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孝布怎么戴?为啥还有红颜色?孝布咋处理?直接扔了行不行?
老人辞世,当儿女的自然悲痛欲绝,然而人死如灯灭,再怎么难过也不能起死回生,唯有按照民间丧葬的老规矩,风风光光地送别最后一程,才是告慰逝亲传承孝道的做人本份。
一般来说,办白事首先要扯孝布的。孝布有内孝外孝之分。内孝为直系后辈人戴的孝,长度七尺二寸,为长孝。外孝为旁系后辈戴的孝,长度为五尺一寸,为短孝。
近亲的晚辈,一般是孝衣和孝帽都有,岁数小的晚辈,和关系略远点的晚辈,一般只有一个白布帽子。简单地说,就是一块白布一挽绾在头上,两边耷拉着,所以也称“拉达角儿”。
孝子孝女们的孝布,宽大概是一尺三左右,直接系于腰间即可。孝女也可以将孝布对折缝成孝帽子戴在头上,女儿左边长,儿媳者右边长。
因为长子长媳是主丧,需用14尺孝布做成孝袍,其长度与棺材盖大约一致。旧时穿戴孝帽时,因为需要用用麻丝缠捆,民间这才有了“披麻戴孝”的说法儿。
死者侄儿侄女的孝布长也是七尺二寸,但宽度要比儿女略窄一些,大约为六寸至七寸的样子。再往下排就更有讲究了,听村里的老人讲,每隔一辈都有所区别。
孙辈白色孝服、白色孝帽,孝服扎蓝色孝带;重孙辈为白色孝服、白色孝帽,孝服扎红色孝带、孝帽挑红缨;曾孙辈为白色孝服、全红孝帽,孝服扎红色孝带;玄孙为一身红,即孝服、孝帽、扎带全部为红色;再往下数的小辈的就是不穿孝了。
为啥会有这种变化呢?其实道理也不复杂,人生在世图的就是儿孙绕膝,后继有人,见到的下辈人越多越有福气,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的长者,大都是足慰平生的耄耋老人,辞世走得坦然无憾,应该算是喜丧了。
不过,我觉得虽说过去的人结婚比较早,见到重孙、曾孙可能性会有,但是能够见到玄孙恐怕是少之又少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死者的辈份高,族内才会有玄孙或者更小辈的出现。
所以,如果你看到人家办丧事,里面有穿戴红色孝服孝帽的不用诧异,这说明死者儿孙满堂,香火旺盛,辈份极高,而且还应该是寿终正寝的高寿老人。
至于说孝布啥时候才能除服呢?在繁文缛节盛行的旧时,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的,有的就在坟边搭一草庐,直至期满方可除孝。哪怕是在外面当官的也要辞职遵从。
有些地方的孝子孝女们,在下葬前要把孝披在背后称“拖孝”,下葬后则要盘在头上称“盘孝”,并且是要在头上盘一百天的,以备烧七、忌日、清明祭祀时所用。
那么,孝布最后怎么处理呢?
有一种说法是孝子孝女们的孝布要一直保留。三周年祭日之后,洗净用红布包裹,压在箱底保存起来即可。如果是喜丧、还可以将孝布染色给小孩子做衣服。
孝服大都是白色的棉布,穿起来也舒服,非常容易着色。也可以直接做成夏季纳凉的小肚兜,不过里子要求是红色的,蕴含着庇佑积福的意思。
其他人呢?也会非常看重这块孝布,若是谁没有分得孝布会很不高兴的。这主要是过去的日子节俭,孝布可以用来做蒸笼内的笼布,也可以用来做枕头、被褥里子、鞋垫、装粮食的布袋等。
老辈人的讲究特别多,若是舅舅去世,外甥的孝布要保留到一百天之后进行处理,直接将孝布与纸钱等一同焚化即可;若是叔伯去世,孝布则要保留到三周年了。
不过,现在简单多了,出殡入土后孝布就不用穿戴了。这时候,孝子孝女各自收拾好孝衣,以备重大祭祀时再穿,其他人的孝布可以与纸扎花圈一并烧掉,也可以带回家洗净当白布用。
在我们这里,出殡回来参加丧宴前,孝房会在门口处专门收集,一般人直接丢弃即可。如遇孝房没有准备的,可以在丧宴结束后,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处丢弃即可。
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很少有人拿回家做衣服了,直接扔掉的大有人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切记不要随便乱扔。若是扔到人家的田里、住宅等附近,那是十分犯忌讳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总而言之,有关孝布的丧葬习俗不胜枚举,地域不同差别也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晚辈对逝去长辈的哀悼与感怀。同时也在提醒人们,生前多对长辈尽孝,免得坟前追悔哭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