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转运驱祟的看过来!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018白露节气

公历:2018年9月8日00:29:37

农历:2018年七月(大)廿九

白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白露时,太阳到达黄经165°

对应处女座

北斗七星指向天干“庚”位。

庚,五行属金。

所以,我们把秋天称为“金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

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

古人认为玄鸟是神鸟,玄鸟归来,好运来临。自古白露节气就有用露水驱邪的习俗,所以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预示着厄运消除,好运已来。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习俗

1、白露茶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

2、喝白露酒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3、吃鳗鱼

这个节气起,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苏州有“白露鳗鲡 霜降蟹”之说。

用鲜鳗鱼熬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功效。

4、推燕车

在山东省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家家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5、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6、收露水

《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具有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7、祭禹王香会

每年白露时节,太湖人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8、吃番薯

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白露养生

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显而易见,民间有“疾病跟着节气走”的说法。

白露节气秋高气爽,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可达10多摄氏度,要避免受凉感冒、腹泻等疾,同时白露养生还要防秋燥:白露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秋冻”要适度,饮食以清润为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1
早睡早起

眼下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起居也宜顺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尽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

2
秋冻适度

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防燥和适当保暖,日常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时可早晚用盐水漱口或喝点淡盐水。对“春捂秋冻”之说,健康人群可以这样,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

3
饮食清润

建议当下应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多吃梨、葡萄、苹果等当季的果蔬。

4
调养心神

进入秋季,还常常会给人“悲凉”的感觉,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建议登高望远,旅行畅怀。

温馨提醒:白露时节,五行属金,为防秋燥,建议让脾胃滋润,肺气通达。

☯白露诗词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杂诗 》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新秋》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圃》

宋·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0)

相关推荐

  • 24节气之15白露:百草秋繁,群鸟养羞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指每年9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的时 ...

  • 今日白露,“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节气后天气还热吗?看完懂了

    导读:今日白露,"白露"是什么意思?白露节气后天气还热吗?看完懂了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白露节气.今天是9月7日,迎来了24节气中第15个节气--白露.估计很多人也听说过白露节气, ...

  • 今年八月初一恰逢白露节气,有什么说法?看老祖宗的俗语怎么说?

    今天正好是农历八月的初一,在民间八月初一是一个祭拜神农的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粮食五谷丰登的祈求一直未间断过,所以每当有祭拜的日子,大家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八月初一就是这样一个日子,人们之所以在八 ...

  • 漫画地理 |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看完秒懂!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用清新的中国风加上小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一下子就道出了传统节气的寓意,连小孩子都能看懂,并成功申遗,惊艳了全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快来带上孩子一起来欣赏吧! 01 立 ...

  • 2021年做好厨房风水,让你生财转运!(必看~)

    厨房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之地,直接决定着一家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在风水学中也代表着家中的"财库"和"女主人",如果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导致家中破财,损财严重.甚至 ...

  • 24节气的动态图,看完秒懂!

    点击蓝字 '方位地理学' 关注我们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用清新的中国风加上小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一下子就道出了传统节气的寓意,连小孩子都能看懂,并成功申遗,惊艳了全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

  • 白露节气到!为何要饮“白露茶”、吃龙眼?

    2020-09-07 08:28:35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几缕凉爽的秋风,吹散了酷暑的炎热.白露节气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有"白露身不露"之说,也是农活比较忙碌的时候. ...

  • 白露节气应注意哪些?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天气.白露节气后,大部分地区降雨显著减少,气温逐渐转凉.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那么,白露节气对于身体养护应注意哪些? 1.不能赤膊露体 俗语云:&q ...

  • 农村俗语:“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清明节气来临,不妨一看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衍生出一种特有的口头文化,深刻滋润着每位华夏儿女的灵魂.它源于民俗事象,正反两面各种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细柔和缓慢的渗透力.可谓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在农村地区广为流传,不得不让人佩 ...

  • 【课外地理】24节气的动态图,看完秒懂!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用清新的中国风加上小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一下子就道出了传统节气的寓意,连小孩子都能看懂,并成功申遗,惊艳了全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快来带上孩子一起来欣赏吧! 01 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