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完全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你是否能够想象,如果能够完全被人理解会是什么样的?

前两天我在医院做门诊时刚好和一位年轻的来访者谈到这个话题。

在心理咨询中,我询问来访者是否愿意我和他的家人沟通一下时,来访者向我谈到自己对他人的理解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而后,面对这一话题,我们后续曾展开相关讨论。

当我问道,为什么不相信能够被理解时,对方说到:“相比起期待后的失望,我更能够一开始就不期待。“

我能够感觉到早年的生活经历中,他也曾如此的渴望被理解,但或许最终获得更多的是误解,长此以往,也许也就不再奢望有人能够理解了。

但我能够感受到,能够被理解于他而言,仍旧无比重要。

1、我们一生都在渴望被理解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常谈到关于人的需求问题。也曾提到,被理解和认同的需求是我们许多人一生都在渴望的需求。

为何我们如此的渴望被理解,并且一生都在渴望被理解?

试想一下:当有一天你发现,你所做的所有的努力、你心里所有的委屈、不安、你的付出和牺牲等等都被看见,被接纳,被抚慰·······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就像是满布乌云的天空,突然被明媚的阳光驱散;像是严寒的冬季过后,迎来的第一场暖阳;也像是久旱逢甘霖般的愉悦。

总之,被理解的那一刻足以让你卸下伪装,放声大哭一场。就像是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地倾诉,放肆宣泄的世外空间一样,它可以为生命的增添幸福的色彩。

而人本能便是趋利避害,因此我们无时无刻渴望被理解,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抚慰,足以给我们足够的前进动力。

但如若长时间得不到理解,那便会让人内心压抑、封闭、甚至孤独,就像是给自己塑造了一副厚厚的盔甲,保护了自己的同时,慢慢的也就隔绝了外界的温度了。

这就像你曾经有一天给父母说:“学习好累,我不想学了。”

他们一听,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嘛:“学习能有多累,要不你来上班养我,我去学习?”

终于你努力考上大学,终于在大学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但是有一天你回家跟父母说:“太累了,不想上班了。”

他们急了:“不上班你喝西北风啊!”

当然或许现实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情况就如同这样一般,我们或许像这个世界发出了无数次渴望被理解的信号,但是能够得到回应的寥寥可数

而往往“天才”或是“疯子”的那“一念之差”就取决于是否获得理解。

2、想要获得理解其实可以从理解他人开始

如果说想要获得理解最快的办法是先从理解他人开始,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扯淡?

这就好像是,我自己都不被理解,还要我去理解别人?我吃饱了撑得?

再者,我早已经习惯了不被理解,受够了失望,要么被完全理解,要么别来招惹我,还想让我如此理性对待,这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如果细想,或许会发现,在我们不被某个人理解的背后,或许隐藏的有两种情况:第一,对方本身根本没有经历过,所以根本理解不了,就像一个男人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生孩子的痛苦一样。第二,对方也曾在这件事上渴望被理解,但事实确实他们早就受够了失望,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压抑甚至排斥、否定需要被理解的渴望,最后忽视了自己需要被理解,也忽视了理解别人。

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能够让我们增强心理建设,至少在面对结果的时候不会被太多意料之外带来的失望所冲击。

你可以用“期待别人如何理解你”的方式去理解别人,但也要允许对方或许并不能如你想象的那样来理解你。

这样你也会通过对方的反馈来获得理解。

也会让你更快的获得对方真诚的理解和更大程度的缓解因没有获得理解而导致的负面情绪。

不那么执着于被理解,那么你获得的理解会更多。

当然,除此之外,你完全可以找到其他让自己更为舒服的方式。

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3、放下“完全被理解”的奢望,你会得到更多

相比如何获得理解,我们更加需要被看见的是在不被理解的背后,真正影响我们的是什么?

你会在意一只蚂蚁怎么看待你吗?你今天去上班的路上,会不会在意每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对你的看法?

本质上,我们在渴望对方理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对对方的期待。

不同的人,你对对方反应的期待不同,因此导致的你的情绪感受也会不一样。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期待更多仅仅只是被我们所知道,别人或许从不知晓。

所以,这样一来,似乎我们期待被“完全理解”的需求就很难被实现。

那么,我们可否改变这一事实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完全被理解”仍然一种奢望,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被完全理解,这一方面来自我们的自我防御,一方面来自客观的事实。

毕竟,完全理解就像物理学中的无摩擦力一样,仅存在于理想状态。

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知晓,对方很难完全理解我们。才会去思考,哪些是对方不能给我们的,哪些是我们可以去争取的,哪些是我们自己可以满足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让这个需求被更大程度的满足。

而同样的,相比起改变他人,我们更能够做到的是改变自己。

比如,转变你的期待

就像你想要吃一颗苹果,但对方给了一箱梨子,这不是你想要的。

但不可否认,对方确实在向你付出,只是他的方式并不是你想要的。

那这时候,我们得到的其实是对方通过一箱梨子带来的关心,虽然不是一颗苹果这样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对苹果这一结果的期待改变为关心,那么我们便得到了。

你得承认,有时候或许对方并没有苹果。

就算有但对方却没有给你,那这也是合理的。

当我们降低期望值,相比之下获得幸福感才会越高,否则极高的期待值只会限定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只有有限的几个。

再者,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去增加被理解的程度。

你如何向对方表达你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被满足的程度。

比如,我就直勾勾地看着你,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吗?

再者,我给你说,我难受。你知道我希望你给我什么吗?

那如果我说,我难受你能不能给陪我出去逛逛,你就知道了。

总而言之,无数的心理学案例告诉我们,主动的自我改变能够帮我们实现很多的需求,改善很大部分现状。

文章的最后:

渴望被理解是我们许多人长期存在的需求,但或许在我们极度需要被理解的背后,潜藏着的更深层次的需求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比如:自我评价低,安全感极度缺乏,孤独感,自我信念飘忽不定等等·······

ENG


作者  明天
编辑  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