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指南:最适合工薪家庭的消费型重疾险

奶爸保公众号更新了【保险严选】的模块啦!虽然我们两位奶爸曾经都是学霸,但在伟大的程序猿工作面前我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摇起了头。目前大家看到的设计是我们在有限资源内尽力做到比较友好的推荐和投保入口了,也请各位大牛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目前市场上最适合普通家庭购买的消费型重疾险,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消费型重疾险是什么,值得买吗?

◆六款消费型重疾险测评以及条款分析

◆重疾险应该怎样买?

1
消费型重疾险是什么

首先,我们根据死亡责任的不同对重疾险作一个分类。

死亡保障责任对这三类重疾险保费的影响,可以按照下表由小到大排序,分为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多次赔付重疾险。

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排在最前面的消费型重疾险。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重疾险基本上都是以平安福、国寿福等为代表的储蓄型重疾险,他的特点是既有终身重疾保障,又有终身身故保障,但重疾和身故共享一个保额。也就是说患重疾并且身故,保险公司都只会赔一次钱。

消费型重疾险将带储蓄功能的身故责任去掉,只保留重疾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保障期、缴费期灵活:很多消费型重疾险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到60岁、70岁、80岁、终身,缴费期可以选20年、30年,让预算不多的朋友也有机会买到比较高的保额。

保障内容灵活多样:除了获得重疾保障,还可以选择附加轻症、豁免等保障,同传统储蓄型重疾险打包销售相比,更加灵活多样。

独立合同,重疾、身故可赔付两次:传统的储蓄型重疾险,重疾与身故保障是共享保额的,赔付1次后合同就结束了。如果采用购买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的方式,重疾和身故责任是相互独立的,重疾之后身故是可以获得再次赔付的。

消费型重疾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消费型重疾险是重疾保障很好的选择。

2
六款消费型重疾险测评

市面上消费型重疾险并不多,经过一番搜集整理,目前热销的长期消费型重疾有如下几款,分别是:

百年人寿康惠保重疾险

复星联合康乐e生重疾险

昆仑健康健康保重疾险

弘康人寿健康一生重疾险

安邦和谐健康之享重疾险

阳光保险健康随e保

(点击查看大图)

有人肯定会问,奶爸你是不是故意的,怎么都是些不出名保险公司的产品?伟大的中国X安、中国X寿等大品牌的产品你怎么不也对比一下?

真不是奶爸偏心,而是人家大品牌根本不出消费型重疾险!是的,人家的重疾险跟寿险一定要捆绑在一起,不单独卖。这有点像我们去金拱门买薯条,服务员告诉你,不好意思,我们家薯条不单独卖,要吃薯条只能买汉堡套餐,尽管汉堡是你吃过最难吃的东西。

至于人家为什么不卖消费型重疾险,看完本文之后,估计大家都能猜到。

依然简单粗暴,奶爸直接先说结论:

预算有限:可以选择康惠保、康乐e生、昆仑健康保等保障到70岁,缴费期选30年,这样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足够高的保额;

是否带轻症:附加轻症,优先考虑复星联合康乐e生、昆仑健康保;不需要带轻症,百年康惠保是首选。

投保人豁免:复星联合康乐e生是目前唯一可以选择投保人豁免的产品,对于有夫妻互保等投保人豁免需求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

健康告知不符:弘康健康一生是目前唯一有智能核保功能的消费型重疾险,健康告知不符但又不想提交资料核保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功能。另外,复星康乐e生、百年康惠保、和谐健康之享都支持线下核保,如需核保,可在后台联系我们。

职业限制:复星联合康乐e生、康惠保等都是1-6类职业要求,小部分职业不能投保,昆仑健康保是完全没有职业限制。

3
重疾险条款与保障责任分析

选择保险除了要看性价比,还要对条款定义、病种等进行分析。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从下面几方面分析:

条款责任对比

(点击查看大图)

从合同条款的责任定义看来,复星康乐e生以及和谐健康之享对保险责任的定义是最宽松的,仅要求是等待期后“确诊初次发生”,其他几款则对初次患有重疾有进一步的约束,如要求出生后首次出现疾病的症状体征等。

所以,从条款责任定义来看,复星康乐e生以及和谐健康之享对保险责任的定义是稍微宽松的,更有利于被保人。

重疾责任对比

奶爸多次说过,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定了25种最高发的重大疾病。这些疾病定义是相同的,但某些病种可能会在确诊时间上有差异,比如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有些重疾险会限定在70岁前才能理赔,双目失明和双耳失聪可能对0-3岁免责等。

奶爸整理了法定重疾病种的对此: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前25种重疾已经占到理赔的95%以上,之后增加的数字,更多是噱头,只要包含最主要、最基本的重疾种类就可以了,不用刻意的追求疾病种类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保人属于某些重疾的高发人群或者特别关注某类疾病,那就要重点看看它在不在所选的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内。

轻症责任对比

目前轻症责任是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的,轻症的种类和定义各家保险公司可能区别很大。

从历年的理赔数据来看,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是目前最高发的几种轻症。

看轻症责任出来看种类数量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高发的轻症是否涵盖以及疾病定义如何。

奶爸整理了这几款重疾险轻症责任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轻症责任方面,复星康乐e生和昆仑健康保是最强的,赔付重疾保额的30%,且最多赔付3次。

对于高发轻症的覆盖,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涵括了,其中复星康乐e生和昆仑健康保是最全面的。

由于篇幅限制,保险条款与病种的对比就不继续展开了。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产品的条款自己研究。相比很多人选保险只看保险公司牌子、连产品保什么也不清楚,如果你有幸看到这里,相信你会比90%以上的人更懂重疾险。

4
六款消费型重疾险具体分析
百年康惠保

百年康惠保是百年人寿17年上市的网红重疾险,上市以来获得不错的口碑和市场。

优点:

1、只保重疾性价比高:如果不附加轻症,百年康惠保是性价比最高;

2、职业限制仅排除部分高危职业,如接触危险物职业、现役军/警人员等;

不足之处:

1、轻症赔付重疾保额的25%,且只赔付一次;而康乐e生、昆仑健康保轻症赔付30%,最多赔付3次;

2、理赔要求定点医院,其他医院需先联系百年人寿备案。奶爸咨询过保险公司客服,只要你本身没有骗保的动机,这个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复星联合康乐e生

康乐e生17年初推出的时候,是有几个BUG的。但去年8月升级了,将之前被吐槽的职业变更、原位癌定义等所有BUG都补上了,而且对于已经投保的老用户也自动升级。

那次升级,奶爸看到了满满的诚意,也看到了复星团队强大的市场敏锐度与高效的执行力。

悄悄的告诉大家,奶爸自己买的也是康乐e生

优点:

1、条款宽松,对重疾的定义只要求“确诊初次发生”。特别对于担心身体的一些小毛病可能会给理赔带来不必要麻烦的朋友,康乐e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轻症和昆仑健康保一样,最多可赔付3次,每次赔付重疾保额30%。

3、除了被保险人自带轻症豁免之外,可选投保人豁免功能,投保人患轻症、重疾或者身故都可以豁免后期保费,特别适合对有夫妻互保等投保人豁免需求的朋友。

4、最近的升级还增加了可选的身故责任,目前是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里面性价比最高的。

5、重疾保额30万及以上,罹患合同约定重疾或轻症时,还可享受陪同就诊、异地就医专车医疗接送、住院绿色通道、全球医疗专家第二诊疗意见等“健康星”增值服务。

不足的地方:

1、0-17岁最高投保金额为20万,50周岁以上不能投保。

2、复星联合健康险公司是17年新成立的,目前只在广东、上海有分支机构,但目前全国可投保,全国通赔,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也不大。

昆仑健康保

昆仑健康保是对标复星康乐e生的,形态是一样的,80种重疾、轻症赔付3次,每次赔付30%,价格也差别不大。主要有以下特点:

1、健康保未对职业作任何限制;

2、45周岁及以下最高保额是50万,55周岁最高保额到30万;

3、女性定期的费率不太友好,这个要谨慎留意。

4、不含严重川崎病、脊髓灰质炎、严重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少儿高发重疾,不太适合为儿童购买。

弘康健康一生

弘康健康一生A是比较早推出的消费型重疾险,是曾经的网红产品,后面上线的产品很多都是参考弘康健康一生的,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健康一生是目前唯一有“智能核保”功能的消费型重疾险,健康告知不符的朋友可以试试。奶爸亲测过: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除外责任承保;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囊肿等大小不超过5cm可标准体承保;乙肝小三阳、乙肝大三阳加费承保。

2、目前只在北京、上海、江苏、河南设有分支机构。

安邦和谐健康之享

这款产品也是上线比较早的产品了,目前性价比没什么优势。健康之享的主要特点:

1、保额高,因为第二年起保额翻倍,实际保额最高100万;

2、保障期限:可保障到60至80岁,不能保障终身;

3、身故或全残退还已缴总保费,对比其他产品退还现金价值,健康之享价格稍贵,性价比稍低点。

阳光健康随e保

这款产品已经上市多年了,目前来看性价比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5
新消费型重疾险怎么买?
重疾险的购买思路

在某些保险公司还在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进行捆绑销售的时候,一些“良心公司”推出了消费型重疾险,让我们有机会用较少的预算得到较高的长期重疾保障。

但消费型重疾险是不带身故责任的,如何弥补早亡的风险缺口呢?

在这里,奶爸提供一种购买思路:

消费型重疾险+高额定期寿险

先来看看下面4个方案:

1、同样的保障内容,平安福保费是复星康乐e生(带身故责任)的1.73倍,也就是说同样的保费支出,复星康乐e生(带身故责任)的保额是平安福的1.7倍,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是如此的重要。

2、采用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的形式,60岁前方案3寿险保障比储蓄型重疾险多50万,且重疾、寿险独立赔付,但保费比方案2还便宜8%,花更少的钱也可以获得更高的保障。

3、如果预算再少点,重疾险保障到70岁,定期寿险保障20年,保费是方案2的一半左右,而50岁前的保障比储蓄型重疾险更高。

4、方案3中60岁以后是没有身故保障的,只有重疾保障终身;方案4中重疾险70岁以后、寿险50岁以后也是没有保障的。

我们知道,家庭支柱的早亡是最需要优先保障的风险,60岁之后的身故对家庭财务的影响一般不会很大。如果通过放弃60岁之后的身故保障,换取60岁前更高的保额,这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保险本身也是多次配置的过程,收入提高后再增加其他保障也是可以的。

健康告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