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麦粒肿
麦粒肿,是热邪上扰了
麦粒肿,在老百姓口中,常常叫做“针眼”,就是上下眼睑附近生出那种小疖子,形如麦粒,红肿痒痛,容易溃脓的一种眼病。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家长说,针眼是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的。学中医了才知道,家长也说了个大谎言。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针眼侯》讲到:“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博于津液所成”。
麦粒肿一般情况下,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是由热邪发于眼部引起的。
在《中医眼科学》中就清晰地把原因归纳为三种:
感受了风热之邪;
风胜则痒,热胜则肿,会表现为眼睑微痒不适,周围皮肤微红,微肿,有压痛;
或血为热壅,气因血滞可以见麦粒状硬节隆起,疼痛明显,全身可无症状,或出现头微痛。
过食辛辣,或脾胃积滞,郁而化热,热毒上攻上下眼皮;
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于眼睑,可见眼睑局部红赤肿痛;火毒蕴结,蓄腐成脓,则有黄白色脓点;脾胃蕴热,里实积滞,伴随口渴便秘等症。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是脾胃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常反复发作。
有的人会反复出现针眼,这是由于脾胃虚弱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余邪未清除干净,屡次发于眼睑部。
与前面两种情况比较,这种情况红肿不甚,但时间久,难以消除,常伴随纳呆、便秘等脾胃积滞化热的症状。
简单讲,导致麦粒肿的原因,要么就是感受了风热之邪,要么就是内伤脾胃、里实积热。如果说干眼症是虚证,那么麦粒肿就是实证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麦粒肿无疑则要疏风热,清脾胃。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方子:蒲公英汤。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就记载:“(蒲公英汤)治眼疾肿疼,或胬(nǔ)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做法:鲜蒲公英120克,根茎叶花皆用,无新鲜者可用干品30克代替。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眼部。
〔 蒲公英 〕
蒲公英性味甘、寒,入肝、胃两经,具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通乳散肿的功效。
而肝开窍于目,用入肝经的蒲公英来泻眼睛的风热之邪,也算是相当对证了。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目赤肿痛,也可以用哦~
另外,《本草新编》讲到:'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因此,蒲公英不仅能泻风热之邪,还能泻胃火,同时兼顾补脾和胃,对食滞化热、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诸证皆可应用。配合养脾胃之品,又可奏消积食、泻胃火、健脾胃之效。
脾胃积热者,则宜用蒲公英60g,陈皮15g一同煎煮。陈皮性温,可减轻蒲公英之寒性,又可帮助健脾消食,泻火之余,不损脾土。
体质虚寒者,若没有医生指导,这里还是建议熏蒸就好了。用其熬汁热敷,也可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
如果针眼反复发作,除了在针眼发作期间服用汤方治疗,未发作期间,还应注意扶正祛邪,调理脾胃功能。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