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又老又丑」之前,他可是国剧第一男神

要说今年最令人惊喜的荧屏表演。
除了《觉醒年代》中的「神仙打架」。
另一个就属他——
《叛逆者》中王志文饰演的顾慎言
他是共产党潜伏在特务科的卧底,代号「邮差」
每天都在刀尖上舔血,双面人生,如履薄冰。
「老戏骨」王志文凭借「变脸式」演技,撑起了这个复杂的角色。
也俘获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成为他们口中「永远的神」。
有人说,就连王志文的眼袋都在飙戏。
可是在一片褒奖中,也有个别评论格外扎眼。
有人说王志文又老又丑,看着很出戏。
What!?认真的吗?
若是说王志文老了,鱼叔不反对。
毕竟他已经55岁了。
但若是说王志文「丑」,那鱼叔第一个不同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志文可是万千女性的梦中情人。
演了一系列痞帅型角色,火得一塌糊涂。
用今天的话来说,王志文是个「氛围感」帅哥。
他帅在骨相而非皮相,面部线条硬朗,极具辨识度。
浑身散发着神秘莫测、桀骜不驯的气质。
而且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相较于外表,他的性格更迷人。
简直可以用「性感」来形容。
既然很多年轻观众对他还不了解。
今天,鱼叔就来说说这位曾经的「顶流」——
王志文
「狂」
和他所饰演的顾慎言不同。
王志文在生活中做不到「慎言」。
因为他很「狂」。
直来直去,口无遮拦。
最狂的一次,自然是炮轰电影《芬妮的微笑》。
《芬妮的微笑》
王志文接拍这部电影,完全是被瓦格纳夫人的原型故事所吸引——
她与奥地利的中国留学青年相识相爱。
此后远渡重洋,在中国生活了60年,直到生命尽头。
可是拍摄过程中,王志文意识到不对劲。
他认为电影对于人物的信仰存在曲解
多次表达了对剧本的不满,但都无疾而终。
电影上映时,他直接拒绝出席首映式。
王志文后来强调:
「有些电影是非常严肃的,不能当作一个游戏来拍。」
凭借这部电影,王志文获得了2002年莫斯科电影节的影帝
但是谈到这个奖项,他言语间充满鄙夷:
「我也纳闷了,这个电影还能得奖,真是邪了门,评委们都眼瞎了。」
后来,为避免「祸从口出」,王志文索性不再接受媒体采访:
「我尽量少说话,但是要说就得说真话。尤其是在新闻发布会,第一是会被利用,第二是会被曲解,第三是会被无限扩张。」
这一事件,既能看出王志文的狂。
也看出了他对待作品和表演的执拗。
其实,王志文并不是打小就这么狂。
甚至在成名之前,他一度极其自卑
1966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
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
王志文13岁时,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
那段最难熬的时光,王志文每天睡觉前都会去摸一下母亲的眼睛。
如果眼睛是干的,说明母亲没有哭,他也能睡得踏实。
父亲的离开,让儿时的王志文少了很多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这也是他想成为演员的一个原因:
因为演员天然就是一个表达的职业
用身体,用语言,去表达观点和态度。
18岁,王志文如愿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在同班同学中,他的条件并不算好。
年纪最小,身形瘦弱,说什么都没人当回事。
于是他就苦练台词,弥补先天不足。
大四的时候,王志文被第五代导演张军钊邀请,去演男一号。
可还没高兴多久,就被换掉了。
而且被导演告知:「你不适合当演员。」
对于即将毕业的王志文来说,这是一个巨大打击。
1988年,王志文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他没有选择去拍戏,而是选择从教,在中央戏剧学院教台词课。
这也成了王志文日后的一大「杀器」。
台词功底,王志文可以说是国内男演员中最强的。
王劲松曾这样评价他:
「他演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不用看。」
之后王志文陆续饰演了青年艾芜、吴敬梓、柳亚子等历史人物。
由于都是清瘦文人的形象,太过温和,王志文也跟着不温不火。
王志文演艺生涯的分水岭,是1994年的电视剧《过把瘾》
他在剧中饰演方言一角。
不仅是个情场浪子,还是个都市愤青。
这样一个「斯文败类」,被王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也凭借这个角色,他成为了「飞天奖」视帝
从《过把瘾》之后,王志文才有了狂的底气。
来年娄烨导演的《周末情人》里,王志文饰演了一位摇滚歌手。
那大概就是王志文当时的一个真实写照
低音炮声线,卷发蘑菇头,超大号T恤,再配一副墨镜。
完美代言了九十年代的潮流先锋。
试问谁看了不心动?
不过。
虽然在外人看起来,王志文很狂。
但他自己并不这么理解。
外人眼里的「狂」,在王志文看来就两个字:
简单
戏大过天。
他只想做好与演戏这一件事,其他的无暇经营。
他从不指望让「每个人都说王志文是个好人」。
那样就活得太累了。
「真」
王志文的前女友之一,江珊
和王志文合作了好几部作品,演的都是夫妻,对他再熟悉不过。
她曾这样评价王志文:
「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有时候过于看重自己的这份真诚,反而会因此得罪一些人。」
真诚,是王志文性格里最有魅力的一点。
不管是生活,还是演戏,他说:
我希望我真诚一点。」
可想而知,王志文最大的真诚,全都给了他所扮演的角色。
王志文很挑剔。
挑戏,挑剧本,可一旦认准了,就会全身心投。
最具代表性的,是电影《荆轲刺秦王》的一场戏。
王志文饰演嫪毐。
在和前辈李雪健的对戏中,丝毫不败下风。
还被外媒评为具有「莎士比亚风格」的中国演员。
随后有一场独身过独木桥的戏,离地约莫十余米。
那天正巧下过大雪,桥面湿滑。
开拍前导演陈凯歌和王志文反复确认,行不行?
王志文说,没问题。
开拍后,他在那支独木桥上站了整整一天。
王志文拒绝了任何的保护设施。
因为他认为一旦上了保护设施,必定会穿帮。
而且他当时身穿长袍,还有一个脱衣的动作。
如果中途稍有不慎绊到,后果不堪设想。
更揪心的是,往前走的时候,王志文的眼睛始终正视前方,没有去看脚下。
没有折中,全力以赴。
这一幕,几乎就是王志文整个演绎生涯的缩影:
「我一定不会迂回,我直面这件事。」
当然。
王志文真正让我们记住的,不只有敬业精神。
更有一段又一段封神的名场面。
比如鱼叔心目中国产剧台词表演的天花板——
电视剧《黑冰》最后,郭小鹏11分钟的独白。
整整11分钟,不仅要把台词一字不差全部念完。
还要体现情感的起伏,配合一些手部动作和微表情。
点烟,抿嘴,微笑,挑眉,摊手,眼睛斜视上方,包括一些战术性结巴。
「我要不择手段的疯狂的去追求钱和权。」
说这句话的时候,夹着烟的手微微颤抖,语调也突然高昂起来。
「你更控制不了你的心跳,你的血压。」
一边说,一边用手前后推了推,模拟心跳的感觉。
有人将这段表演对标《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和《小丑》中的亚瑟。
还有人把郭小鹏这个角色称作「中国版绝命毒师」。
虽说有捧杀之嫌,但确实有相通之处——
「良善被逼为邪恶,往往是最邪恶的。」
郭小鹏的双面性格,其实也是王志文的想法——
既有毒枭恶毒的一面,也有常人柔情的一面。
王志文说:
「我不希望发展到21世纪的文艺作品,对人的判断还是那么简单。」
他参与到了剧本的创作中,希望把郭小鹏塑造成一个「观众会为之扼腕」的人。
除了郭小鹏,王志文塑造过的经典角色,还有电视剧《天道》中的丁元英
他是一个半魔半神的人。
有如先知,一切尽在掌握。
这样的人设,让王志文的台词功底得到了充分发挥。
他侃侃而谈苏联解体,洞悉国际局势;
他与大师五台山论道,领悟众生的得救之道。
还有电影《风声》中的特务处处长王田香
王志文在片中「单挑华谊群星」,并且完胜。
拦截到密保时的喜悦加坏笑,一个狡黠的反派瞬间就立起来了。
盘问周迅饰演的顾晓梦,从沉稳到暴跳如雷,内心的斗争和矛盾一览无遗。
郭小鹏,丁元英,王田香。
这三个角色,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亦正亦邪
驾驭这种气质的角色,王志文太拿手了。
在观众看来,他的演技已然封神。
可王志文本人,却对「演技」嗤之以鼻。
这是他最讨厌的词之一。
因为在他看来,表演不是技巧,而是感受
「可能我认为的演戏,跟大家所认为的是不一样的。没有技巧,都是感受。」
「隐」
自出道以来,王志文和娱乐圈一直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哪怕是九十年代最当红的时期,人们也很难在片场之外的地方看到他。
同样的,就算是现在《叛逆者》火了。
依旧不见王志文的踪迹。
因为他既没有微博,也不再接受采访。
就好像这部剧拍完了,他也跟着打卡下班,全身而退。
他说过:「我是习惯工作一结束就离开,你在很多热闹的,似是而非的场合是不太能见到我的。」
因此。
王志文给人的感觉就像个「隐士」
他说:「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热闹,现在更喜欢独处。」
工作之余,他会打打高尔夫。
或者是在家里溜达来溜达去,「我也觉得很好玩。」
关于独处,王志文说过:「你是你最大的敌人,你也是你最大的朋友。」
如今,娱乐圈很少能再见到王志文的身影。
但圈内始终流传着他的传说。
出道三十多年,王志文只做一件事情:
一个演员。
他是「戏疯子」没错,但他也很清楚生活远比演戏重要。
在生活与演戏二者间来回周旋,已经让他疲于应付了。
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留给媒体和综艺节目,更别说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
就连广告,他也从来没拍过。
王志文说过:
「我跟钱没仇,但这钱我挣得不舒坦。我觉得是在买卖,卖的是我这张老脸,挺没劲的。」
鱼叔有时候也觉得,这大概就是老一辈艺人的修养
诸如李保田、李雪健等老戏骨,他们同样不拍任何广告。
他们将演员当作一份工作,怀有敬畏之心。
兢兢业业完成,然后远离聚光灯下的纷争,享受生活。
我们总说娱乐圈是个大染缸,王志文却是「万卉千花,一叶不沾身」。
这其中的大道理,王志文自己早就总结过了:
「做什么都不容易,什么都不做也都不容易,就看你需要什么。然后,你就会很快乐。」
王志文,真正担得起「人间清醒」这四个字。
纵观娱乐圈,能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屈指可数。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演员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