下自己的帽子扣在溥仪那顶“御冠”上,临走时来了个“神仙一把抓”,或者叫“顺手牵羊”――两顶帽子一齐拿走了。张璧把那珍珠拿到天津卖了大价钱,发了大财,整天不愁吃不愁喝。
又说,有人亲眼看见鹿钟麟的小孩子,拿了几件古月轩小瓶在大门口玩耍。古月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专供宫廷御用的珐琅彩瓷器,价格昂贵,外间绝对没有,可鹿钟麟家里有,而且小孩子都拿着玩,哪里来的?
还有的说,有一天国民军总司令部所在的旃檀寺断绝了交通一两个钟头,那是冯玉祥正在把从清宫盗出的无数宝物,用大队的骆驼捆载而去,因为要避人耳目,所以断了交通。其实那是因为擅寺失火。
因为有人造谣,有的人便又凑热闹,说,点查物品时,在溥仪居住的养心殿和婉容、文绣居住的储秀宫、长春宫,常常有点心和酒,这些东西点查人可以吃、可以喝。为此有人特意请问了当年参与点查的单士元先生。他说,夸张了,当时见到有人吃盒里剩下的饼干,也听说有人喝酒喝晕了,所以不久就规定:不准吃、喝,而且故宫人从此形成一个好传统:不喝酒。因为搬文物不能头晕。否则会破坏文物。我又问他皇帝的御膳饼干什么味儿。他说不知道。只知道那牌子跟外面卖的高级饼干一样。
二、仓促中诞生的博物院
1926年6月8日,吴佩孚主持政局下的杜锡圭内阁成立,清室加紧了行动,公然以内务府名义发文给国务院和吴佩孚,谋求溥仪复宫并恢复原清室优待条件。恰在此时,善后委员会在点查时,发现了溥仪与金梁、康有为等在1924年春夏间密谋复辞活动的来往文件和溥仪以及“借”、“赏”等名义将宫中珍宝数千件盗运出宫的帐单。大家急了,一方面怕日久生变,一方面担心文物再度流失;感到不马上成立博物院,使故宫之事成为公开,清室、政府就不会死心。
1925年9月29日,清室善后委员会议定成立故宫博物院。
1925年10月10日,善后委员会同仁在乾清门举行大会,庄严宣告故宫博物院成立。据载,大会当天,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无不向此同一日的涌进故宫,一窥此数千年神秘的蕴藏”。会后,善后委员会将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消息通知政府及全国各界。
从此,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紫禁城,进入了博物院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