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河流的基本特征
1.河流的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流向——“水往低处流”
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如:塔里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河流由周围流向盆地中央。
(2)流程长短——“源远(才能)流长”
受降水量,地域范围,地形地势的影响
流域范围越广,容易发育成大河;高原、山地多,地势起伏大,有利于大江大河的发育。
如:台湾无大河的原因——面积狭小
如:澳大利亚无大河的原因——气候干燥,高原、山地少,地势起伏小等
(3)河道状况
上游:多流经山区,流差大,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
下游:多流经平原,流速慢,河道宽广,利于灌溉和航运
(4)河网密度——与降水和干湿状况、地形地势有关
如: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丰富地区,径流发育,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如西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5)河流性质
山地型河流:河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如日本的河流)
平原型河流: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亚马逊河)
2.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1)水量和水位——受气候影响
如:季风区的水量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变化越大。
如:欧洲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2)水源补给类型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3)汛期和凌汛
①汛期:外流河直接由降水决定;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影响
②凌汛:河流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中高纬,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如: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都有凌汛现象的发生
(4)结冰期——冬季气温0℃以下,才有可能出现结冰期,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
(5)含沙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有关
如:地形崎岖(流速快,冲刷强),植被条件差,降水强度大且多暴雨,表层土质稀疏的地区,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3.河流的开发利用
(1)航运价值——自然条件(气候、地形),人文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
如:欧洲西部——世界内河航运最发达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水量多且变化小),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沿岸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运输量大)
如:我国长江、黄河上游——不利于通航(流经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季节性通航(降水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
如:南美亚马逊河——航运价值不大(水量大,水位深且平稳,但流域内经济落后,人烟稀少)
(2)水能开发——地形和气候
首先,降水量要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大
其次,地势起伏要大,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
此外,水能丰富的地区,不一定都适合建大型的水电站。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蕴藏量极大,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建设水电站投资巨大,工期漫长,对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山不具备开发条件,故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淹没农田、居名点以及文物古迹,搬迁费用巨大,还可能改变库区的生态环境等。
(3)其他效益
包括供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
同时河流的泥沙沉积还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4.河流的综合治理
(1)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汛期延长,支流多、流域范围广,湖泊面积小、河道弯曲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不合理活动
(2)洪涝灾害的治理
上中游地区:修水库,加强植被的保护,平整土地,或打坝淤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小河流的含沙量
下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湖、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加固大堤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