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北京】老北京书肆咋经营

古人往往把书市、书店称为书肆,书肆起源于汉代,《后汉书》中记载,东汉王充幼时家贫,“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北京的书肆最早在辽代出现,最初的经营者既刻佛经,也刻民间日用杂书。金代北京的书肆刻印了不少诗文、医书、类书及说唱诸宫调等。元代北京已有了固定的书肆市场,在“省前东街”即今天的东长安街一带,甚至还出现了专业书肆。
到了明代,书肆愈加繁荣。根据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的记载,北京书市大体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今毛主席纪念堂西)。每岁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朔、望并下瀚则徙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焉。至期百货萃焉,书其一也”。也即大明门附近、考市、灯市、庙市。这些地方买卖图书相对较多,刻书则多在铁匠胡同和西河沿附近,《北京书肆记》中就提道:“有明一代,京师鬻书,在旧刑部街之城隍庙、棋盘街、灯市三处;刻书则在宣武门内之铁匠营与西河沿两处,然皆不盛,盛在江南也。”
大明门书肆是坐贾集中之地,明代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说:“朝前市者,大明门之左右,日日市,古居贾者也”,日日市,就是每天都有集市。明代著名藏书家祁彪佳在日记中写道:“辛未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长安街见丐者群聚以数十计,予停与散线,及至前门,与李子木观肆中书,归寓晚矣。”
流动性书摊则主要集中在考市、灯市、庙市,随时应节,并不固定。考市位于京师礼部即贡院门前,主要服务对象为每三年一次来京参加会试的举子。灯市在今东华门之东,于每年元宵节前后出现,节后即收。庙市很多,北京著名的庙市有城隍庙、隆福寺和护国寺等。其中最著名者当数城隍庙,万历年间的张城父就在此买到《说文解字韵谱》,卷后记录有:“万历乙未年(1595年)冬至日,得于北京城隍庙,价银十两,子孙其世宝之,张诚父藏书记。”
明清之交,北京书肆逐渐南迁。清末学者谢国桢先生说:“明末时书市发展到前门处打磨厂、西河沿一带”。《萃雅楼》记载明嘉靖年间,北京顺天府宛平县两个少年金促两、刘敏叔在西河沿开书铺,经营有道,收贩的时节有三不买:“哪三不买,低货不买,假货不买,来历不明之货不买”;又出脱的时节有三不卖:“哪三不卖:太贱不卖,太贵不卖,买主信不过不卖”。打磨厂同样在前门外,也有大量的书肆,例如,明末《西湖二话》的作者周清源,曾由杭州来到打磨厂,向书店推销他写的小说。
清朝初年,书市又从打磨厂搬到广安门里国慈仁寺(今报国寺)内,乾隆时,书市又由报国寺迁到琉璃厂,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清朝,著名的书肆有一厂二寺。一厂即琉璃厂,二寺即慈仁寺和隆福寺。“琉璃厂早年规模较大之书店,首数老二酉,起自明代,至清末始歇业。此外还出现了专门收购流散书籍的行商,他们走街串户收购流散于民间的王府名宦家藏,也到外地收购古籍善本,运回北京出售。
民国以后,随着新的印刷技术的传入和现代出版业的兴起,北京的书肆业开始分化为新书业和古旧书业两大系统。琉璃厂、东安商场、隆福寺以及西单商场、前门打磨厂等地形成了古旧书店集中之所,最多时达数百家之众。
琉璃厂的书肆基本延续着传统书肆的经营内容和经营风格,主要经营古旧典籍。而东安市场的古旧书店由于接近外国人出入区域以及部分教会学校、医院,以经营外文旧书而擅长。相比之下,西单商场的旧书店和旧书摊,因比邻新兴学校和政府机构,常以经营小零本及旧教材等价格相对低廉的旧书为主。(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