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脉诊论之一:基本概念与正常脉象初识

一。脉的基本概念:

1)。.经脉也叫血管,也叫做血脉。脉搏能搏动不休,主要是由于脉气存在,脉气可理解为经脉本身的一机能。这种机能要获得先天肾气和后天胃气,才能不断供给存在。还要与营气,卫气结合,才是脉气搏动之根本。

脉气性质属阳中之阴气。气属阳,脉属阴。营气与卫气均产生于脾胃。营气俱有化生阴血,滋养全身作用。营气存在于血液里,它和阴血一块在经脉里运行。胃气俱有保卫体表功能。卫气是阳气的一种,它循行于经脉的外表。这样内外阴阳相互作用,维持脉气的正常活动。

经脉本身不能自己单独运动,一定要随着胃气和宗气的运动,才能运动。经脉随胃气宗气运动的道理,可概括为阴经阳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脉属阴,气属阳,阴脉阳气配合,发生无休止的运动。阳气的运动,有似风箱鼓动作用,经脉中血液,受到阳气和宗气的鼓动,上下来去,往复无穷地循环。

脉为气血之神,邪正之鉴,有诸内必形于外,如气血盛者,其脉必盛,气血衰者,其脉必衰,无病者,脉必平和,有病者,脉必乘违。脉者血液汇聚之处。

《内经》歧伯说:“象隧道一样,约束营气的运行,不使它泛滥妄行,叫做脉。”原文:歧伯曰:变竭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脉诊原理是什么?人体血脉贯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周流不息。脉象能反映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功能,与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各脏腑功能强弱,及协调作用有直接关系。

4)。什么是正常的脉象?平常人的脉象也称平脉或称有胃气脉,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急不徐,来去从容,一息四至五至,(约60-80次每分钟),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谓之有胃气,是以阳气之什浮,得阴气之潜敛,以维系阴阳基本平衡。

1。正常脉的准则是什么?一呼一息,脉来跳动,四至五至,是正常脉的一般准则。

2.男女性阴阳各有盛衰,反映左右手脉搏一副略有差别。左为阳,右为阴,男子阳气偏盛,当以左手脉稍大为顺。女子阴血偏盛,当以右手脉稍大为好。寸部,尺部比较,寸为阳,尺为阴,男子阳气偏盛,当以寸脉盛,尺脉弱为宜。女子阴血偏盛,当以尺脉盛,寸脉弱为宜。如果相反,说明有病变。

3.人以胃气为本,而脉以藏腑气血为本。胃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脉亦应以胃气为本。

4正常人平脉亦受四时季节影响有所不同。春三月六脉俱弦,夏三月六脉俱洪,秋脉微浮,冬脉俱沉。(另有说法:春夏脉浮,春浮而不显,下浮而有力,秋冬脉沉,秋微浮,冬沉之说。)古人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说法。

春弦:春天阳气上什,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形容脉势如弦线弹动,表示脉气的流畅而坚挺。

夏洪:又称夏钩,是正常脉象在夏季的变化。洪和钩象征流量洪大。形容脉势来盛去衰,脉波急什而缓降。因夏季阳气旺盛,故脉气也相应洪大些。

秋毛:毛轻微之意,秋天阳气,从春天的发越,转向收敛,故脉象波动幅度,也从洪盛相应减弱,而稍浮一些。

冬石:石沉重之意,冬寒阳气潜藏,皮肤紧束,脉象相应沉紧一些,重按脉体较有力。

5不同人群正常平脉亦有不同: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老年脉较快且硬,妇女脉常较男人脉濡弱。小儿脉快且疾,婴儿脉急数,呼吸至数,常在七至,五六岁儿童脉,常一息六至。身高体大者,脉显现的部位较长,短小者,脉显现部位较短。瘦弱者,脉常微浮。胖盛者,脉象多沉。凡常见六脉沉细,而身无他病者,谓六阴脉。凡六脉常见洪大,而 身无他病者,谓之六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大指腕侧部者,谓反关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腕侧者,谓斜飞脉。均属挠动脉畸形。

剧烈劳动后,脉多洪数,远行后,脉多急疾。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酒后运动之后、浴后脉多数急,安静或睡眠时脉较慢。饭后脉多洪滑有力。多饮脉多虚弱。精神冲动,脉亦变化,但非病脉精神恢复平静,脉象亦可恢复正常。

6.何为五脏正常脉象?可通过浮中沉观察:浮部观察心和肺;沉部观察肾和肝;浮与沉之间即中部观察脾和胃。这都是大体上来说。“频湖脉学”:“五脏平脉,浮为心肺,沉为肝肾。脾胃中洲,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长弦。肾脉之沉,沉实而软。脾胃脉来,总宜和缓,命门元阳,两尺同断。”又曰:“秋天见浮脉,是身体健康的表现,但久病见此脉,是阳气虚浮,不能内守。”

5)。何为神门?诊法是神么?《脉经》把两手尺部,叫做神门。专在这里诊察肾阴肾阳的变化。肾阴肾阳强,主身体健壮。肾阴肾阳弱,主身体虚衰。如两手尺部,脉都没有了,说明肾阴肾阳十分衰竭,是病情严重表示。

江天成写于中国河南信阳。   E-mail:x889912@sohu..com.   1402866422@qq.com.

(0)

相关推荐

  • 脉诊笔记(十九)

    沉脉: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 ...

  • 中医脉诊口诀

    中医脉诊口诀

  • 中医脉诊三境界

    脉诊技巧归为三重境界,即"脉之形一形之动一动之势",亦是学习脉诊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对喜好脉诊的同道有所启迪. 1.脉之形 此为第一重境界,是我辈刚刚接触脉诊时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

  • 中医脉诊三境界,你达到了吗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脉诊技巧归为三重境界,即"脉之形一形之动一动之势",亦是学习脉诊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对喜好脉诊的同道有所启迪. 1.脉之形  此为第一重境界,是我辈刚刚 ...

  • 中医脉诊教学:手把手一对一指导每一位学员

    中医脉诊教学:手把手一对一指导每一位学员

  • 中医脉诊-论高血压的辨治

    高血压单从字面理解是血压高,血管压力大,脉象应该是洪大有力,实际在临床上脉象表现多样,下面就从脉诊探讨一下中医的辨证论治. 1.洪大脉:脉体宽大,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按之满之.多为体内水湿较重,多见 ...

  • 中医同道必备的工具4:中医脉诊动画及脉歌

    作者:佛手 近日,在华夏中医网看到几组容易混淆脉的鉴别动画,一阵欣喜,这个东东,应该能帮同道解除不少疑惑,特帖于此. 帖完感叹:我就是个搬运工,希望搬来好东东.呵呵.随图附赠, 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 ...

  • 中医脉诊学:100种病诊断...六指神脉...

    张荣江六指神脉 您对脉学知道多少? 您想学会脉诊吗? 想知道脉学的神奇吗? 想探索脉学的不传之秘吗? 想学会:三指候阴阳.一脉断生死的本领吗? 想解开脉学的更多密码吗? 无论你是否学过中医脉学,零基础 ...

  • 中医脉诊囗诀

    中医脉诊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