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何小鹏是否感到焦虑?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4/20
这一次无论何小鹏也好,李斌也罢,面对反击的开始,或许更多的情绪不是焦虑,而是暗自庆幸曾经选对了赛道……
文丨崔力文
编辑丨小叮当
终于,上海车展媒体日,在向着徐泾东地铁站,熙熙攘攘人群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
谈及内心的感受,除了特斯拉展台出现的那场“闹剧”之外,印象最为深刻莫过于同行老师所说的一句话:“这届上海车展可能是我从业十余年来,看到变化最大的一次,无论任何一家车企,如果站台上没有一款足够吸引人的纯电动车坐镇,那么它将是黯然失色的。”
平心而论,这样的观点虽然略带感性色彩,但是相信所有人都深切感受到了全新浪潮席卷而来后,整个汽车行业的骤变。殊不知,早在车展日的前几夜,同样属于新能源市场的高光时刻,也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神经。
福特Mustang Mach-E、极氪001、奔驰EQS、宝马iX、大众ID.6、奥迪的接连亮相,无不证明众多国内外传统车企,正在用更加虚心的态度,与更加坚定的决心,谋划着一场对拥有先发新势力造车的“绝地反击”。
基于这样的背景,夹在中间,选择同期对外公布的小鹏P5,无疑承受了巨大的冲击与压力。甚至不禁推测,作为这家车企背后的支柱,何小鹏甚至已经开始感到深深地焦虑。因此,带着上述假想,走入了小鹏汽车的展台,它的正对面,则是处境或许趋同的蔚来……
一场没有“价格”的发布会
老实说,几天前位于广州的老码头,小鹏P5就已面向观众首次亮相,所以本届车展对于该车型的更多期待,则集中在是否透露预售区间身上。但最终结果证明,其更想将悬念留到后面,或许还认为最终价格,有着商讨与调整的余地。
整场发布会下来,亲自站台的何小鹏只,是泛泛而谈了整部车各个层面的产品力与设计理念,并宣布开启预订。以及小鹏在经历对电动载人飞行器长达8年研究、4次技术迭代、累计达15000余架次的试飞后,带来的最新进展——旅航者X1。
好在,面对诸多消费者,其还是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从P5所给予的官方政策来看,在APP、官网、微信小程序上,用户能以99元抢先预订该车型。成功的车主,将能享受专享权益:优先提车权、价值2万多元的终身用电无忧礼包,包括终身超充免费、专属家用充电桩、便携式充电盒、反向充电器。
那么,如果抛开整场发布会的内容不谈,仅仅讨论这部新车自身所存在的亮点与争议,看似更具话题度。其实,早在之前那次亮相过后,网络中就已流传出部分人,对于小鹏P5的外观造型存在一定的不满。
毕竟,第二款量产车型P7,已经将这家车企的设计语言,推向了较高的位置,外界对于其后续产品的期待,也一度达到顶峰。所以当P5身旁的帷幕缓缓揭开,叹息声随即出现。
但是冷静思考后便会发现,P7之所以能够将轿跑车型的形态较好的展现出来,还是舍弃了部分后排空间与后备箱实用性,而这样的趋向也注定了该车型的用户画像,不能主打基数更加庞大、具有更多家用需求的消费者。
反观P5,其出现的真正意义,则是与P7实现很好的互补。因此,从现有静态体验来看,前者的后排腿部空间,甚至大于整车尺寸与轴距更大的后者。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P5对于小鹏的意义更像是日产的轩逸,而P7则是更具运动属性的370Z,出身不同,属性不同,分工不同。
况且,早在文章《再问,小鹏P5》中就曾指出,该车型所承担的重任,还有令小鹏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再一次实现质的蜕变,并用可控的成本、更低的门槛,提高用户普及率。
最终,带来的则是XPILOT 3.5。具体来看,作为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小鹏P5的双激光雷达组合为整车前方提供150°宽点云视野,针对性解决中国特色工况,实现部分城市路况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而城市NGP将根据导航路线,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拥有红绿灯路口通行能力;具有城市路况超车能力、定制化跟车能力、环岛通行能力、可根据地面、道路路况进行动态自动限速调节。
加之硬件层面,融合13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共32个传感器及1组高精度定位单元,对环境进行视觉+雷达的360°双重融合感知。对行人、静态障碍物、小物体的检测能力进行提升,覆盖更多黑夜、弱光、逆光、隧道明暗交替等场景,提升安全冗余。
此外,P7上就曾受到好评的智能座舱,也进行了更多迭代升级,并使用最新高通骁龙8155芯片,拥有更强的语音控制功能。换言之,小鹏P5想要进一步收割的用户,则是那些对智能化有着一定追求,但预算有限且需要兼顾家用的群体,也与P7的受众实现一定差异化。
只不过,上述的美好幻想,依然建立在P5拥有一个足够“惊喜”的售价基础上。不久前曾推测,该车型的预售区间将会在17-23万元左右,但是仅以现有终端竞品的产品力与性价比来看,或许前者想要成功,实现一定的量变,令小鹏突破目前的销量瓶颈,则需要更多的魄力与决心。
一场足够“扎实”的专访
很多时候总有一种感觉,整个汽车行业的高管专访,已然出现越来越多的莫名限制、答非所问、云里雾里,令本应直接信息输出的一场交流,变得支离破碎。而在小鹏P5发布会结束后,在场部分媒体有机会与何小鹏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大约持续40分钟的交流,内容也足以称得上“扎实”。
其不仅谈到了华为变相“造车”所带来的一些思考,同样否认了此前被爆出,小鹏即将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谣言。更为重要的是,他谈到了大家都在讲“智能化”的时刻,小鹏汽车现有所存在的最大优势或长板。
“我们团队很大,我们做了很久,我们经历了差不多七年自动驾驶研发,三年量产实践,可以告诉实践当中有无数挑战,我们P5已经能够在相对缩减的成本里面做到自动驾驶,这个能力巨难,你想花一百块钱做一个好东西,跟花十块钱做跟它一样好的东西,一百块是它的十倍,这个非常重要。”
在何小鹏看来,对于任何一家车企,类似纸上谈兵的智能化功能展示并不难实现,再者通过无休止的软硬件堆砌,同样能够较快达到目标。但是更大的难点在于,怎样利用可控的制造成本,达到上述趋近的效果。而P5则恰恰就是小鹏关于该点,最新的思考结果。
至于关于P5存在的意义,他也谈到:“我觉得新造车企业一开始最好是干20万以上的东西,比如到50万之间,比如SUV,在产品布局上如果两三年前想到这个事情,就不应该全部做成一样的事情,这都是结构的问题。”
对此,他还补充道:“从去年年底的数据表明,去年2020年12份,中国的一线城市新车销量10%以上在新能源,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已经在一线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在二三线初步发展,这是很典型的变化,这种变化下回忆到智能手机颠覆,苹果出了手机,真正智能手机在中国全面颠覆是便宜智能手机出来,才改变很多人行业。换个角度,在这个里面,在高端、中端里面应该布局,中高端里面P5是非常好的起步。”
不可否认,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既然有了颠覆者的出现,那么普惠者的存在同样必不可少,或许过去一段时间,特斯拉Model 3担当了后一种角色,当下小鹏P5同样也想实现。
而在被问及另一稍显敏感的话题:手机厂商跨界造车,是否会冲击小鹏汽车时,何小鹏微笑着回答道:“传统汽车厂商怎么进入?新造车势力怎么进入市场?一个手机的厂商怎么进入市场?他们有各自优点和能力,也有各自问题和缺点,优点背后反面就是缺点,比如他们公司很大地位很高,意味着他们人不会有强烈的战斗力,因为他背后也可以退,为什么有很多大公司做创业做不成功,因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思考逻辑,我非常欢迎他们,他们的布局让市场更大。”
按照他的观点,相比曾经发生的百团大战,中国汽车市场现在没有到达新的百车大战。因为,这个门槛实在太高了。而接下来的5年时时间,依然存在一些机会,也会有更多人的加入。2025以后,将会是一个从春秋到战国的变革,也就是说届时才会是资源集中、行业大洗牌、重新制定格局的时刻。
最后,专访临近结束,抓住最后的机会向何小鹏提出疑问,抛开P5不谈,想要他对已经交付近一年之久的P7实际终端表现进行打分,最终其给出了“80分”的成绩。但是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却有着异议。
参考上个月乘联会公布的具体数据,相比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两款直接竞品的表现突出,P7的销量成绩实际上是黯淡的。看似实现了环比的双增长,但是作为一家谋求更高位置的车企,小鹏更应考虑的痛点是,为何P7在产品力无明显短板,甚至智能化水平公认超越前两款车型的前提下,表现不尽如人意。
是否在营销层面、下线渠道执行力层面、甚至当下购车政策方面,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毕竟,作为旁观者,在不考虑P5究竟能够取得多少销量的前提下,还是希望P7能够表现得再好一些,这样也能分担整个企业的生存压力。
总之,在专访中,何小鹏同样聊到了对于本次上海车展的看法,他很是开心有非常多新兴造车企业推出来智能汽车。同时,也认为原来很多很强大的汽车企业,开始推出电动汽车,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而在下午某一时刻的小鹏展台,蔚来李斌从对面慢慢走来,何小鹏走上前去迎接,并一同站在P5旁边探讨的画面,足够令人感慨。因为他们,都是曾经经历过无比残酷至暗时刻,却纷纷向死而生的存在。
再次回到文章开篇的问题,这一次无论何小鹏也好,李斌也罢,面对反击的开始,或许更多的情绪不是焦虑,而是暗自庆幸曾经选对了赛道……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