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袁华年:《陪伴》

原创作者:袁华年|内蒙古阿拉善盟

 《 陪  伴 》 

这次陪母亲去外地就医,是我执意要自己驾车去的。在一去一回行驶的一千余公里路程里,只有我和母亲。
出发前,母亲和家人们都劝说要我们坐火车出行,既经济又安全。大家的担心,我是明白的。当车子驰骋在高速公路上,我明白了,这也许就是我心里期待的一段旅程。
小时候,父母亲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改善家庭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上,目的是让我们能有更好的生长条件和发展环境,不要像他们那样,为了吃饱肚子而艰辛操劳。尽管如此,无论我们头疼脑热还是感冒咳嗽,母亲都会不顾一切陪伴在我们身边,想方设法带我们看病求医,寻诊问药。好在我和哥哥都很皮实,在父母的关爱里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然而,我们长大的太快了。快到转眼间,父母已然白发苍苍;快到转眼间,父母的身影竟成了需要我们呵护的孩子。
车窗外,景物由远及近变换着速度。没有了嘈杂的人流,没有了轰鸣的铁轨,我认真驾驶着汽车,认真和母亲进行着对话。很久没有和母亲有这么多这么安静的相处时光了,那些由近及远的回忆变得愉悦而温暖。
高速公路意外阻断,我们却在省道上遇见了白雪覆盖的祁连山脉。乌鞘岭看见的雪山、牦牛和羊群,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忽隐忽现,竟也有别样的美。年少时,我们曾豪言壮语,长大了要带父母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大后才发现,仅是自己眼前的苟且都需要见针插缝。
母亲和我聊着她们年轻时,以及我们小时候的点滴片段。母亲说,在我们小的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哪有陪伴的时间和心思,白天忙着挣工分还账债,夜里忙着脱土坯拉木头烧石灰,为能盖一间属于自己家的房子披星戴月。赶上大队放电影,即使再忙再累,也要背着哥哥抱着我,走七八里路去看个热闹听个声音,这已经算是最好的消闲时光了。
一路上,母亲从老家说到新房子,从分家说到包产到户,从手扶拖拉机说到万元户。我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赶路,任凭记忆随着车轮驰骋。回忆总是温暖的,那些曾经的苦难与艰辛早已是母亲脸颊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那些幸福的瞬间,依旧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
偌大的医院里人流如潮,医生、护士、患者、家属交织在一起,就像春运时的火车站,混乱而忙碌,紧张而有序,每个人又都是焦急而匆忙。门诊急诊,排队挂号,寻诊问路,楼上楼下,老楼旧楼,电梯步梯,东西南北,这科那室,排号叫号,检查取单......我独自或陪着母亲穿梭在人流中,穿梭在病房、检查和电梯的漫长等待中。
在匆忙问诊的路上,很多相互搀扶着或者独自来看病的老人,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的眼神让人心酸又心疼;还有六七十岁陪伴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听不明白弄不清楚医生或者护士的话,无助和无奈让人着急而又无能为力;也有年轻人陪着老人就医的,从言语里我们听的出烦躁与抱怨;只有父母带着孩子来的,耐心安抚,陪伴左右,包容着孩子的无理取闹;还有老人带着孩子或青年来的,谨慎而小心的呵护着,生怕出错惹恼了那少年......
我陪伴着母亲,让她少了些许东奔西走的繁琐和劳累。她也陪伴着我,急着让我去做预约的身体检查,生怕我的身体累着或者出什么状况。母亲的检查尚未结束,她又催着我赶紧回去上班,以免把工作耽搁下。办理完出院手续,母亲也已经计划好了返程时间,我知道,并不是她要急着回去,而是不愿多耽误我的时间。在我母亲的人生里,只要孩子们好,就一切都好。
返程的路上,依旧是我驾车载着母亲驰骋在高速公路上。我们看着车窗外远近不同的风景,说着老的新的家长里短,说着你的我的新旧故事,感叹着家国的岁月变迁,感受着车子穿过长长的隧道.....
这一路,我因陪伴母亲而感到幸福,在我心里有了对“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更多更深的理解。也许我不能日日陪伴着他们,但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我会用心用情去记住。
这一路,我依然在母亲的陪伴下,继续长大。人生的旅程中,在我们还能停留在父母身边,还能伸手揽住他们的肩膀,像小时候他们呵护我们一样保护他们,这就是陪伴和成长的意义。

袁华年,笔名骆驼先生,80后,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阅享读书会会员。热爱阅读与写作,致力于阿拉善文学艺术服务和阅读推广。所创作《局长之梦》《哭笑不得》《阿拉善奇石“劫”》《说到与做到》等短篇小说、微小说及散文、诗歌等刊发在《阿拉善文学》《阿拉善日报》“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公众号。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音乐等领域作家、艺术家、爱好者提供原创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