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历史悠长的郎世宁字画文化

  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开始大规模地扩建圆明园,这为郎世宁提供了发挥其创作才能的极好机会。他有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这座东方名园内,画了许多装饰殿 堂的绘画作品。其中既有欧洲风格的油画,还有在平面上表现纵深立体效果的欧洲焦点透视画。雍正皇帝对于这位洋画师的作品十分赞赏,曾经对一幅人物画的图稿做了如下评语:“此样画得好!”

  郎世宁的清廷新体绘画虽博得了皇帝的赏识,但他的艺术影响当时也仅 限于中国上层社会和宫廷画师之中,而对当时中国文人主宰的画坛,几乎没有大的影响。相反,中国画家却抓住了这种“中西合璧”绘画的弱点给以激烈的攻击。显然,郎世宁探索逐步形成的这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难免总带着几分非中非西的夹生感。画家吴镇、邹一桂等抨击说:“其缺乏神逸,全无笔法”,“虽工意匠,故不入画品”。甚至就连宠爱郎世宁的皇帝,也盛气凌人地传谕郎世宁的合作者法国人王致诚:“作画虽佳而毫无神韵,应令其改学水彩,必可远胜于今,若写真时,可令其仍用油画。”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公元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在他七十八周岁生日的前三天,病逝于北京,其遗骸安葬在北京城西阜成门外的欧洲传教士墓地内。乾隆皇帝对于郎世宁的去世甚为关切,特地下旨为其料理丧事。郎世宁的墓碑上刻着皇帝旨谕:“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入值内廷,颇著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旬,著照戴进贤之例,加恩给予侍郎衔,并赏给内务府银叁佰两料理丧事,以示优恤。钦此。”墓碑的正中下方为汉字:“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左边为拉丁文的墓志。

  郎世宁是大清帝国的三朝皇帝的御用画师,这在外人看来,可谓荣耀万分,可又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呢?在这个不开化的囯度,郎世宁终其一生,也只是皇帝身边的奴才,他除了按照旨意绘画外,无所作为……

  郎世宁画派对当时中国的人物画、年画、瓷画、建筑、园林艺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一种双向交流的新时代特征。

  虽然朗世宁缺少中国画的意境深度,但在中国画的中西合璧的历史上,是有一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他把西洋画教会中国的一些画人如蒋廷锡等,给中国画带来新气象,对同时期的中国画人产生影响,从此中国画在中西合璧的路子上越走越宽。而且他的画保存不少历史图象,对中国画史及世界画史产生影响。

  郎世宁的作品,有中国水墨画,也有油画、水彩画和珐琅画,其画风亦中亦西中西合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宫廷画风格。为迎合各个皇帝的喜好,郎世宁总在调整自己的画技。康熙不喜欢油画,更无法接受西画中的透视法。为此,郎世宁学习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高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 二笔,也不能修改润饰,笔法稍有踌躇,便前功尽弃。为不在画上留有透视法中的阴影,郎世宁便在同一幅画中对山水或庭园采用不同的视点与角度。正是这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让郎世宁的画作成为中国艺术史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为了纠正绘画的平面视觉,郎世宁向康熙建议办一所绘画学 校,康熙没同意。这种境况直到1722年雍正继位后有所改善。

(0)

相关推荐

  • 可以参考但不能当作真理的郎世宁字画鉴定方法

    郎世宁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艺术创作也都以中国的人和事为题材,所以郎世宁的生平和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叙述和评价了. 郎世宁是宫廷中十分著 名的一位画师,他虽然是一名 ...

  • 新手必看的郎世宁字画基本特征

    在色彩上,郎世宁也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鹰的白色.松树的绿枝.棕红色的灵芝.粉紫色的藤萝花.绛色的土坡等都十分鲜明.绚丽.浓重,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面貌和趣味迥异. 郎世宁以臣子身份滞留我国,乃至没有半途回 ...

  • 千万价位级别郎世宁字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非常著 名的来华传教士,他们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宗教和文艺,他们到来的时间有先后,任职的朝代和服侍的皇帝也不同.这三位著 名的传教士是利玛窦.汤若望和郎世宁.最 先到来的是利玛 ...

  • 国内罕见郎世宁字画文物

    清朝,中西已然有了比较密切的来往,西方常派使者来中国拜访.酷爱绘画艺术的乾隆在宫内留了一位意大利的画师,这位画师就是郎世宁. 清代宫廷中,有不少西洋画师,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郎世宁.郎世宁,是一位意大利 ...

  • 什么样的郎世宁字画能拍出天价?藏友别再被坑了,郎世宁字画也有不值钱的

    郎世宁画派对当时中国的人物画.年画.瓷画.建筑.园林艺术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西合璧的画风,成为一种双向交流的新时代特征. 郎世宁擅长画人物肖像.鸟兽.山水及历史事件,尤精画马.以欧洲技法为主,注重物 ...

  • 浅谈郎世宁字画鉴定

    中国画应该如何来审美,对于这一个普遍的话题,其实大家早就有了答案.毕竟看齐白石,看黄宾虹和傅抱石的画就能明白其中的韵味.但对于中国画的审美,在清晚期并不是所有人都一致的认为齐白石的大写意就是好画.而且 ...

  • 意大利画师偷偷画了一幅乾隆画像,现容貌公开,和想象的不一样

    小猪猪晗晗关注2020-11-30 11:27大图模式照相现在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之中经常使用的,相片可以给人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照片的存在,许多去世了的人我们也能够看到,包括数百年前的慈禧太后.不 ...

  • 罕见郎世宁字画

    乾隆皇帝对郎世宁的器重更是广为人知,而郎世宁也因乾隆皇帝的高度评价「写真无过其右者」,而成为乾隆皇帝各种画像中专门为其描绘脸部的画师. 对于郎世宁本人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恰恰相反,他认为 ...

  • 瑰丽无比的郎世宁字画,参观者因它的美丽而晕眩

    郎世宁是大清帝国的三朝皇帝的御用画师,这在外人看来,可谓荣耀万分,可又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呢?在这个不开化的囯度,郎世宁终其一生,也只是皇帝身边的奴才,他除了按照旨意绘画外,无所作为-- 雍正二 ...

  • 品味历史悠长的天珠文化

    天珠不仅在藏族有着至高无上的名声,就是在文玩圈中的名声也是非常响亮的.动辄上千万过亿的天珠,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很多去西藏旅游的朋友也会买到价格几百块钱的天珠,什么时候天珠这么廉价了,成地摊货了.其 ...

  • 品味历史悠长的康熙青花文化

    翠毛蓝使用的是国产云南的珠明料.在整个国产青料里,珠明料属于上品,然而想要烧制出翠毛蓝,即便是珠明料也需要精心筛选,还要用先进的煅烧法加工,如此才有可能烧出翠毛色,也就是翠毛蓝.根据景德镇老艺人的描述 ...

  • 品味历史悠长的唐代金银器文化

    唐代金银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并由此形成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一方面反映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外来文化影响的真实活力在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人们 ...

  • 品味历史悠长的汉代古玉文化

    汉代皇 室的丧葬仪式大规模使用葬玉,优质的玉衣.陪葬玉器价值连城,直到西晋时期,西晋政 府竟然公然盗前朝皇 室之墓以充实国库. 西汉时代,铁器的种类变多了,同时质量也大大提高了,东汉时期,铁器经过了长 ...

  • 品味历史悠长的成化青花瓷文化

    成化瓷器青料常运用有两种--一种青料就是大家熟悉的平等青.另一种就是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据有关专家说成化以后没有再出现过.成化还是一个分水岭;好像麻仓土以后也绝迹了. 明成化时期青花瓷的风格急变,青花的 ...

  • 品味历史悠长的舍利子文化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 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 ...

  • 品味历史悠长的鸡血石文化

    作为我国印石三宝之一的鸡血石,因为其资源的匮乏,市场造假现象也层出不穷.鉴别鸡血石真假也成为了收藏之前的一件大事.鉴别鸡血石的也分为好几类.例如:拼接鸡血石的鉴别.贴皮鸡血石的鉴别.树脂合成鸡血石的鉴 ...

  • 品味郎世宁字画之美

    郎世宁的作画题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须画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画阴影,人们以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他与大家一起,在一所坐落于庭院与御花园之间的画室内作画,直到下午五时为止. ...

  • 在路上品味历史文化

    许多中国人梦想走遍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大地.看遍祖国大好河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路上".在青藏线上.在川藏线上.在331和219国道上--经常可见背包客和骑行者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