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独家丨舆情分析师如何培养“态势感知”能力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舆情分析师迫切需要从全局视角洞悉、感知、研判网络治理风险,培养基于网络环境的、动态演绎的、服务决策的“态势感知能力”。
态势察觉
舆情领域的态势察觉,特指分析师排查摸底某一节点、某一周期、某一行业、某一地域、某一特定人等舆论场的风险点。态势察觉的意义主要有四点:一是降低特定敏感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其后果的结合,扫清舆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关键性威胁;二是通过舆情风险的识别,选择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尽可能降低处置成本,有计划地管控风险;三是舆情风险性质会因时空各种因素变化而有所变化和交织,态势察觉有助于分析师及时获取评估舆情演绎变化的互动要素,打好应对处置的提前量;四是察觉各种风险发生后对社会公共资源及生产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从底线思维出发确保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在实践中,分析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涵养自己的态势察觉能力:一是熟悉舆论生态,综合运用传播学实证与反思、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思维,对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压力、网民心理等进行有见地的探讨;二是了解传播格局,根据新媒体即刻传递、海量传送、互动传播等特点,熟悉并掌握传播机制、参与主体以及运行规则等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三是把握网民情绪,注意网民的情绪敏感度、集群行为意向和执行意向的互动关系,通过个体间以及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传播,观察网络舆情走势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四是警惕网络亚文化,这种现象级传播既可来自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也可由场景信息钩沉舆论场“沉默的大多数”,网络亚文化对于网民的情绪影响将会由个体行为发展为群体现象,甚至变异为舆论场的标签符号。
态势理解和评估
舆情态势风险,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体言行、组织行为与舆论场公众态度、情绪、思想等观点表达之间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两层含义:一种定义强调了舆情风险表现为舆论场公众评价的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表现为个体言行不谐或组织行为失当带来的不确定性,即客观存在但尚未发酵的潜在舆情风险。在具体评估方法上,可采用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态势评估框架,由专题评估(从客体视角转为主体视角)、要素评估(从舆论热点到网络传播格局)和整体评估(从单一事件到整体网络空间)三个层次构成,每个视角分别从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舆情态势进行评估。
理解并评估舆情态势,其要点有四:一是审核评估的涉事主体单位或个人,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做好舆情动态跟踪、信息采集与情报共享,通过深入分析网络信息和网民圈群行为差异,提高对组织(个人)潜在风险的检测和发现能力;三是确定组织(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提前准备风险消减对策;四是回溯既往风险事件或风险成因,比照甄选当前控制措施并预判控制效果。
态势预测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态势预测是指根据态势的历史信息和当前状态对网络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是实现积极主动防御的思想。在舆情领域的态势预测,特指通过此前态势察觉、理解和评估,从网民情绪、情感、态度以及网络亚文化、网络热点地图等要素推测舆情演绎路径,预判舆情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完成舆情损害评估和因果分析。做好态势预测工作,应该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充分考虑大数据时代舆情演绎的复杂性和数据生成的海量性,借助舆情系统等专业平台提高持续、动态监测能力,及时发现各种威胁与异常;二是尽早建立优化舆情态势模型,有效地分析相关的舆情态势数值,展现出舆情态势的相关变化,从而对舆情事件的影响范围、路径等进行快速判别,支撑决策和响应。
态势预测并非简单的线性过程。综合来看,舆情态势预测应该包括下述过程:一是梳理当前态势要素集合,研究这些因素对涉事个人、组织(单位)的威胁程度,展示其网络整体形象;二是生成态势假设集合,纵向统计涉事个人、组织(单位)的历史数据,横向整理比较同类事件历史数据,以此预测相关舆情今后的发展态势;三是分别将最小(大)不确定性态势值带入到所预测的模型当中,形成最优(差)舆情态势预测模型;四是估计当前态势(变量)对实现处置目标的支持(损害)程度。
安全决策
安全决策是在对系统以往、正在发生的事故(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测技术的手段,对系统未来事故(件)变化规律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舆情安全决策是舆情态势感知体系从感知到响应的关键闭环。在强化网络舆情的治理过程中,舆情分析师主要依托专业的态势感知能力,结合加权原理融合不同的舆情要素,协助各级社会管理者关注网络舆情发展,从而实现危机管控和舆情管理目标,作出科学的公共决策。
网络舆情能够影响网民的情绪和价值理念,对一些公共决策能够产生较大影响。舆情安全决策应当结合网络生态特征,审慎把控舆情风向,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环境。分析师协助社会管理者安全决策的主要思路有:一是协助社会管理者透过现象看本质,厘清事件的各有关因素,进行通盘考虑和分析;二是促成舆情对策的拟定,协助社会管理者准确、及时地抓住舆情安全决策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事件妥处针对性强的解决措施和办法;三是及时反馈安全决策后的方案实施,并根据网络民意整体状态和动态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四是畅通沟通渠道,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将政府和主流媒体对网络事件的权威声音传播出去。
移动互联时代,舆论格局和传播态势复杂多变,网络舆情参与主体范围日益多元,不仅加大了舆情风险目标识别和意图预测的难度系数,也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网络舆情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特征,舆情分析师尽早培养专业敏锐的舆情态势感知能力,不仅可以拓宽网络舆情治理的思路及对策,为网络突发重大事件的治理主体赋能,还将显著提升网络舆情监管水平和公共决策科学化水平。长远来看,舆情态势感知能力并非个人小场景的自娱自乐,而是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大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