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温通强筋治小儿五软及痿证
01
—
温通强筋治小儿五软及痿证
川椒用于瘫痪、五软,近代名医恽铁樵曾多次提及,《药盦医学丛书·药盦医案》记载了川椒温通强筋的儿科病例。
其一录案完整而疗效佳良:一史姓孩,头倾不支,目光无神,眉眼口鼻皆见瞤动,项间有核,头部生疮。此为天柱倒,“神经弛缓故也”,属大险大虚之候。勉拟大建中汤,小制其剂冷服。药用:附块、半夏各3克,茯苓9克,白芍4.5克,炙甘草1.8克,川椒0.9克等。
先后加入吴萸、桂枝、木瓜、乳没诸品,颈项逐渐支起。至第十天脉案云:“病除十之八九,今日神色甚佳,已出险矣”。
上海中医文献馆馆员恽慧庄,为恽氏之女,其所献恽氏《见智录续编》手稿,于注“大筋緛短,小筋弛长”时,谓“普遍性萎软之病,在成人曰缓风”,据其经验“于朕兆初见时,即用川椒一二分入寻常药中,病可立愈”。并认为,已成缓风者,虎骨、乳没、川椒为特效药,其愈极难,大约需时一二三月。同时,在恽氏《函授讲义选录》手稿中,反复指出川椒“救济神经弛缓”之功效,匪夷所思,强调说:“凡瘫痪性者,非椒不治也”。
考川椒辛温有毒,入脾肺肾经,历代本草对其辛热通络、振痿强筋之能,屡有记述。如《别录》谓其功在通血脉、调关节。《药性论》以其主治腰脚不遂等,《本草经疏》则注明阴痿脚弱之属“精血耗竭而非命门火衰虚寒所致者”,不宜应用。故《本草纲目》即云其“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等。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表明川椒确有补命火、行经脉、利筋骨、起痿弱之效。
董师在小儿五软、痿痹诸证,属阳虚筋弱时,即以川椒为主药,配以附子牛膝、当归、鸡血藤、伸筋草、千年健、细辛等,作为基本方,包含着通利血脉、温阳养筋的功用,并随症加减。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亏者,用地黄、白芍;肝肾不足,加杜仲、狗脊、菟丝子、桑寄生、首乌、杞子之属;若挟有痰湿,选用陈皮、半夏、胆星、天竺黄诸药;亦每参入菖蒲、独活、地龙、木瓜等通络舒筋之品。
医案一、阳虚筋弱。
林某,女,8个月。1982年3月17日初诊。1982年1月底患小儿麻痹症后,出现两腿软弱无力,不能动作,至今月余未见改善。乳哺少纳,便通溲短,寝汗淋多,舌淡苔润。阳虚筋弱,治宜通阳温筋为主。
川椒3克,细辛2克,鸡血藤12克,伸筋草9克,怀牛膝9克,千年健10克,生姜3片,陈皮3克,茯苓9克,车前子(包)9克。五剂,后连服一月。
4月21日四诊:原来两腿完全不能动,今则可见足趾屈伸。便通溲长,汗出尚多,舌淡苔薄。前法已合,犹需温筋,略佐和营。
川椒3克,细辛2克,鸡血藤12克,伸筋草9克,怀牛膝9克,当归6克,桂枝3克,赤、白芍各6克,清甘草3克,忍冬藤9克。本方服用二十余剂。
5月19日七诊:十月婴儿,两腿疲弱,现左足运动已如常态,但右足尚软,活动欠佳,胃纳一般,二便通调,舌淡苔润。续以原法。
川椒3克,细辛2克,鸡血藤12克,伸筋草9克,怀牛膝9克,千年健10克,当归6克,桂枝3克,桑寄生15克,独活3克。
病孩携药回乡服用,嗣后随访询知,进上方月余,右足亦动如常矣。
按:《内经》云“阳气者……柔则养筋”,本例为阳虚足弱,筋失其养。初方即以川椒、细辛、生姜辛通温阳,怀牛膝、千年健强筋利足,鸡血藤、伸筋草濡养通脉,配茯苓、车前淡渗利尿,陈皮和胃。四诊时加入桂枝、甘草、赤白芍,既调和营卫而止汗,又宣通经脉而养筋,且以当归、忍冬藤加强濡筋行脉之力,其效日显。后以温筋强骨、通阳和血之剂而收全功。
医案二、阳虚痰阻。
徐某,女,3岁。1984年2月22日就诊。患儿足不能立,手握无力,智能正常。纳可便通,夜眠易惊,时有咳嗽,喉间痰鸣,舌淡苔薄腻。阳虚足痿,寒痰阻络,治需温通化痰。
川椒1.5克,怀牛膝9克,当归6克,鸡血藤10克,伸筋草9克,竹节白附子4.5克,胆星3克,钩藤6克,天浆壳五枚,清气化痰丸(包)10克。五剂,其后连服一周。
3月7日三诊:已能站立,但不持久,手握较紧,咳轻痰减,纳佳眠安,但小溲短数,舌苔薄腻。原法为主,兼以固肾。
川椒1.5克,怀牛膝9克,伸筋草9克,竹节白附子4.5克,胆南星3克,陈皮3克,姜半夏9克,菟丝子9克,覆盆子9克,怀山药9克,七剂。本方加减,服用月余。
5月2日八诊:久立稳定,尚难跨步,自诉足痛,手握有力。纳佳舌润,小便频多。肝肾气虚,兹拟益气强筋法。
川椒1.5克,怀牛膝9克,鸡血藤10克,伸筋草9克,杜仲9克,狗脊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缩泉丸10克(包),七剂。嘱其常服,进一步改善症状。
按:本例在就诊之前,已屡服补肾滋肾及活血化瘀诸剂无效。辨证所见,为痰湿阻络,阳虚筋弱,乃以辛温振痿合化痰通络为治,迅获初功。继之痰湿渐蠲,改投固肾益气法,以冀巩固。
医案三、本元怯弱。
宋某,男,8岁,1984年1月18日初诊。自幼腰背软弱,步行易跌,下蹲后不能起立,无法登楼,且握手不紧。检查:大腿细瘦,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曾多方求治,被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纳和眠安,二便尚调,两脉沉弱,舌淡苔薄。证属元虚,治从扶元强筋。
川椒1.5克,淡附片4.5克,怀牛膝9克,当归6克,鸡血藤12克,伸筋草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炒白术9克,木瓜9克。七剂,后又续服三周。
2月15日三诊:手足稍觉有力,跨步渐稳,腰脊能直,舌苔薄润。治宗前义,增以益肾。上方去木瓜,加杜仲9克,狗脊9克,连服两月。
4月18日八诊:步态稳健,亦可上楼,手握有力,腰脊屈伸自如,但蹲下之后,起立尚难。脉舌同前,原法不变。
党参9克,黄芪9克,杜仲9克,狗脊9克,川椒1.5克,淡附片4.5克,怀牛膝9克,当归6克,鸡血藤12克,伸筋草9克。即以本方长服之。
按:该儿为严重痿证,且病史已久,殊难疗治。今以临床辨证施方,注重肾元虚怯,故投温通养筋与扶元益肾并举之剂,三月后初获疗效。由此不难领会,川椒辛温强筋的功能,颇堪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