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生活总是一团糟?
知道有很多事要做,却又感觉无从下手。
无论是生活、工作、家庭,睁开眼都感觉有很多事要处理,每天脑海里浮现出无数个想法,真要行动的时候却有感觉无从下手。
千头万绪,模糊一片,为什么感觉生活总是一团糟?
解决不完的问题,面对不完的烦恼,想做的事有很多,感觉永远都做不完。
看到别人身材那么好,自己也跟着制定健身计划,坚持没几天就放弃了。
看到别人懂那么多,自己也买了很多课,囤了很多书,下决心好好学习,结果书也没看完,课没打开过。
平时觉得忙,没得空,也没时间,准备休息的时候好好努力一下,结果莫名其妙的又荒废过去。
放心,今天我们不讲拖延,也不讲行动,而是想重新审视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问题。
有些事不能简单用一个懒,或者行动力不足就能解释,起码这样解释太粗糙了。
太多事想去做,有太多愿望想要实现,一旦真的要开始去做,还是难下抉择。
举个例子:桌子上一道菜随便吃,有两道菜可以能吃完,在菜不多的时候凭笨力气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有100道菜,摆在桌子上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个就很难了靠拼命吃来解决,100道菜不知道该吃哪个好?
这个情况跟生活中遇到的情况一样,不是不愿意去做事,也不是没有动力去做事,而是感觉自己一直在疲于应付。
每天遇到很多事,还没来得及急准备就要硬上,不断被动的去抵挡。
好不容易把一件事做完,以为能停下来喘一口气,结果又被解决不完的事淹没。
一次有一个球打过来很好面对,一下有100个球打过来,先接哪个好?
这个时候说明你的生活过载了。
过去信息闭塞,我很晚才开始看漫画书,小时候实在没东西看,还看了几本毛选。过去对信息饥渴的程度,和现在随手触及的信息完全两个极端。
以前感觉很稳定好几年都不会有变化,现在每天都接受无数个变化,海量的信息,并不代表是有价值的信息。
个人能处理的问题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处理好信息,想做的事,要做的事那么多,很容易产生过载。
很多时候还没来得及处理,马上又有很多新的事涌现处理,这个时候只能疲于应付,被动的去收集、收藏、保存,逐渐替代了思考、实践、应用。
这个后果很明显,让人感到心力交瘁,疲于奔命,很难让大家做出清晰的判断,要照看的信息越来越多,就更加难以保持专注。
生活中过载的现象:
1,要做的事太多,超过了能力负荷的范围。
2,获取的信息太多消化不完,就开始不消化,只专注于搜集,收藏。
3,超负荷运转自己,本来只能做3件事,结果应抗着做5件。
4,超过承受临界值,人开始崩溃,最后放弃。
因为很多不得不的原因,每个人都在超负荷运转自己,一条路明明只能同时容纳100辆车,结果因为想要的太多,因为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太多,最后路上开了1000辆车。
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做那么多事,说明这个人已经过载了。
如果你站在这个尺度看问题,发现不都是因为方法、动力等原因,就是没有估算好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
跳出眼前本身,站在全局看问题。
形成过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急,本来10年做完的事,一年就想完成。
想快速正常,但要考虑自己能承受的极限。
昨天我们写诚实,我知道这个话题看的人不多,但它对我的影响很大,决定诚实的对自己的时候,就放下了很多虚幻的念想,能够比较客观的观察自己,观察欲望,观察边界。
第二,无谓的欲望驱使,追求未知的可能。
用大白话讲,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需要是它真的有用,想要是它可能有用。
.过多的的想要,也会把一个人压垮,上帝对人最大的惩罚是,欲望是无穷的而能力是有限的。
第三,无法分辨眼前的需要和未来的需要
因为对未来未知的不确定性,我们会准备很多可能有用可能需要的东西,慢慢的无法分辨那些是眼前的问题,那些是以后的问题。
第四,对生活失去掌控感
生活之所以变得混乱,就是因为个人正在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第五,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因为别人都说好,因为大家都在学,盲目的跟随,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之所以感觉忙的那些事,是自己被迫主动去做的。
因为现在的人不是,因为自己想要什么才去做一件事,而是因为手上刚好有这个东西才去做。
为了发挥手上的资源优势,而牺牲个人的感受,掩盖了本来的需要。
举个例子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是被动的去做,本来不需要的,因为你有,所以就演变出很多看似需要做的事。
有一盒面包,你是因为喜欢吃才吃,还是因为它马上要过期了,不吃扔掉就浪费了。
买一个鞋子,是因为自己需要而买,还是因为家里有条裤子,刚好可以搭配在一起穿。
看到这些例子,你会发现很多事,不是我们想去做,而是被迫主动去做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你也许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保持以我为主,保持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度的自我认知和随时专注的能力。
1,避免被迫的主动找事
我的理念是什么?生活本身就有很多事,不要自己在被迫主动找事。
什么是主动被迫找事?
本身你每天上班都挺赶时间的,结果每天要在挑衣服这里花40分钟。
虽然花时间选择衣服是主动的,但它也是被动的主动。
为了避免选衣服成为问题,我每年买黑白T恤各20件,如果没有特别需要每天就换着穿。
为了避免选择吃什么耽误时间,我都会设定一个最差可接受的菜,告诉自己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吃,最后就点这个。
这些都是主动避免被迫找事的方法。
2,做每件事都明确目标,以及做事的重要行动,最好有个最差可接受策略。
我要做什么?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我为了完成目标需要做什么?
然后尽可能写出可行的方案。
先尽力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是训练专注的好方法,每次行动都要得到点什么,不然就吃亏了,这个可以避免很多无意义的事。
当你形成习惯以后,想完这些都是瞬间的事,慢慢变成你对于意外问题的基本处理原则。
3,不要临到头了再去思考
每天大概要什么事,怎么做才更有效,根据安排在心里做好预演准备,回家前准备好钥匙这些小行为,都可以帮你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
有人觉得每天想累不累啊,其实这些都瞬间完成,开始训练需要一点时间,真正习惯了都是潜意识思考。
保持对外物的审视和节制,只选择真正用得到的、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4,每天选3个必须做到的事
不是感觉事情做不完,就觉得我很厉害,保持日更600多天,运行社群,还写书,而且居然还在上班。
问我时间管理怎么做的,怎么可能做到这么多事?
我的回答是:“不是我做的事做,恰恰是因为我做的事少”。
因为我只做好这几件事,当然可以做好,如果我每天只做一件事,都做不好这个才是问题。
你想做的事很多,但是每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都完成,这个时候就必须有取舍。
虽然不能都完成,总比什么都没有做的好。
只有保持专注,将一切主导权抓到自己手里,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