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加息潮来了?

“宏观冷眼”
就在上周,两个大国的会谈结束了,没有预期的好,也没有预期的坏。
毕竟,双方都将底牌亮出来了,大家不用再猜了。
可全球刚准备松一口气,一个坏消息就来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
但我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这边,老美嫌2万亿放水不够,还要力推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
那边,巴西、土耳其、俄罗等新兴国家就已经扛不住了,率先步入加息潮。
3月17日,巴西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75%,6年来首次上调,不排除5月份继续加息。
3月18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关键利率上调200个基点至19%。
3月19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基准利率上调至4.5% 。
因为它们当前的通胀和物价走势太吓人,本币兑美元也是疯狂贬值。
尤其是土耳其,里拉兑美元一度崩跌17%。
1
为何突然加息?
加息的根源在于通胀预期走高。
随着全球大宽松,全球物价都在上涨,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甚至创了10年新高。
各央行不得不使出杀手锏,来摁住恶性通胀。
土耳其加息最猛,加息200个点!将利率提高到19%!
升息幅度是市场预期的两倍!

19%的利率啊,什么概念?
把钱直接存银行利率都有19%。
这收益率都赶上巴菲特了,关键还保本。
当年余额宝6%利率的时候,都被千亿资金买爆了。
气的埃尔多安直接把刚干了没几个月的央行行长又给免了。
这位行长心里苦啊:
土耳其当前通胀率已经飙到15%,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
加息,不好过。
不加息,更不好过。
不到三年时间,换了四任央行行长,土耳其也是够奇葩的。
巴西最惨,疫情还没控制住,通胀又猛涨。
关键还是食品通胀,底层老百姓快吃不起饭了。

标普全球农业指数连续第9个月上升,达到7年来的最高水平。
上一次出现如此迅猛的涨幅,还是10年前。
巴西人的主食——大米和黑豆的价格分别大涨了70%和40%。
明明是农业大国,却农产品价格失控,大米价格涨了70%,甚至需要找隔壁委瑞内拉去买大米。
要知道,隔壁这兄弟,通货膨胀到纸币都成废纸了。
俄罗斯还算温和,加息主要是因为通胀率已经接近6%的高通胀水平,超过俄罗斯央行的预期;
另外,俄罗斯的经济也开始复苏,GDP开始正常恢复增长。
他们加息,关键还是怕美联储口是心非,在恶性通货膨胀面前,突然快速加息。
只要加息,本国美元就会加速外流,本币贬值,会造成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还在等美国加息?
其实不用等到美联储动手,美债收益率上涨就是在实质加息了。
光3月的第一周,新兴市场每日流出资金就近3亿美金。
2
加息潮,真的来了?
有朋友可能会说,我又在危言耸听。
就三个国家加息,你也敢喊加息潮?
当下的形势,不是加息周期越来越近了,而已经处在加息周期中了。
要知道,去年这三国的GDP,巴西排名全球第8、土耳其排17、俄罗斯排第12位。
全球前20强经济体,已经有三家抵不住通胀压力开始加息了。
后续有加息预期的国家还包括尼日利亚、阿根廷、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
这些新兴市场的加息说明本轮全球货币宽松周期已经接近尾声。
而挪威央行表示预计下半年开始加息。
这可是第一个宣布加息的发达国家。
虽然中美目前按兵不动,但全球货币水龙头已经开始逐步拧紧,为后面的加息做准备。

为什么说危险?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疫情都还没完全控制住,还是以复苏经济为主,还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
但通胀上涨过快,顶着本币贬值的压力,又不得不加息收紧。

新兴国家还没开始回血,就要被美元抽血了。
3
看懂加息逻辑,提前抽身
美元收割的逻辑我刚在前几天写的美元,超级收割开始!里讲过,里面讲的很详细。
加息周期轮动规律(美元收割定律):
经济复苏期间,资源依赖型国通常率先出现通胀压力,最早进入加息周期;
随后全球需求改善,制造国经济回暖,进入加息周期;
发达经济体作为最终需求国,通常最后进入加息周期。
巴西、俄罗斯均已启动加息,后续将启动制造国家的加息周期。
市场预期韩国、泰国、印度等将于1—2年内加息。
美欧等最终需求国的加息时点看似很远,实则很近。
因为,它们放水的空间也不多了。
加息,一直都是资产泡沫的终结者。
因为加息,会导致本国外资流出。
外资流出会怎样?
汇率下跌,股债房三杀。
土耳其股市一度跌到两度熔断,债市停市。
去年,全球大水漫灌,房价也水涨船高。
但今年本币大幅贬值,资本正加速外流。
又到了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关键时刻。
土耳其、俄罗斯已经做出了选择。
而这俩,正是去年全球房价涨幅的领跑者。
如果美联储提前加息,恐怕他们的资产泡沫破裂,只会更加猛烈。
很多人关心,加息我们跟不跟呢?
其实,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在缓慢转弯。
可以看一眼最近的房贷利率。
最近上面也一直都在强调防范资本流出的风险。
不过,也不用过于恐慌。
毕竟,我们有资本管制,外资大规模流出的可能性不大。
4
2021,放弃全面牛市幻想!
今年,一定要放弃全面牛市的幻想,大概率只会出现个别资产走牛的现象。
今年投资的难度会非常大,资本市场走势会反复无常。
如果没有选好资产,选中优质标的,大多数人很难在市场里赚到钱,赔钱是大概率事件。
谁再跟你说,今年还万物皆涨的。
那就给他两耳光,让他长长记性。
今年,一定要远离高估值资产。
受伤害最大的就是成长性资产,流动性不足+加息环境下,高估值资产会继续杀估值。
而加息末期,企业盈利开始下滑,而流动性连续的收紧导致的微观流动性也加速恶化。
到时候就会看到杀估值+杀业绩的双杀。
我也是应粉丝要求,写了这篇。
春节前,在市场一片大涨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唱了反调。
春节后,基金一度大跌20%,套牢多少人。
而如今一步步的加息,也在逐步印证我的推断。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