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墓地
应国墓地主要是指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应国贵族的墓葬区,同时也包括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晚期楚国贵族的墓地,以及西汉与东汉时期的一些平民墓葬,但发现这样一大型墓地却与一次废品收购有关。
1979年12月的一天,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宝丰县文化馆打来的一个电话。电话中称,有一位农民拿着一件铜簋到文化馆来,说是从平顶山市郊薛庄公社北滍大队(现滍阳镇北滍村)砖瓦窑场烧砖取土时挖出来的。听说文化馆收购古物,这位农民想问问能否换几个钱用。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讲明了国家的文物政策及一些文物常识,希望他能把东西交到平顶山市文管部门。
得知这一情况后,孙清远和另外两位同事非常重视,可三人在办公室焦急地等了一天,也没见有人来,"会不会他把文物另行处理了?"第二天一早,三人一同赶往北滍大队。向大队支书讲明来意后,支书马上派人协助他们查找铜簋的下落。同时又领他们对砖瓦窑场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向他们讲述了近年来这一带发生的一些重要情况和传闻。
在窑场,群众说经常会在泥土中发现夜明珠、金马驹儿、铜盆、玉碗等物。由于墓室上部的填土被取走,散存在墓道、墓室填土中的古物就会被暴雨冲刷出来。由此,他们初步推测滍阳岭很可能和应国贵族墓地有关。此次出访,他们为古应国所在地找到了重要的线索,但是没有发现铜簋的影子。
第二天,他们又乘车来到宝丰县文化馆,继续查找铜簋的下落。他们怀疑那位农民可能怕被没收,把铜簋拿到废品站卖掉了。于是,几人又动身赶往宝丰县废品收购站,讲明来意,并重申铜簋是国宝应归国家所有后,废品站负责人不敢怠慢,连忙找到那天的当班人员询问。果然不出所料,那位农民把铜簋卖给废品站了。
手捧铜簋,几个人如获至宝。这件铜簋重4.8公斤,收购价为19.5元。他们按收购价把钱付给收购站,然后带走了铜簋,这就是价值连城的"邓公簋"。
"邓公簋"(gui)(见上图),应国墓地出土,为西周中晚期文物。铜簋高21厘米,敛口无盖通高15.5厘米,口径19厘米,腹径24.5厘米。口沿饰窃曲纹,腹部瓦纹,圈足径20厘米,高3厘米,饰斜角云纹;圈足下又能置3个乳头形小足,上端饰兽面纹;双耳为兽首衔环;器底外部有明显的方格形铸痕,器底内部有铭文3行共12字"邓公乍(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 "邓公簋"是古代邓国和应国联姻时,邓国国君嫁女到应国时的陪嫁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