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骗子的诡辩?堂主读《心智探奇》04
你好,我是鱼堂主。
今天继续读《心智探奇》人的大脑很奇怪,我们能相信没有看到的事物,又可以不信看到的事物。
就好像我们在公司工作,没有人会天天主动证明明天他会来上班,但是我们都相信他会继续来上班。
这个就是相信看不到的事物。
某企业家侵犯幼女事件,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变态犯罪,但是只判刑5年,而且还要上诉说自己无罪,因为自己只嫖娼16周岁以上的人。
另外一个案子也很奇怪,有个大学生抓了一窝鸟被判刑10年,我们不做法律判断,只是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两个事很怪异。
还有一件事,广西一对夫妻生了9个孩子,一个月补贴4000元,广州一对夫妻生了3个孩子,违反生育法,罚款32万。
这些都是事实,但是结果却反差这么大。
所以我们说这个是模糊世界,等那个律师的遇到这样的事,希望他还能继续为罪犯推脱。
我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这样想,将心比心传统的公序良俗都打破了,我们还能信什么?
01
阿基里斯悖论:人永远无法追上乌龟吗?
今天开篇读到了经典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是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的一个思想实验。
讲的是让乌龟在阿基斯前1000米处,和阿基里一起赛跑,而阿基里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比赛开始,当阿基里跑了1000米需要花t小时,那么此时乌龟便领先100米;当阿基里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乌龟又往前爬了10米,就这样循环往复,每次阿基里要追上乌龟,乌龟就会在往前爬一点,所以阿基里永远追不上乌龟。
这个就是阿基里斯悖论。
芝诺的悖论中,只要乌龟稍微先行一步,阿基里就永远也赶不上它。
它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你如果认可阿基里跑1000米,乌龟就会爬100米,这个基本逻辑事实;你们你也接受阿基里跑100米,乌龟就会爬10米,第二个基本逻辑。
顺着逻辑继续想,当阿基里再跑10米的时候,乌龟又爬了1米。这里面重要的逻辑假设就是,每当阿基里跑完之前乌龟爬过的路段,乌龟都会爬出新的路段。
哪怕是开始领先100米,变成10米,再到1米,再到0.1米,这样无限的0.001、0..00001这样的距离,你都要相信下去。
它的逻辑基本上就这样,我们不过度纠错,因为他假定的是过去会在未来重复出现。
理解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骗子就是用这个逻辑来骗钱。
02
如何看透骗子的诡辩?
这个跟骗子有什么关系,因为骗子就是喜欢用个例推导全部。
他们喜欢说隔壁赵大爷吃了我们的药身体就好了,人家谁谁用了什么东西身体才这么好。
他这个逻辑就是让你接受,如果别人好了,那么你也会好,如果别人有用,那么你也应该有用。
只要你不接受这个前提清单“如果-那么”的规则,你就不会再上当受骗下去。因为前面无论堆砌多少案例,都跟他想让你接受的东西没有关系。
他们用的方法,就是那逻辑=必须劝说或者强迫你接受他的论点。
这个诡辩很容易打破,就是没有一个推导会一直遵照固定的逻辑流传下去。
你在朋友圈经常看到有人鼓吹他的产品,用一堆排比来证明他是正确的。
20年前你错过了淘宝,你完了。
10年前你错过了微信,你完了。
5年前你错过了抖音,你完了。
现在XX产品再错过,你就真完了,快来加入吧!
基本上是这个套路,但是我们理解这个逻辑就会明白,以前怎样不代表你的也会继续如此。
过去的经验不等于未来经验,他只是在用诡辩排列证据,显得最后一项特别有说服力,其实就是诡辩。
有人说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人生在世,以命博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03
人为什么能拥有智慧?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难真正说清楚,这里给的是一种描述性解释。
因为我们有不同的能力,组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心智网络系统,有的是帮我们解决问题, 有些是避免系统崩溃。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真正靠谱的方法都是差不多,本质也是因为成本和适中的理解。
人也是如此,在看待某个事物的时候,并不一定有十足把握,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推导出结果,就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联,说白了我们其实是根据信息权重到某个阶段才下决定。
这个就是我们大脑的逻辑功能。
下面就分享5个神经网络特征:
第一,重构寻找记忆。
本身真实世界的物品,比如,房屋,街道,地区,它的地址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内容是指你的记忆内存。
举例说更清楚,我们约好明天在一个城市的什么地方见面,然后我把地址发给你。
这个时候地址和你的记忆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开启你记忆的一把钥匙,你根据地址去搜索记忆中是否知道这个地方。
有了地址指引就会激活你相关的记忆区域,比如,广州,激活的就是广东位置的记忆区域,就不会在想跟北京有关的记忆。
他们就是地址、记忆、信号关联到一起的过程。
第二,优雅地降解
用来处理嘈杂的信号处理或硬件失灵。
有时候我们获得的信息是模糊的,因为信号太嘈杂无法进行处理,这个时候大脑会自动填充一个你理解的内容。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综艺里面经常玩的有,传声筒游戏。
一个人说话,另一个人听着音乐,说的内容被音乐影响,本身听的人是没有听清楚,这个时候大脑会自动出现机制补充出来,但是又补充错误。
结果就出现了令人搞笑的反差,比如,你给我买东西,可能会听成:你给我去死。
这些错漏都是大脑处理嘈杂信息造成的,一个不好的信息会让一个正常人疯掉,但是本身疯掉的人就不会受影响。
这些都是一种保护机制。
第三,简约计算
被称为限制性满意。
书本的解释实在是不容易被理解,我就用大白话讲一遍。
有时候因为某种限制,无法充分的表达,但是我们也能根据简单计算推测出全意。
比如,有小朋友睡觉,让你不要吵到他们,一般就嘘一声,指指小孩对面就明白意思。
这个是我们根据语言和环境做出的评估信息能力。
第四,归纳概括
根据某个信息类型,区分信息内容是什么。
给朋友形容什么是公鸡,你会怎么说?
早晨会叫,头顶冠是红色的,不会下蛋,这些信息归纳概括出,你说的就是公鸡。
第五,从例子中学习
这个是我们的大杀器,为什么能出现教育,就是人类可以通过案例学习知识。
根据联系不同的知识,让我们拥有学习的能力,从案例中获得启发。
以上就是5个基本神经网络的构成机制,从而让我们获得心智计算能力。
04
意识的3种含义
人可能是唯一具有混淆意识的生物,因为我们会概况能力,看什么都是定型某类,就不会在划分精力去区分了。
比如,一群鸭子,一群猴子,知道这个信息就不用在继续深入。
我们容易受骗,就是因为把骗子的话当成另一个真实世界的例子。
这里就牵扯出一个问题, 就是目前来看只有人类是拥有意识的,其他动物包括人类婴儿都没有意识。
他没有意识,就不能感受到你在说什么,所以他也理解不了你,所以婴儿才那么难带。
关于意识的3种含义:
第一,自我认识。
智能的生命会有很多关于人和物体的信息,有一些信息是关于智能生命本身的。
这个也是让人成为人的起源,就是我们知道自己这个概念。
照镜子和我照镜子,抬起胳膊和我抬起胳膊,这个区别就是自我认识的区别。
我们照镜子马上就意识到,镜子里就是自己,机器人却不可以,因为他没有“我”这个概念。
第二,信息获取。
我饿了,看看外卖都有什么菜可以吃。
我明天去爬山,看看坐那个车可以到。
有意图,有目标,能分析遇到的信息,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产生交互的能力。
第三,感知力。
主观体验,原始本能感受,第一人称的现在式。
我们通过心智中的语言功能,感受到了语言和信息的差异。
我感觉你不开心,我看到你就想笑,这些都感知能力的一种。
最后在分享4个信息获取的特征。
1,获得信息第一个成本是:空间。就是容纳信息的硬件。
2,获得信息第二个成本是:时间。我们不可能等10年的公交去上班。
3,获得资源第三个成本是:资源。处理接受的信息需要精力能量。
心智很复杂,它就像一个社会系统。
今日推荐:
《我的全部》《威利在哪里?》《爱丽丝镜中奇遇》《布卢姆县》《拿了钱就跑》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