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PD-1医保价格谈判:一场资本与舆论的合谋

“估值狂欢”需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稿王    编辑:说不得
“谈的怎么样?”
“你看我表情。”
昨天,这段视频出现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关注。为期三天的2020国家医保价格谈判进入最后一天,“最难啃的骨头”PD-1类药物开始进入谈判环节。吹在北京零下四五度的冷风里,想必再舒展的表情也是硬挤出来的。
与去年的境况完全不同,今年的PD-1竞争已经可以为未来的市场格局定下基调:价格将在去年“年费10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探,考验PD-1的成本底线;肺癌等大适应症也已铺开,后来者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难以同时具备优势。
简单地说:这次不进医保,今后没有机会。
但到底哪家进了医保,到目前都没有统一的答案。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各家企业对价格谈判结果严格保密,最终将由国家医保局在12月底的适当时候公布。
不过,12月17日的资本市场上,却出现了不寻常的一幕:号称医药界扛把子的恒瑞医药一度涨停。
(恒瑞医药12月17日股价表现)
16日下午谈判刚结束,就有舆论称:恒瑞医药PD-1产品4个适应症全部谈判成功,甚至还言之凿凿地报出了谈判价格:降价至每支3000元。
于是,各路资本闻风而动,合力将市值超过5000亿的恒瑞医药股价推上涨停板。医保局的“价格保密规定”仿佛一句笑谈。
当然,恒瑞方面还是比较低调,17日有媒体采访恒瑞医药,得到的回复是:“公司的医保谈判结果以公告披露为准。”
最终会是什么结果?看看去年的医保谈判就知道了。

1

2019年11月11-13日,PD-1同样是医保谈判的热门品种,所不同的是,去年的竞争没有今年那么激烈。
当时外界普遍推测的是: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的两款国产PD-1当时获批的都是小适应症,进入医保后不会大量占用医保费用,因此谈判成功概率非常大。尤其是君实的PD-1,当时已经被纳入珠海市的医保支付范围,拿下全国医保如探囊取物。
而去年的两款进口PD-1也有变数:外界认为K药如果想阻击O药的肺癌适应症,必须选择先进医保,在定价上给予对方迎头痛击。而且同君实一样,默沙东的PD-1当时也被纳入了珠海市医保。
一通分析猛如虎,最终结果呢?这是去年医保谈判的最后一天晚上,有媒体的报道内容:
(2019年11月13日的媒体报道)
这样的结果似乎在各方的接受范围之内,当然很快大家就担心起最终价格来。当时两款国产药在“年费20万”一线,进口的K药和O药则在30万以上。这一刀砍多深?2018年17种抗癌药的谈判结果可资借鉴:平均降价56.7%。
就在所有的分析都得到合理解释之后,国家医保局终于出面,推翻了所有的分析。
2019年医保谈判的结果,四款PD-1产品只有信达的“信迪利单抗”一种进入医保,实际砍价幅度与赠药条件下相比,没有达到50%那么高,不过也称得上“灵魂一刀”。
而且信达还自降身价,明确表示:超适应症用药将享受医保同价,最大程度上进行了优惠。
从那时候起,恒瑞就暗暗憋着劲。论价格,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算上赠药,当时的年费用是11.88万元,略高于君实和信达。但恒瑞有自己的优势,从每年财报的销售费用上就能看出来,不用多介绍。
因此,恒瑞在自身产品完全没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2020年1-9月据称卖出了30亿元的销售额,几乎是信达、君实、百济神州三家国产PD-1企业的产品销量之和。
看来这医保,不进也罢!

2

对于恒瑞这样的对手来说,进医保的目的已经不是扩大自身市场份额。
12月16日,百济神州在广州庆祝生产基地2期落成,生物发酵罐的产能有望扩大到24000L;而另一边,君实生物在上海临港的基地去年12月开始投产,一期设计产能为30000L。
大凡打仗,提前做战备、计划打消耗战的一方一般都是采取守势。根据恒瑞公开披露的数据:2020年恒瑞PD-1的主要生产基地苏州盛迪亚只有8000L的产能。
君实和百济神州忌惮的并不是恒瑞的产能,而是其惊人的销售队伍。2019年恒瑞医药年报显示,公司销售人员达到14686人。
(摘自恒瑞医药2019年年报)
2020年6月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末,中国公立和民营医院总数为34354家,其中三甲医院1516家。如果按照一个医药代表负责两家医院的话,恒瑞医药的销售队伍基本能够铺遍中国所有的医院。
就像最近在热议的“社区团购”一样,大平台如果把菜市场都占领了,留给菜贩的生路就没剩多少了。
恒瑞如果真的以“年费3-4万元”的低价进入医保,也不是为了扩展其市场份额,而是绞杀所有对手。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恒瑞“流血进医保”的行为并不会给公司业绩带来太大的提升。原理很简单:现有市场开拓已经十分充足,基本包含了既有适应症和超适应症,单纯的降价并不足以带来几倍的市场空间提升。恒瑞的“估值狂欢”需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算PD-1真的有此前业界估算的“千亿市场”,被恒瑞这么一搅和,也只剩下200亿了,留给现有竞争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必然将是一地鸡毛。
慢慢的,当所有的“菜贩”都不卖菜了,平台就开始收各种费用、杀熟、割韭菜。互联网玩的是这一套,生物医药行业也会玩这一套,只是时间问题。
当业界在为PD-1领域“中国7年赶超国外25年”的成果而感到骄傲自豪时,却并没想过靠路边好摘的桃子都摘完后,还有谁会花心思做基础研究、提出真正的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说,恒瑞还是从前那个恒瑞,一点都没变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