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绝句作法:诘问法
诗词学堂
绝句作法:诘问法
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绝句的作法,除了前人总结的起、承、转、合外,还有其他常见的作法。
(三)诘问法
诘问法,即在绝句的某一句中,采用设问或反问语气,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以强调内容,引人注意,调动情绪,启发思考;以使绝句的层次分明、结构紧凑,或起波澜,有变化,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咏物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中,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同时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杜牧《秋浦途中》
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此诗前两句以清疏简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风雨凄迷的行役图,于凄清的自然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宦情羁愁,运用对仗而有自然流老之势,缘情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不直抒乡思旅愁,只借归雁设问,则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尽寓于其中。此诗含蓄蕴藉,富有情韵。
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这是一首寻春、觅春小诗。诗中用“懒发”、“慵啼”来形容花、鸟,以“无力”描写柳条,都给人一种娇不胜寒的感觉,但春既已萌动,毕竟是锁不住的,“何处未春先有思?”“先有思”,就是说,春天已在不易察觉中迈出了她的脚步,一个姹紫千红的繁华春日,就要来临了。凭着诗人的敏感,在本无春景可写的记游中,却染上了令人鼓舞的春意。此诗以平淡语写日常平淡事,但凭着诗人的情怀和敏感,写得别有意趣。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断人肠”将别情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结束全诗,离愁别恨,悠然不尽。此诗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自然流畅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王翰《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
此诗一、二句写作者看到春日美景,想到自己多年来漂泊在外功业无成,不禁触动故乡之思。三、四句,作者看着若耶溪上空阔的水面,不禁反问,秋日湖上那些采菱吟唱的女子,在春日里还有几个荡舟水上呢?她们应该都在家里享受家的温馨和甜美吧。以秋日采菱、春日在家的女子有出有归的自在反衬诗人漂泊在外功业无成却又不能回家的窘况,表现诗人思乡难回的苦闷。
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末两句采用设问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通过反衬的笔法、起伏的节奏,使人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张继《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
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此诗语言平朴,尽是平常用语,如两句“草色新”、“风暖”和“不生尘”,但这些字词的表现力很强,生动描绘了北方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色。全诗在写法上先着力渲染水北原南好春色,后对城中忙碌之车马发表感叹。这种先叙后议的写法,与他通常写诗只叙不议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