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与临床
临床观察到,痰浊兼血瘀是许多大病重病的基本病机。痰浊与血瘀从哪里来的呢?从虚处来。张伯礼院士认为,“痰瘀不自生,生必有故殒”。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正虚,所以痰浊和瘀血自内而生。
一、正虚是许多大病重病的根本病机
中医治病重在治本,就气邪而论,以正为本,以邪为标。病状多变,多因于邪实,而邪实源于正虚。可以说,正气虚弱是许多大病重病贯穿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病机。
任何大病重病皆非瞬间而至,在病之前期,往往首先出现了正虚。正虚开始时,虽然存在,但因没有明显症状,往往不为人所察觉。但不管如何,正虚为大病重病之肇始成因。在正虚的基础上,或感冒外邪,或七情内郁,或饮食不节,导致五脏失衡,痰浊内生,瘀血停滞,正不胜邪,而疾病发作。
由此说,痰瘀等标实之邪皆由正虚而成,清代明医石寿棠在《医原》中指出:“外感者,实也,虽虚必先实;内伤者,虚也,虽实必先虚。”邪实日久,病情渐重。若再遇庸医,肆意攻伐,又会耗损正气。因虚可致实,因实亦可致虚,正愈虚而邪愈实,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胸痹的正虚邪实病机
以胸痹(冠心病)为例。胸痹的发作,既有邪实,亦有正虚,疾病早期多见邪实之象,越是到后期,正虚越明显。胸痹的正虚,以心虚和肾虚为主。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肾虚为先。肾有肾阴,有肾阳。
一方面,肾阴不足,不能滋养其他脏器之阴液,致使心阴亏虚;阴虚火旺,灼伤津液,则生痰浊,痰浊与热邪搏结,上犯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即成胸痹。
另一方面,肾阳不足,不能鼓舞其他脏器之阳气,导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营血虚少,脉道不充,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胸痹有邪实,邪实从何处来?
一则,劳逸失度,邪从内生。一方面过度劳累,耗气伤阴,致使脉络失养;另一方面,过于安逸,气血运行迟缓,导致脉络阻滞。心络不畅,瘀阻而为患。
二则,饮食失调,或暴饮暴食,或嗜食生冷、油腻、粘滑之物,损伤脾胃,致脾阳虚衰,运化失司,津液停聚,易发痰瘀。
三则,七情内伤,怨恨恼怒烦五毒内滞,煎灼五脏,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司,亦会变生痰瘀。
由此说,胸痹以正虚为先,而后生痰致瘀,最终导致病情复杂,缠绵难愈。
三、大病重病的治疗原则与思路
综上所述,正虚为本,邪实为标,那么,治疗大病重病就要根据辨证,以补虚为主,兼顾祛邪。
具体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治痰当治脾肺。再者,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能调畅气机,祛除血瘀和痰浊,作用甚大。另外,大病重病患者往往以阳衰气虚为其主要病机,故温阳益气绝不可少,而阳虚主要在肾,气虚主要在脾。由此而论,五脏各有虚衰,当根据具体病人病情而论。
大病重病往往病程长久,病久则有气阴两虚的可能。一则,痰瘀的形成一定伴有损气灼津的过程,同时痰瘀互结既成,一定会损耗气阴;二则,化痰消瘀的治疗过程亦容易伤损气阴。
可以说,不少大病重病到了晚期,往往虚损之极,阴阳俱损,五脏皆虚,然而“至虚有盛候”,正愈虚,邪愈炽,预示着真元将竭。
大病重病往往单一病机少见,复杂病机多见,治疗非常困难。我主张以五脏阴阳气血的虚衰为正虚之本,以痰瘀互结作为邪实之标。以此作为病机的框架,对每一种大病重病进行重新解析。这样做优势很大,一方面,有助于从病机层面理解病证关系,并把握其演变规律,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预见性;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抓住复杂病证的基本病机和诊治的基本矛盾,掌握治疗的原则性、方向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