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冲泡技巧总结,绿茶、白茶、红茶都适用,帮你泡出一杯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李白笔下的春天,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杜甫描摹的春天,则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而在苏轼眼中,春天是“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古人作诗,有感而发,传递着春间二三月的美好。

三月的桃花,开得正盛。

窗外枝头上,浅浅或粉粉,正值妖娆烂漫,蝶蜂飞舞,乱花迷人眼。

客厅的琴叶榕,近来也不断地抽出了新叶,似乎在报告着春的到来。

流连于鼻尖的,除了恬淡的花香,还有茶叶的清香。

不精致、不复杂,却简单、隽永。

将茶具摆在靠近窗边的位置,一冲再一冲的冲泡,白驹过隙间,已经到了傍晚。

而手边的这泡茶,经过了十几冲的冲泡后,滋味也淡了许多。

与泡茶有关的问题,向来是最受茶友们关心的。

如何才能把茶叶泡得好喝,如何才能让香气滋味达到一个巅峰?

实际上,并不仅仅只和茶叶的品质有关,正确的冲泡,不可忽视。

总结了以下5个冲泡技巧,愿各位茶友都能将自己心爱的好茶,泡出美妙风味。

《2》

技巧一:选择合适的茶具,事半功倍

之前听闻有人说,不同的茶类,要使用不同茶具,才能更好体现茶性。

例如,绿茶用玻璃杯,白茶用盖碗,黑茶用紫砂壶……

但显然,很少人能做到同时拥有多种茶具。

大家往往会选择一个适合冲泡各个茶类的器具,为泡茶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而最终突出重围的,是朴素的白瓷盖碗,六大茶类皆适用。

简单的选择,以免大家再次陷入选择困难症。

白瓷盖碗最大的好处,在于表面光滑细腻,不存在细微的气孔,因此不会吸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用盖碗泡茶,能够感受到茶汤的原汁原味,将其中的特点完全展现出来。

而像紫砂壶那般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则会大量吸收茶汤中的香气和滋味。

让原本淡雅清新的茶香,柔和清甜的汤水,受到严重影响,失去了本味。

此外,常见的白瓷盖碗价格不高,可谓是“平价之王”。

一个优秀的茶具,不在于贵,而在于对。

《3》

技巧二:泡茶之前,先称茶

现如今,很多人的茶桌上,有一样必不可少的物品——克秤。

克秤的作用,在于称茶,能够把茶叶的具体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泡茶之前,按照标准的茶水比例,称出所需要的茶叶重量,再进行冲泡。

这一步骤,实属常见。

但依然有人不理解这样的做法,认为太讲究,太做作。

喝茶,应该是一件随性之事。

克秤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让喝茶变得拘谨、造作。

反而,是想让这杯茶的滋味达到最佳状态。

恰当的茶水比例,能够得出满足大部分人喜好的茶汤滋味,浓淡适宜,不苦不涩。

若是以110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冲泡,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只需投茶5克,而武夷岩茶和黑茶则需要8克。

否则,过量投茶导致汤水过浓,苦涩难忍,而投茶过少,则滋味寡淡。

少了克秤的加持,无论如何,都难以表现出茶叶最完美的一面。

《4》

技巧三:无论哪种茶类,好茶一律沸水泡

有关泡茶的水温,经常会引起众人的热议。

大家看法不同,并且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说,“绿茶太嫩,沸水泡容易烫坏,温水更好喝。”

还有的人说,“红茶发酵程度高,用沸水易出酸味,80℃水温刚好。”

……

不同的茶类,虽然具体说法不同,但大家归根结底都是一句话:不能用沸水泡。

但根据实际来看,这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只有足够高的水温,才能激发出茶叶各个沸点的香气,让高、中、低沸点的香气充分释放。

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全方位地感受到一款好茶的真正韵味。

若水温不足,则茶汤的滋味稍显逊色,滋味物质释放有限,汤水寡淡单薄。

至于说绿茶太嫩,不适合用沸水冲泡,也只是刻板印象。

去年的11月份,我们走访了西湖龙井的主产区梅坞和狮峰,看到当地茶农,以沸水冲泡西湖龙井。

而至于红茶沸水冲泡后发酸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发酵过头所导致。

品质优秀的红茶,根本不惧怕沸水的冲泡。

因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真理来源于实践,而并非纸上谈兵。

《5》

技巧四:注水方式,以环壁注水为佳

环壁注水,指的是以打圈的方式,将水壶中的沸水绕着盖碗的四周注入,由外向内收拢。

在注水的时候,手腕会跟随着变动,而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

与之相反的,是定点注水。

也就是选取一个固定的位置,将沸水直接注入,手腕并没有多余的动作。

显然,环壁注水的灵活性大于定点注水。

让沸水均匀地浇注在干茶上,让茶叶的内质均匀地析出,毫无保留地释放到茶汤中。

不论是绿茶、白茶、岩茶还是红茶,都很适合这样的注水方式。

若只是定点注水,干茶的自身体重较轻,便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造成只有底部与水接触到的小部分茶叶在释放内质,而上面的大部分茶叶尚未参与其中。

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便略显寡淡,少了饱满感和醇厚感。

《6》

技巧五:切忌闷泡,出汤时间要快

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汤,并不简单。

但如果想毁掉好茶,则只需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步骤,闷泡。

延长出汤的时间,让茶叶内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过量释放到茶汤中。

如此一来,就得到了一杯浓茶,苦涩感十足。

或许有人喜欢这种强烈的刺激感,但对于大部分茶友来说,都接受无能。

并且,长期饮用浓茶,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于好茶而言,快出水才是最好的对待方式。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尽量控制在7-8秒左右。

不论是花香岩骨的武夷岩茶,还是鲜爽醇爽的白茶,亦或是花果香浓郁的红茶。

只要品质足够优秀,在快速的出汤时间下,就已经足够滋味物质充分释放。

而那些由于快出水,所导致茶汤没滋没味,通常是内质不足的表现。

《7》

茶文化,反映出了中华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与此同时,泡茶的技艺也随着时代,在不断优化。

而从始至终的目的,也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让茶汤更好喝,让好茶不被辜负。

而错误的冲泡方式,不仅毁茶无数,甚至令正确的方法难以得到传承。

泡茶,是一件循序渐进之事。

没有谁一出生就会,多加练习和总结,才能找到真正适合的方法。

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需要每个爱茶人共同努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