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我为什么看了3分钟就弃剧

文本细读系列

背景介绍1:本来没打算写推文,就想吐吐槽,发条朋友圈。吐着吐着,发现寥寥百字说不清楚,索性展开来。

背景介绍2:剧集不是我的主要报道领域,所以平时不用为了工作需要强看各种剧,反而可以像普通观众一样,专挑神剧来看。此刻能想起来的,比如我看过至少两遍的LEGAL HIGH,LIAR GAME,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以及看过一遍并愿意推荐的大裤衩(需科学上网),毛骗。我对《大江大河》的不满,是基于这条水准线的。

-----------------吐槽开始------------------

2018年是改开40周年,工作层面,本人做了篇进口电影的梳理报道。自己的积累层面,就是年底重看了一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快看完的时候,《大江大河》的讨论越来越热闹,这对我来说是个烦恼——如果这真是一部好剧,一部民间叙事版的邓剧,我必然会掉进巨坑,并且耽误春节前的工作。

侥幸点开了第一集,看了三分钟,烦恼消失,我毫无遗憾地弃剧了。

转折点就是这句台词:

这是全剧第一场戏,姐姐宋运萍查到高考结果,回来告诉弟弟宋运辉(王凯饰),她说:“我亲眼看过成绩单了。”

我心里一咯噔。这事不可能发生在77级高考,因为那届高考成绩始终没公开。但77级高考是“文革”后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尽管是各省分别出题),既然拍“改开”的高考,不拍77级还能拍啥?

于是我去查各个版本的剧情介绍,上面都说,姐弟俩赶上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这就更不对了,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1978年已经是恢复后第二届,这是基本史实,怎么能篡改?

不拍77拍78,我能为剧方想到的唯一出发点,就是1978到2018正好40年,从改开标志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年开始,能凑个整(十),更像是“献礼剧”应有的体例。

但是,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来给您丫凑整的。没有1976,何来1978?改开的大历史,不从1976年写起,是不完整的。

那么,《大江大河》为什么不从1976年拍起?我再次瞎猜,是因为1976和1977年的很多大事件发生在中央,在高层,这不好拍啊——按照这部剧的民间叙事定位,应该用平头百姓的视角来拍,但是大部分百姓那两年哪知道中央的风雷翻滚?反过来,如果直接以高层的视角来拍,困难更大,邓、叶、华、陈这些党国领导人的言行举止,不是民营的东阳正午阳光想拍就能拍的。

于是,《大江大河》里出现的“中央”,就只能是《人民日报》。背诵《人民日报》各种重要文章,就成了宋运辉唯一能获取的“中央支持”。

《大江大河》(第一季?)的时间跨度到1992年,显然是为了展开企业家故事线,折射市场经济发展。但基于刚才的分析,这段历史的最后三年,《大江大河》也是没法拍好的。那个特殊年份,即便是有庙堂叙事话语权的邓剧团队,都不敢触碰,时间线止于1984年的“小平您好”。那年那天那square,历史还需要沉淀,人们才能做出透彻准确的判断。这事儿只能留给更有智慧的下一代来拍。

--------------------槽点归纳-----------------------

改开的大历史,是庙堂和民间共振的历史。一部号称要展现这段大历史的剧,尤其还取了个如此波澜壮阔的名字,却回避庙堂叙事,显然是不完整的,也必然是不真实的(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这种民间叙事,是“伪民间”。

找封面图时,看到《大江大河》的一张工作照,图说是:“王凯现场客串道具老师 给剧组写板报”

我继续瞎猜,当时的场景可能是王凯在片场闲着,看了眼黑板,有人“揭发”他字写得好,众人一致起哄让王凯指导。于是王老师当真了233333

作为中文师范生,我想说,艺术是主观的,但是三字一话是有客观标准的。现场那两位道具组老师内心的弹幕,也许正像几位豆瓣网友在底下的评论:“字一般,讲真” “这叫板书” “字很一般啊,黑板字并不难写好看”

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王老师,您丫是认真的么?

最后,作为邓剧的终身荣誉水军,我要再诚挚地向各位传道。邓剧是能传世的,它拍出了庙堂与民间的共振,48集没有一帧注水和废话,历史考据和文学戏剧叙事都堪称精品。

开始被高小生叫叔叔的 悠翔

獭祭鱼

微信:dailyfish

一个文化记者的日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