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美容之养颜驻颜除皱祛斑针方

一、养颜驻颜

人体的衰老是由自然的因素和非自然的因素两方面造成的,自然因素即自然衰老,一般从40岁开始,就从面容上能表现出来衰老,但衰老的早晚及程度因人而异。非自然因素包括有以下几种,如心情不畅、过度紧张、营养失调或缺乏,及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可以引起衰老的过早或加速。

中医认为,人体的衰老与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关系,如果人体气血不足,经络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去平衡,人体就会过早出现衰老的征象。皮肤为一身之表,内合于肺,肺主皮毛,司呼吸,皮肤的生理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纳气,肾精充沛,则肺得失养,皮肤润泽;饮食五味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于气血,并通过肺宣通百脉的作用,输布全身,使皮毛得养,保持皮肤的营养来源;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肺主一身之气血,是皮肤生理活动的基础;五官与五脏相通,任何一脏的亏损,都可直接从其相应的官窍上反映出来。因此,脏腑亏损可引起面部皮肤五官的衰老。同时,人体的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如果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情志过激,也可使脏腑功能紊乱,影响到颜面皮肤五官的功能活动,导致衰老之象呈现于面部。如果能配合按摩、锻炼等辅助方法,效果会更好。

(一) 辨证

心气不足型:面色 白,口唇色淡,皮肤干燥,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精神不振

肺气虚弱型:面色淡白,皮肤粗糙,少气不足以息,声音低怯,动则气喘,畏风自汗,鼻窍不灵。

脾失健运型:面色萎黄,面部或眼睑浮肿,口唇色淡,消瘦或虚肿肥胖,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纳少腹胀,大便溏薄。

肝郁气滞型:面色晦暗,色斑满布,粗皱纹渐增,视物昏花,抑郁易怒,口苦胁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黯有瘀斑。

肾精亏损型:面色黯黑,皮肤粗糙,失去光泽,皱纹满布,发脱齿摇,耳鸣耳聋,须发早白,健忘恍惚,动作迟缓,精神呆钝。

(二) 治疗方法:

1. 体针

a.心气不足型: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百会穴、太冲穴、新老十针

b.肺气虚弱型:驷马穴、下三皇、水金穴、水通穴、膻中穴、新老十针、百会穴、鼻翼穴

c.脾失健运型:新老十针,下三皇,太冲穴

d.肝郁气滞型:新老十针,上三黄、木穴、肾关穴、太冲穴、背俞夹脊

e.肾精亏损型: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背俞夹脊、胃段以下及两腿膀胱经

2. 艾灸

治疗:神阙,足三里

配穴:a型心俞 b型肺俞 c型脾俞 d型肝俞 e型肾俞

二、除皱

中医认为皱纹的产生主要与气血亏损有关,若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能生化气血以濡养面部皮肤,而出现皱纹;若饮食摄入不足或五味偏嗜,可致气血生化乏源,面部肌肤失养而出现皱纹;若劳逸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使肌肤缺乏气血濡养或影响肌肤的营养吸收,而使皱纹早现;若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血淤滞,脉络淤阻于上,使面部肌肤失于濡养而出现皱纹;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 情纵欲,使肾精亏损,人体衰老过程提前,当然也会导致皱纹早现。

(一) 辨证

肾精不足型:粗细皱纹密布,面色憔悴,须发早白,弯腰驼背,腰膝酸软,性欲降低,月经稀少。

气血亏损型:以细皱纹为主,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胖有齿痕。

.肝郁气滞型:皱纹早现,面色晦暗无泽,或有色斑,皮肤干燥粗糙,抑郁烦躁,口苦心烦,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舌黯淡、有瘀斑、苔薄白。

(二) 治疗

1. 肾精不足型: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阿是穴、百会穴

2. 气血亏损型:新老十针,驷马穴、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太冲穴、阿是穴、百会穴

3. 肝郁气滞型:新老十针,木穴、上三皇、肾关穴、太冲穴

注:以上三种类型均可加背俞夹脊

(三) 配合按摩手法

开天门,抹双抑,揉太阳,推夹车等

三、黑眼圈

中医认为黑眼圈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湿聚成痰,上犯眼睑;或劳倦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体虚,使肾经亏损,眶周失养,黑气上犯;或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经脉不畅,眶周瘀血而成黑色。黑眼圈是身体整体状况在目周的反应,针灸能够调理内脏功能,改善整体的失调,又能直接作用于局部,改善局部气血的运行,因此是比较理想的保健方法。

(一) 辨证

脾气虚弱型:眼周深褐晦暗,眼睑浮肿,面色萎黄,头身困重,疲乏无力,口黏无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舌淡胖、有齿痕。

肾精亏损型:眼周暗黑,视物昏花,面部皮肤松弛,皱纹较多,齿落发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降低,舌淡、苔白。

气滞血瘀型:眼周青黑,眼睑肿胀,唇甲紫黯,面部皮肤干燥粗糙,急躁易怒,口苦胁痛,痛经或闭经,舌黯有瘀斑、苔薄。

(二) 治疗

1.脾气虚弱型:百会穴、新老十针、下三皇、足三里、太冲穴、解溪穴、伸脉穴

2.肾经亏损型:百会穴、新老十针、中白穴、下白穴、下三皇、太冲穴

3.气滞血淤型:百会穴、新老十针、木穴、驷马穴、上三皇、肾关穴、太冲穴

如痛经或闭经,加妇科穴

(三) 灸法

第一次用神阙穴、足三里穴

第二次按照辨证加减

1型—中脘穴、足三里、脾俞

2型—关元穴、足三里、肾俞或命门穴

3型—肝俞穴、太冲穴

四、眼袋

眼袋是指眼睑皮肤松弛,或眼轮匝肌过于肥厚,以及框膈内脂肪球堆积,致使眼睑下垂,局部隆起如袋状。常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生。少数人是由于先天性的家族因素而存在,与遗传有关。中医认为眼睑为“肉轮”,为眼睛的最外部分,眼睑在脏属脾,因此眼睑松弛,肿胀下垂,多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上犯眼睑;或由于人体衰老,肾气渐亏,各脏器功能下降,眼睑失养。

(一)辨证

脾气虚弱型:眼睑浮肿,眼袋下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

肾气虚衰型:眼睑黯黑,下睑肿胀下垂,皮肤粗糙,皱纹满布,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尿频,或淋漓不尽。

(二)治疗

1. 脾气虚弱型:阿是穴、新老十针、下三皇、足三里、太冲穴

2. 肾气虚弱型:阿是穴、新老十针、下三皇、明黄穴、百会穴

注:以上均可加背俞夹脊

(三)灸法

神阙穴、足三里

1型—脾俞,胃俞 2型—肾俞,命门

五、黄褐斑

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表现为对称性色素沉着,呈蝶翼状,故又名“蝴蝶斑”(妊娠斑、肝斑)。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夏季光照后加重,冬季减轻。情志不遂、暴怒伤肝造成肝郁气滞,气血淤阻于面部生斑;病久体弱、水湿久留、思虑伤脾导致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面部肌肤失养而生斑;房劳过度、惊恐伤肾使肾气亏虚,水邪上泛于面则生斑。可见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而气血淤阻、气血不足、水湿上泛为主要病机。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黄褐斑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病变局部黑素细胞的功能活跃,但真正改变黑素细胞功能的原因尚不清楚。本病多见于夏季及南方,提示日光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使用遮光剂可使病情减轻。另一常见原因是内分泌异常,临床约20%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可发生黄褐斑;妊娠中,体内过多的雌激素及黄体酮可刺激黑素细胞的生成而在面部出现黄褐色斑,亦称妊娠斑,分娩后该色素斑可逐渐消失。另外,慢性肝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肿瘤等患者亦可出现黄褐斑。黄褐斑也有遗传背景。另外女性多见该病也与化装品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一)辨证

气滞血淤型:面部黄褐斑分布广泛,呈紫褐色,或伴有两胁胀满,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或临经腹痛,经行不畅,经血中有黑褐色血块,石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白。

气血不足型:面部色斑呈浅褐色,皮肤萎黄无华,伴有神疲乏力,夜寐不安,心慌气短,腹胀纳呆,经行量少色淡,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

肾虚水泛型:面部色斑呈黑褐色,面色黧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浮肢肿,性欲冷漠,女性月经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

(二)治疗

1. 气滞血淤型:曲池穴、血海穴、下三皇、明黄穴、太冲穴、驷马穴

2. 气血不足型:下三皇、明黄穴、驷马穴、百会穴

3. 肾虚水泛型:下三皇、明黄穴、驷马穴、太冲穴

注:多梦—中白穴、下白穴、心门穴

腹胀纳呆—水金穴、水通穴

月经不调—妇科穴,还巢穴

用于面瘫眼不能闭的穴位

前几天在给一个面瘫病人做针灸时,患者诉口角歪斜症状已明显好转,但仍右眼(面瘫侧)眼不能全闭,我查了一下露白约2MM,和刚来时差不多,想一想自已平时给她针阳白透鱼腰,太阳和攒竹,等眼周穴位已经多次了,想不到效果却不明显。
我让患者躺下闭目,露白约2MM,而且眼泪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推拿多了,我的拇指自然就放在了她的右下肢光明穴上,患者突然眼睛能立即闭上,诉眼内感觉很舒服。
我为这一发现欣喜不已,用在其他病人身上,感觉当时也能立见效果。我想光明穴为胆经络穴,内通肝经,肝经环唇内,系目系。且该穴本身能治疗眼疾,故有此奇效。
本想作为自己的独到经验,但想一想医学不交流,无异于闭门造车,不敢藏私,请同道共同验证。

不信其效的,可以先让患者先仰卧,按患侧光明穴1-2分钟,然后叫患者闭目,必有大效。

扁平疣的火针疗法

扁平疣是一种较常见的病霉性赘生物,多见于青年。一般好发于颜面、手背、前臂部。皮疹为米粒或黄豆大小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扁平小丘疹,表面光滑而发亮,一般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皮肤和面部美观。中医又称为“扁瘊”。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皮肤腠理不密,风热毒邪搏结于肌肤或内有肝郁气血凝滞,外兼风热毒邪而发病。

扁平疣火针疗法—

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根据疣体大小,选用粗、中、细火针,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速刺不留针,刺至疣体基底部。若疣体较大,可局部针刺数针,直至疣体脱出。

按语:嘱患者3~4天内不着水;局部干燥结珈脱落后,根据悄况进行第二次治疗。

扁平疣火针疗法二

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对于绿豆大小的疣,局部常规消毒后,用左手持镊子夹住疣体,暴露出根底部,将火铍针在酒精灯上烧至白亮,从疣体底部进行烙割,一针而下;烙割后不平整的皮肤,可用平头火针或火提针烙平,碘附消毒后敷料包扎。

按语:此法用于疣体高于皮肤0.5mm者。

扁平疣火针疗法三

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对针头大小的疣体,常规消毒后,根据疣体大小选用三头火针或平头火针速刺至疣体中心深达基底,一般每个疣体1~3针。

按语: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创面较大时可采用外科无菌处理。

扁平疣火针疗法四

取穴:局部阿是穴。

操作方法:选取最先发的第一个疣即“母疣”,常规消毒后,用粗火针点刺母疣的中央深至根部.再朝母疣的四周方向点刺,待母疣脱落后,其余疣分批分次进行治疗。

按语:此法用于疣体较多的患者。由于母疣具有自体接种的特性,采用丝线结扎母疣可使疣体缺血、坏死、脱落,以断其生发之源。在数疣并存时,除去母疣后,其他疣体常可自行消退或变小。若母疣已除一周后,其他疣体无明显变化,可对其他符合结扎条件者结扎除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