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转运驱祟的看过来!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2018白露节气
公历:2018年9月8日00:29:37
农历:2018年七月(大)廿九
白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而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白露时,太阳到达黄经165°
对应处女座
北斗七星指向天干“庚”位。
庚,五行属金。
所以,我们把秋天称为“金秋”。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
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三侯
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
古人认为玄鸟是神鸟,玄鸟归来,好运来临。自古白露节气就有用露水驱邪的习俗,所以白露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预示着厄运消除,好运已来。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习俗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
这个节气起,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苏州有“白露鳗鲡 霜降蟹”之说。
用鲜鳗鱼熬白萝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的功效。
在山东省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家家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具有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每年白露时节,太湖人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白露养生
节气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显而易见,民间有“疾病跟着节气走”的说法。
白露节气秋高气爽,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可达10多摄氏度,要避免受凉感冒、腹泻等疾,同时白露养生还要防秋燥:白露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秋冻”要适度,饮食以清润为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眼下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起居也宜顺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尽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
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防燥和适当保暖,日常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时可早晚用盐水漱口或喝点淡盐水。对“春捂秋冻”之说,健康人群可以这样,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
建议当下应少吃辣椒等燥热的食物,多吃梨、葡萄、苹果等当季的果蔬。
进入秋季,还常常会给人“悲凉”的感觉,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建议登高望远,旅行畅怀。
温馨提醒:白露时节,五行属金,为防秋燥,建议让脾胃滋润,肺气通达。
☯白露诗词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杂诗 》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新秋》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圃》
宋·杨万里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