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技巧:遇到这几类人,多绕道少交往!
曾国藩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因为好朋友可以在你遭遇低谷的时候陪你一起度过,在你成功幸福的时候陪你一起快乐。
但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交往,不好的朋友不但不能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正向的作用,反而会让我们的生活陷入泥潭。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这几类人应该远离。
1、爱抱怨的人。
爱抱怨,不仅会让我们心情越来越差,影响到家庭、朋友、同事之间的和谐氛围,还会因为这种抱怨的习惯导致我们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与正能量的人一起,日日高歌乐行;
和爱抱怨的人同行,时时哀嗟悲叹。
《荀子·荣辱》有言:“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而跟爱抱怨的人在一起,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与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自己也能光芒四射;
和爱抱怨的人待久了,自己也会跟着颓丧。
抱怨,是人性的弱点、更是人性的溃疡,一旦溃烂,难免伤及无辜。
所以,和不抱怨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幸福。
而不与爱抱怨的人深交,是一种谋生的智慧。
曾国藩不交“怨天尤人者”;
齐白石“不乐见”满口怨言之人;
李开复坚持“多交点正向朋友”;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
远离爱抱怨的人,是一种智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
见不得别人好,其实就是在断自己的后路,最终受害的也还会是自己。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作家苏苓说:流言造成伤害至少需要两个人,你的敌人诋毁你,你的朋友转告你。
这世上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你被人捅了刀,却还拿他当亲人
《罗生门》里有一句台词: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明明是心生嫉妒,看不得别人好,还打着“为你好”的幌子,这种人太阴险了。
明明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却被自私熏了眼,别人过的越差,他才越开心。
这个世界上,最怕的不是来自于敌人的明枪,而是来自身边人的暗箭。
见不得别人好,是一种病。
遥想当初,朱之文凭借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跃而红,而后上节目,上春晚,可谓得名得利。
但成名后,他非常低调,对待村民也和往常一样,为家乡修桥修路。
除此之外,他还借钱给家庭困难的村民。
然而没想到,他没变,村民却变了。
村民们看他有钱了,就气他、恨他,甚至讽刺他,“这穷小子长这样也能出名,就唱几首破歌也能挣大钱。”
而村民一边心里嫉妒朱之文,一边又如寄生虫一般享受着他的恩惠。
朱之文一回家,会有一帮人围追堵截拍视频,利用朱之文的人气,发到网上去赚钱。
电影《东邪西毒》中说: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我不好,你也别想好,这种观点是最害人,也是最短视的。
3、爱搬弄是非的人。
在所有获取优越感的行为中,占领道德制高点大概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毕竟逼格制高点要花钱,学术制高点要学历,能力制高点要才华,但占领道德制高点只需要一张嘴巴。
现实中有许多人都热衷于修练“嘴上功夫”,力求以贬低他人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如果你长得有几分姿色,25岁就买房买车,就说你做别人小三;
如果你和家婆关系不好,就说你不忠不孝,不懂做人……
喜欢背后嚼舌根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
郭德纲曾说:“我最厌恶那种不明白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离他远一点,雷劈到的时候小心会连累你。”
曾国藩曾说:“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往往那些能说会道的聪明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容易惹人嫌,福气也浅,往往也没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