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评分、没热搜,谁还记得她们?

    2021年,南京大屠杀84周年。

    还没过完3月,我们就已经送走了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3月12日,李如富老人去世;

    3月1日,蔡丽华老人去世;

    1月28日,杨翠英老人去世。

    他们等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最终没有等到日本的道歉。

    战败之后,日本官方一直含糊其辞。

    “不否认存在杀害非战斗人员及劫掠行径,但对遇难者的具体人数存在多种意见,难以认定准确的数字。”

    不道歉、不诚恳的态度,美化侵华战争,篡改侵华历史,让爱好和平、渴望中日友好的有识之士倍感失望。

    为了回击“否认大屠杀、篡改历史”的行为。

    NNN电视台耗费4年,搜集各种珍贵史料,制作了两集纪录片——

    《南京事件》

    >>>>侵略者的证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了避免承担战争责任,当时的政府决定在联军入驻前销毁所有的军事记录。

    在陆军参谋本部所在地,连续3天冒出阵阵浓烟。

    大火烧不尽证据,时间遮不住罪孽。

    1996年,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灰、烧焦的册子。

    在这些历史碎片里,只存留了一小部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几乎所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被烧毁了。

    没有官方存留的证据,民间还有一丝希望。

    一位战争研究者献出了30多本侵华日军日记,这成为还原历史真相的关键证据。

    其中,有一本日记,详细纪录了日记主人从日本出发到侵略中国的全过程。

    “10月3日下午6点左右,终于上岸,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正值空隙,我方的高射炮机关枪火花四溅,我意识到这是真正的战争。”

    “11月17日,掠来一个'娘’(指年轻的中国女子),趁我们不注意逃走,当即拔出手枪射杀。”

    “12月13日,南京沦陷,陆军大将松井进南京城。”

    “12月14日,途中俘虏了1800多名溃败散兵,另有其他许多正规军,总共5000名战俘。”

    “12月16日,将部分被俘的中国士兵5000人,押送到扬子江边,机枪射杀,随后用刺刀,刺个痛快。

    统统杀光,一个不留,还借了一把刀割下脑袋。自己当时大概捅了有30个人吧。”

    最后那一串带血的文字,真实记录了日军在南京“鱼雷营”屠杀战俘的真相。

    当时,他们把俘虏称作“客人”。

    “今天晚上有客人要来,要把客人处理掉。”这就意味着,杀掉全部俘虏。

    一声哨响,士兵朝着人群射击。

    一分钟可以发射600枚子弹,整场屠杀持续15-20分钟。

    哒哒哒,哒哒哒,一片扫射声。

    最后,弹药箱都打空了,枪管也变得通红。

    扫射结束,手持刺刀的士兵走向人群,一刀刀刺向尚有呼吸的俘虏。

    掩盖不住地惨叫,回响在长江河畔。

    这里变成了无间地狱。

    备注:码是节目组打上去的

    17日,大屠杀继续。

    燕子矶江滩,日军把俘虏用铁丝网包围成一个圈。

    外侧用河沙垒砌台座,架好机关枪,枪上盖好苫布。

    夜幕降临,他们就开始朝着手无寸铁的俘虏扫射。

    日记里写道,

    “俘虏爬向人群高处,为了避免被击中,形成一丈多高的人柱,爬上去又倒下来。

    然后从一侧开始,一个个用刺刀捅,整个场地撒上石油焚烧,一直到天亮。

    最后,用柳树枝作钩子,把一具具尸体拖到江里丢掉。”

    痛苦地嚎叫,遍地的鲜血,整个沙滩变成了一座尸山。

    长江也变成了殉葬场。

    最初只有几十人的时候,还能随着江水流动。等到几百人几千人的时候,江水都流不动了。

    >>>>反驳篡改历史者

    日本《新闻纸法》规定,战时新闻必须接受审查,不利于军方的报道不许刊载。

    再加上,国际法明文规定,禁止杀害投降的俘虏。

    因此,为了防止泄露日军屠杀的暴行,日本媒体把南京粉饰为安宁祥和的地方,日本官兵也纷纷被禁口。

    渐渐地,真相被掩埋。

    随着淡化侵华史实、美化战争的倾向抬头,日本网络冒出了“否定大屠杀”论调。

    一部分人认为《南京事件》这部纪录片造假,声称“屠杀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对此,制作团队寻找证明和逻辑,一一反驳。

    一种说法,“那不是屠杀俘虏”。

    他们依据是,照片里的俘虏都是身穿便衣的士兵,又被称为“便衣兵”

    因为私藏武器,所以才被射杀了。

    俘虏真的是所谓的“便衣兵”吗?

    其实,侵华日军的日记,明明白白地记录了俘获俘虏的过程。

    “取下他们军装的军徽,解除他们的武装,把武器堆成小山,用火烧毁。”

    因此,这些战俘压根就不是便衣兵,只是一群手无寸铁、任人宰割的俘虏。

    另一种说法,“自卫开火说”。

    他们辩称,开枪是因为自卫。

    原本是要释放俘虏,但因俘虏暴动,不得已才开枪镇压。

    这种“自卫开火”的谣言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节目组追根溯源、刨根问底。

    1962年,侵华第65联队所在地福岛县的一家报纸,刊登过一篇采访。

    一位名为“两角”的联队长声称:

    “我们要释放俘虏的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态,到处发生了大混乱 。不管怎么制止都不管用,感到恐惧的士兵,最终只好开火。”

    这便是,“自卫开火说”最早的来源。

    此外,他还专门留下了一份文字记录。

    写着“16日,释放俘虏,当夜释放”的字样。

    真实情况到底怎样呢?

    节目组结合日记,采访了参与当晚大屠杀的日本士兵。

    “屠杀现场没有任何人来,并没有那样的职业军人。”

    “屠杀现场的最高长官是第65联队的第一大队,田山。”

    这些证言说明,这位“两角”队长,当天根本就不在现场。

    况且,他的那份文字记录,被证实是战后补写的,并非第一手史料。

    此外,一位亲历者还直接反驳了“自卫开火说”。

    “说什么释放俘虏什么的,根本就没有船。不过是那些上面的人厚颜无耻地掩盖真相罢了。”

    一针见血,直接让否定大屠杀的丑态无处遁形。

    >>>>幸存者说

    历史,不容篡改,不容否认。

    国殇,不能忘,也不敢忘。

    2017年,江苏台拍摄了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幸存者说:血色1937》

    全国最后的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面对镜头,亲自口述。

    泣诉屠杀、缅怀亲人、期盼和平,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这是受害者的血书,更是无法泯灭的证据。

    杨翠英。

    12岁的她,抱着小弟弟,恳求日军不要杀他。

    “我把小弟弟给我爸爸抱着。我跪着求日本人,我说,他是小弟弟、小孩。日本兵从我爸爸身上把小孩抢下来,摔到地上,用脚踩死了。”

    后来,爸爸、舅舅、堂爷爷也被日军用刺刀杀害。

    在爸爸被杀后5天之后,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孩。

    因为没有奶水、没有吃的,小孩就饿死了。

    陶承义。

    “那一年,父亲29岁、舅舅31岁、表哥26岁,都被日军押到汉中门外集体枪决了,遗体还被浇汽油焚烧了。”

    幸存的家人哭成一片。

    婆婆因为伤心过度,不久就去世了。

    舅母哭到疯掉,回娘家不久,也去世了…

    谢桂英。

    日本兵进村的时候,为了守住唯一的房子,爸爸不幸被杀害。

    他的脸被狗咬得不成样子。

    外婆求着村里人,好不容易弄到一个棺材,把他的遗体弄进棺材,拖到菜地,用盖子盖上。

    幸存的她没有逃脱魔爪,后被日本兵侵害。

    “洋先生,洋先生,我是小孩,我是小孩...”

    禽兽不如的日本兵硬拖着她,任凭这个女孩求救、乞求。

    艾义英。

    爸爸被鬼子打死,脖子被捅了一个洞。

    她跑到父亲的遗体旁,哭诉。

    “爸爸,你别不理我了,你怎么不理我?你最喜欢我了,怎么现在不理我了呢?”

    80年后,她重新来到父亲去世的地方缅怀。

    “爸爸,1937年12月,你就是在这个地方被日本人杀害的。80周年了,爸爸,可怜,我做梦都想着你,妈妈不在了,弟弟现在也想你哦。”

    1984年,1756人;

    1997年,1200人;

    2006年,400人;

    2015年,133人;

    2017年,104人;

    2021年,69人…

    躲过劫难,却敌不过时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象征着幸存者的灯,也正在一盏盏熄灭。

    可是,日本官方的道歉却迟迟不来...

    “枫桥过,但见雨花楼,渡江口,伤痛泣诉说。

    墙垛破 ,遍地满疮孔,化归尘烟,雨水落。”

    劫波历尽之后,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国殇,不会淡忘这份永久的伤痛。

    三十万冤魂,恨未平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