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明朝得国最正”,明朝究竟“正”在哪里?

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开国统一到1644年崇祯在煤山自缢走向灭亡,一共历经276年,共十六帝在朝。专家学者指出人口逾亿(官方记载,人口最多时达7185万),疆城东北超日本海,向北抵达阴山,西南边陲至缅甸境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开创洪武之治;文学造诣极高,编撰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小说艺术更是登峰造极达到历史巅峰,“四大奇书”和“三言”均出自明朝。比这些,更被专家学者、历史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当属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了,如下图,他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啊。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上图_明朝十六帝

朱元璋:有人曾评价明朝是“得国最正”的朝代。这都源于太祖朱元璋艰难的帝王之路了。“正”与“不正”乃相对而言,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朝代兴衰更迭。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后浪推前浪,开国的历程大有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但以下犯上,强夺周天子最高统治权;晋朝司马家族身为曹魏臣子,逼迫魏元帝禅让;隋朝本是同根的北周静帝禅位;唐朝高祖李渊起兵灭隋,大逆篡位;宋朝赵匡胤陈桥兵变谋反登基称帝;元朝蒙古入主中原,外族入侵,重创中华文化;清朝虽是得手于“闯王”,但仍为外族入主中原。唯有汉朝刘邦推翻暴政,开创大一统王朝,但与明朝相比仍稍逊一筹。朱元璋揭竿而起,非但不是谋反篡位,反而是灭蒙古,逐外族,重启汉文化。这样看来,说是“得国最正”,也是无可厚非。这少不了朱元璋的血汗功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元璋是古今真正的一无所有打下江山称帝的人。但是朱元璋晚年倾轧,洪武十三年诛杀了丞相胡惟庸,诛灭三座,其党羽超一万余人全部被杀。此后,以此为由接二连三的广造冤狱,使胡惟庸之案不断发酵扩大,受害之人不计其数。此案余波未息,长达十年,一世功臣,官拜太师之位的李善长也因胡惟庸“交通谋反”被残忍杀害,家中成年男女七十余人无一幸免。仅此一案,前前后后被冤杀头灭门的功臣贵族不下三万余人,实在惨不忍睹。此外还有“胡蓝之狱”,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其严酷无情远远超过了汉高祖刘邦。他就是这样一个既能揭竿起义,又暴杀功臣的两面皇帝。

上图_朱元璋像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的第二代皇帝,他从小便温文尔雅,对父母孝顺有加。据史料记载,他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生病期间,年仅十四岁的朱允炆昼夜服侍,半步都不敢离开,这样整整持续了两年。父亲朱标因病去世后,朱允炆长期守孝,身体日渐消瘦。看到这么慈爱孝顺的孙子,一向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都感动地说道:“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朱允炆自小便学习儒家经典著作师承著名儒家大师黄子澄,养成了宅心仁厚的性格。他还有一位师傅——方孝孺,教授《周礼》(这是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方孝孺发现自古以来的皇帝都是个人专制统治,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这间接的导致了,朱允炆成了一个理想主义的人。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还未继承大统,他就直言上谏太祖皇帝修改《大明律》,把其中不符合人道主义的七十三条残酷的刑罚都取消了,深得百姓爱戴。但就是这样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竟然在顷刻之间夺取了五个皇叔的军事大权。1398年末,朱允炆即位后的几个月时间之内,就在盘算着如何巩固自己的皇权,同时也削弱各个诸侯国皇叔的实际权力。于是他采用或有或无的罪名首先将那些实力较小的藩王一一削弱。首先倒台的是周王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允炆的亲叔叔)。接着是代王朱桂(朱元璋第十二子)在建文元年就被削去王位,贬为平民。然后是湘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一子),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就被大火活活烧死。再是齐王朱榑(朱元璋第七子)被借机打压,贬为庶人,囚禁京城长达四年之久。最后是岷王朱楩(朱元璋第十七子),被西平侯沐晟告发做了不法之事,也被贬为庶人,发配漳州。这可真是一个既温文儒雅,又心狠手辣的两面皇帝。

上图_朱文允像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他统治的二十二年期间,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在文化上,他修撰了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名曰《永乐大典》;在军事上,北伐蒙古,留下南海,并东北入国,吞并南越;外交上六下西洋(永乐年间六下西洋,他的孙子朱瞻基时期再下西洋,这一段史称“郑和七下西洋”)翻译外文,积极促进外交贸易;民生上疏通运河,建造紫禁城。以上任何一个都能让一个皇帝成明君。朱棣是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个有海军的猛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生于战火,死于亲征归途中千古一帝,永乐大帝!永乐的文治武功确实可比肩唐宗宋祖,甚至还在他们之上,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并且作为帝王,他勤政敬业,在位二十二年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所以没有时间花费在后宫的男女之事上,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在燕王时期所生,称帝后无一子嗣

虽然他被称为“永乐大帝”,毋庸置疑,从文治武功上讲,他确实是特别优秀的帝王。但是,有两点,他是不被后人及史学家看好的。

首先,从品德上讲,他的帝位既不是像朱元璋一样凭自己本事打拼出来的,也不是像朱允炆一样,名正言顺继承大统。他的帝王之位是篡夺而来,其实这也不算大过,因为历史上,篡位夺权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的帝位是夺的他的亲侄子朱允炆之位(也就是上文提及的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孙,朱棣是朱元璋之子,然而朱元璋作为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却没有将皇位交给自己的某个儿子,而是隔代相传,给了自己的孙子,其中的缘由可能只有地底下的朱元璋本人才知道了吧。然而不知是命运弄人,还是上天造定,几经辗转,朱家的皇位还是由朱棣这一支血脉传递下去了。除了篡位之件事之外,更为后人所不齿的是,朱棣不仅在战场是杀人如麻,而且在平时也表现出了嗜血欲。他曾一次残杀二千八百多名宫女,其血腥残暴令人心怵。这二千八百多名宫女的性命仅仅是因为一点后宫丑事而引发的,而且自己亲自担任监斩官,眼睁睁看着这些妙龄少女一个个接连被凌迟处死。我们知道,丧尽天良的人殉制度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废除了,但是在明朝又被复活了,他生前留下指令将他生前喜爱的女子三十余人,全部都带到了长陵的地下,这三十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人,还有不知名的女子不知有几何。他夺了建文帝的江山之后,对前朝忠臣更是做出了惨绝人寰的事,凌迟处死都算是万幸,还有的被活生生地剥(bāo)皮楦(xuàn)草,既是将人皮剥下来,往里面装满稻草,然后高挂城墙,以儆效尤,还有的人被割掉鼻子再烧熟之后强迫本人吃下,甚至还有将罪犯的亲生儿子喂给本人啖吃。这样一个雄才大略治国安民的帝王竟然血腥到如此地步,令人咋舌。

从明朝的前三位皇帝中可以看出,似乎能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帝王都有自己残酷血腥的一面,这可能就是在封建帝制的大背景下,不得不做的一点妥协吧。明朝前三帝的残酷程度不亚于隋炀帝杨广,但是明朝却没有二世而亡,这可能也是其中一点原因吧。因为杨广败给的是几大家族势力,像宇文家族的代表是宇文化及,关陇家族的代表李渊等,这些家族势力都是上百年的家族是影响力巨大的,而且一旦运作不好就会动王朝根基的,农民就是代表王朝的根基。然而朱棣就不一样,虽然朱棣和杨广都是有丰功伟绩,但是这里面是有很多不同的,朱明王朝刚成立的时候是真正的农民王朝,而且朱元璋,在登基当皇帝就开始对社会风气尤其是官场腐败风气高压力打击,而且对土豪代表沈万三进行打压,还有朱允炆对当时的藩王进行了一批打压,经过这些手段运作过后对后期朱棣永乐盛世打下了基础。所以正是因为他们既有安邦定国的能力,又有当断则断的魄力,这才避免了二世而亡。

上图_《明成祖坐像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过不相抵,作为一代帝王,一个男人犯的错要承认,该是自己的锅就得背,该是自己的好就得认。可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很多的人都是觉得功过可以相抵,要不就是早年犯错晚年弥补,要不就是早年英明,晚年糊涂。明朝前三位皇帝的表现出来的两面性也正是如此。但是他们却有尺有度,虽然有些残暴,但是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封建王朝,是非是过,全当作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