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放在合适的土壤中
在拍摄《寻龙诀》之前,黄渤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角色与大金牙区分开。因为无论是王胖子还是大金牙,都是地道的北京人,说话一股子京味,又都是爱古董,看起来似乎在角色上有重叠的痕迹。
在看完片场之后,所有人都要回酒店了,黄渤选择留下来在草原上住一晚。他用一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角色到底是谁。第二天一早,他对同行的人说出了自己一晚的发现,虽然王胖子和大金牙都是爱古董,但二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大金牙爱的不是古董,而是因为古董而带来的钱,而王胖子对古董是有兴趣。因为大金牙是胡同里长出来的,有小市民的市侩。而王胖子是潘家园里长出来的,有着自己的想法的追求。
把这一点想明白了,黄渤就把原来看起来的很像的两个角色彻底区分开了,虽然在表面上都是北京人,都在追求古董,但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因此对古董的思维方式就不同,这个本质的不同带来的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行为的表现和应激的反应都会因此而完全不同。
这一切都源于黄渤把角色放入到了合适的土壤中。
这个片段一来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渤的敬业程度,没有从表面上去简单完成一个角色,从而让其版本的王胖子深入人心。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找到的一个方法:种子要放在合适的土壤中。
什么意思呢?
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这个角色没有导演喊“咔”,无论好坏,总要一路演下去,是一镜到底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是你自己培育出来的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抱过来的。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自2005年开始知道和了解了德鲁克,但是直到2012年正式加入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这粒德鲁克的种子才真正的开始了生根发芽的成长,彼时学院的教学教研部有着非常积极的教研氛围,大家坐在一个办公室里朝夕相处,一块白板,一支水笔,随着一名老师站到白板旁,一边说一边画,大家就不自觉的围拢过来,一场教研活动自然而然的就展开了,大家各抒已见,每个人都可以自然而然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观点淋漓尽致的表达,有的时候老师们也会情绪激动,有的时候,有的老师也会欲言止,但所有人都相信,正确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对德鲁克的理解从浅尝辄止到深入骨髓。
这粒种子才真正的开始生根发芽。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就应该首先让自己成为这个角色,我的意思是说,不要总想着“完成时”而要保持一个“进行时”的状态,结果你会发现,所有的经历都没有胜负,而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学习,都可以成长。而要让自己找到这个“进行时”,方法就是把种子放到合适的土壤中。海南的温暖如春,东北大地的乍暖还寒,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地,孕育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食材,不同的习俗。
人也是如此,要让自己进入到自己的角色,就要找到自己的土壤,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就像我们在看《旁观者》去感受德鲁克,看《硅谷钢铁侠》去感受埃隆.马斯克,如果你打算让自己进入某一个领域的发展,就要让自己进入到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在那里呼吸,在那里憩息,在那里成长,在那里让种子自然长大。
想想看,什么样的土壤配得上自己这样一粒种子呢?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