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历史

中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中华民族的治水传统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纵观我国历史,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每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都把水利作为施政的重点。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外敌不敢入侵,天下太平。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致改朝换代。治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水利在中国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所处的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极易遭受水旱灾害的侵袭,这给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大江大河的洪水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与水旱灾害作斗争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有重视水利、发展水利的帝王将相,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吏,更有很多热心水利、献身水利的平民百姓。正是由于一代一代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我国水利事业获得了持久的发展。大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桀骜不驯的洪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主持修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西门豹除巫治邺,在海河流域兴修了引漳十二渠;在距今2200多年前,李冰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主持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后人为其总结的“深淘滩,低作堰,六字传,千古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西汉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安澜800年;还有浙江的海塘工程,新疆的坎儿井,以及可以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京杭大运河工程等,都标志着我国治水历史悠久,成就巨大。事实说明,水利是一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在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水利的要求更高了,更要高度重视水利基础产业的发展,搞好水资源的除害、兴利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政治活动中是如此,在人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治水活动中,前人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总结,学习借鉴。阅古可知今,鉴往为开来。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深刻地认识现在,正确地把握未来。

通过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治水精神,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可以更好地探索和掌握治水规律,进一步完善治水方略,努力做到科学治水,为当前的水利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摘自  中国治水史鉴

主编       顾  浩

责编: 魏永平       2010年04月07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