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几种影像学表现,你都见过吗?
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肿瘤及肿瘤样
良性:血管瘤;脊索瘤(良性脊索样细胞瘤);骨软骨瘤
中间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骨巨细胞瘤(富于巨细胞的破骨细胞肿瘤);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
恶性:恶性脊索瘤;骨髓瘤;转移瘤
良性肿瘤
血管瘤
骨软骨瘤
脊索瘤
Case1:F,51y;胸6椎体 血管瘤。
Case2:M,34y;胸11椎体血管瘤。
Oste0chondroma 骨软骨瘤
位于椎体后部,多见于椎弓和棘突,其次为横突、椎板和椎肋关节
附着于脊柱的骨性突起,有蒂或广基底与母骨相连,可见钙化与骨化
可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
Case3:F,51y;颈2棘突单发性骨软骨瘤。
Case4:F,34y;第2、3颈椎棘突骨软骨瘤。
Case5:M,47y;颈5后棘突下缘骨软骨瘤。
Chordoma 脊索瘤
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或迷走脊索组织
好发于30~60y,骶尾部最多见(骶骨3~5节),中轴线
X/CT:溶骨性/膨胀性破坏,瘤内斑片状钙化,边缘硬化边
可穿破椎间盘累及相邻椎体,伴椎间隙变窄
MRI:T2WI显著高信号(黏液基质);中等度强化,不均匀
Case6:M,61y;骶尾椎疼痛2年。
Case7:M,62y;8月前前列腺手术发现骶尾部肿物,无不适,现肿物逐渐增大,2月前伴局部疼痛。
Case8:M,73y;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月。
中间性肿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嗜酸性肉芽肿
骨巨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ABC (Aneurysmal bone cyst)动脉瘤样骨囊肿
好发于10~30y,病变起源于附件,向椎体后方发展,或病变局限于椎体一侧
膨胀性骨质破坏,有钙化及分隔;可跨过椎间隙累及相邻椎体或肋骨
MRI:液液分层(典型表现)
Case9:F,11y。
Case10:F,10y;腰痛1月加重2天,无肢体麻木、乏力,无二便障碍 。
嗜酸性肉芽肿
儿童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位于椎体多不累及附件;典型征象:扁平椎,严重者呈硬币状,椎间隙一般正常
MRI:病变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后者有外伤史,没有骨质破坏,椎体呈楔形变扁,缺乏向周围膨胀;无外伤者多见于老年人,骨质广泛疏松
Case11:F,5y;颈部疼痛3天。
Case12:F,4y;患儿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
Case13:F,4y;腰痛1月余,加重半月。
Case14:M,6y;双侧髋部疼痛1月余,加重伴不能行走半月。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骨巨细胞瘤
好发于20~40y,起于椎体,向附件发展
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有偏心性,膨胀明显;椎体变扁时肿瘤呈前后哑铃状膨胀(较有特征)
有骨包壳形成,可伴骨皮质中断,无周围硬化及基质钙化。
在骶骨者,好发于上部骶椎(脊索瘤:S3-5)
Case15:F,41y;下腰部疼痛7年余,加重1周。
Case16:F,35y;阵发性颈部疼痛伴麻木3年,加重伴右上肢继双手麻木。
Case17:F,35y;腰痛数年。
Osteoblastoma 骨母细胞瘤
好发于10~20y,颈椎多见,多位于椎体的椎板、横突、棘突
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内有细沙洋钙化、骨化,周围有硬化边
可合并ABC
Case18:M,16y;双下肢乏力及麻木感40余天。
恶性肿瘤
脊柱转移瘤
骨髓瘤
脊柱转移瘤
跳跃性椎体破坏,多累及椎体附件,病理骨折及软组织肿块
不累及椎间盘,椎间隙多保持正常(与结核鉴别: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伴椎间隙变窄,后突畸形,椎旁梭形脓肿)
与骨质疏松的压缩性骨折鉴别:后者没有软组织肿块,附件骨质多完整,MRI T2WI信号动态变化
Case19:M,49y;左侧腰背部疼痛1天。
Case20:F,78y;胸背痛2周。
Case21:M,49y;肾癌病史。
MM多发性骨髓瘤
广泛性骨质疏松,伴多发压缩性骨折
多发性溶骨性破坏,呈穿凿样、虫蚀样、鼠咬样
MRI:T1WI低、中等偏低信号,T2WI高信号,“盐和胡椒”症
Case22:M,49y。
Case23:F,66y;腰痛,右下肢放射痛。
Case24:M,77y;腰背痛1年,加重1月。
神经鞘瘤
不属于原发椎体的肿瘤,多数为椎管内病变,压迫周围骨质,或者恶性变引起周围骨质破坏
Case25:M,45y;颈痛4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头晕1年。
Case26:F,47y;腰背痛4年,加重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