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蚨园之稷下学宫——战国第一大学,到底云集了哪76名大咖牛人?
天蚨园会议室
嵩山天蚨园位于登封少室山清澈崖下,占地60余亩,黛瓦白墙,茂林修竹,古朴秀丽,环境幽美,宛如世外桃源。非常适合研学旅行、企业培训、旅游接待、团体聚会、禅修辟谷、书画写生、丹道修真、道医养生等活动。历史上颍考叔、管仲、鬼谷子、张良、李渤等均在此隐居耕读,号称天蚨园五友。天蚨园是嵩山的“隆中”,坐标对比史上之春秋孔夫子杏坛、战国鬼谷子道场、隋唐文中子龙门等。蚨子学堂是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概念建立的一个国学讲堂,追慕春秋古风,学习吸收春秋战国“士”的精神,蚨子学堂所教乃大人之学,定位为实学。追求真才实学,修炼雄才大略。不袖手空谈心性,也不沉迷逐物异化。凭盛德立命,以大业安身。
今天讲讲战国第一学府稷下学宫的76大宗师级辩手,是怎样的辉煌所在?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然而,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随后,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稷下学宫也几乎一空。齐襄王时期,齐国重建,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公元前221年,稷下学宫随秦灭齐消亡,历时150余年。
稷下学宫图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园地。稷下先生们在此自由地宣讲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切磋驳难、争辩求知,以觉醒的主体精神、积极的创造意识、敢为人先的理论勇气,促成了稷下学宫学术的空前繁荣,推动了整个中国先秦学术文化的大发展、大集成,形成了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学派。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除了官学黄老道家外、 儒、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时受上大夫称号之稷下士多达七十六人。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荀子更是三次出任校长(祭酒)。
齐威王对稷下学宫很是支持,封了76位学者为“上大夫”,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目前已知的这18位名人都出自稷下学宫:
淳于髡:他是当之无愧的稷下元老,淳于髡在齐威王创办稷下学宫时已经是稷下先生。淳于髡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才能,成为稷下先生中的代表人物,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尽管淳于髡出身卑微,又身材矮小、其貌不伟,却得到了齐国几代君主的尊宠和器重。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曾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经辅佐过魏惠王、陈轸等人。
淳于髡像
孟子:孟轲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孟子曾经多次留驻稷下学宫,虽曾被齐宣王尊为客卿,但终不见用。
孟子像
邹子:邹衍是战国末期齐国临淄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稷下学宫著名学者,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其列入道家部。
邹衍像
田子:田骈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一名陈骈,人称“天口骈”。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田骈是当时的“稷下先生”之一,曾讲学稷下,雄于辩才,同时他还是彭蒙的学生。代表作品有《田子》。
田骈像
彭蒙:战国时期齐国人,黄老道家哲学家。他提出齐物论,强调事物均齐的重要性,这个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就是注意到了环境的平衡,只有做到齐物,才能保证持续性。曾游学稷下,是田骈的老师,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应该是世界上最早主张劳动价值论的学者。
彭蒙像
慎子:慎到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在稷下时,与田骈、接子、环渊等有较多的交往,他们一起被齐王命为大夫,受到尊敬,齐王还特意为他们建起了高楼大厦,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他主张“抱法处世”“无为而治”。
慎到像
申子:申不害是郑国京邑(今荥阳东南京襄城)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
申不害像
接子:大约与慎到同时,为稷下先生,后因齐闵王田地矜功不休而逃跑。著《接子》二篇,属道家人物。接子主张“或使”,认为“万物之动或有某种力量使之然,这个力量即是道”。
接子像
季真:战国时稷下人,乃齐之贤人,与接子约同时期。季真的思想流派属于道家,其主张是“莫为”,与接予的“或使”正好相对。盖其学说以为道本自然,人力莫为干预之事。关于这一学说,《庄子·则阳》中有评论:少知问大公调,季真的'莫为'(宇宙没有推动者)和接子的'或使'(宇宙有主使者),哪一种说法正确。大公调说:说宇宙有主使者和说宇宙没有推动者,都未免陷于物质化,而且终究是有偏差的。说有主使者,就陷于实际;说没有推动者,就陷于虚无。两种说法都足以扩大人们的疑惑。大公调从而认为,'或使'说与'莫为'说
接子像
涓子:环渊,尊称娟子、涓子,楚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学者,曾讲学稷下,是稷下学宫的创始学者之一。环渊为老子弟子,从楚至齐,为输老子道家思想入齐第一人。他整理老聃语录,写成《道德经》上下篇,对保存道家原始思想资料作出了重要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蜎子》十三篇,
环渊像
尹文子:尹文是齐国人,中国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主张无为而治,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是战国时代的宋尹学派的前驱。尹文于齐宣王时居住在稷下,为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并且同学于公孙龙。尹文的学说,当时很受公孙龙的称赞。
尹文子像
田巴:战国时齐国辩士。相传其辩于徂丘,议于稷下,一日服十人。见《鲁连子》。后泛指口才敏捷的人。齐有田巴先生者,行修于内,智明于外,齐君闻其贤,聘而问政焉。田巴对曰:'政在正身,正身之本,在于群臣。大王召臣,臣改制前饰,将造公门,问於臣妾曰:'奚若?'妾爱臣曰:美。将出门,问从者,从者畏臣曰:美。及临淄水而观影,然后自知丑恶也。今齐之臣妾谀王者,非特二人,王如临淄水见己之恶过而能改,斯齐国治矣。'
田巴像
儿说:战国时期宋国人,游学于稷下,为早期名家学者,是著名的稷下先生。因其能言善辩,而'辩'与'说'同义,又作'儿辩''貌辩',因其久居齐国,所以又有'齐貌辩'之称。他提出的'白马非马论',把那些来自天下的学者辩士都驳得哑口无言,因而受到许多人的敬佩。后来他离开齐国,骑着白马出齐国边境关卡,按规定驴、马过关要收税。他对关卡的人说'白马不是马,不能收我的马税。'但无论他怎么理论、辩驳,不交上马税,关卡就不放行,最后,只好同其他过关卡的人一样,给他骑的白马,交了一匹马的税金,才被允许出了国境。所以,韩非子认为儿说是以虚辞取胜于齐稷下辩士,考实按形则一个人也说服不了。骑白马过关还是要缴纳关税的。
儿说像
鲁连子:鲁仲连是战国末期齐国人,助田单复兴齐国,游说辛垣衍义不帝秦,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最后信陵君窃符救赵,解了邯郸之围。他长于阐发奇特宏伟卓异不凡的谋略,不把爱国挂在嘴上,言必行,行必果,将自己的辩才直接应用到帮助田单收复失地,光复齐国的斗争实践中。
鲁仲连像
驺子:驺奭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黄老道家学者,采用邹衍学说入自己之文,人称“雕龙奭”。受到齐王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慎到、田骈齐名,齐王为他们修建豪宅。驺奭著《驺奭》12篇,归属阴阳家。
驺奭像
荀子:荀况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况像
宋子:宋钘是宋国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宋尹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曾游稷下,其继承老子思想,提倡'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提出'情欲寡'﹑'见侮不辱'说,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著书一篇。孟轲与庄周都很尊敬他,称之为“先生”。是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前驱,主张“崇俭”、“非斗”。
宋钘像
王斗:他曾直面批评齐宣王“好马”、“好狗”、“好酒”,独不“好士”,直到宣王认错、改错为止,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王斗像
在稷下学宫,来自诸子百家的76大宗师级辩手和3大神辩手聚集一堂,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有四大辩论:
稷下学宫
1、王霸之辩
关于由乱到治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的问题。
孟子观点:重王道,轻霸道。
荀子观点:王霸兼容,以王道为本。
管仲学派观点:王霸并举,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详述: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称霸争雄,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与变革之中,中国走向统一的大趋势已露端倪。怎样实现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稷下学者展开了大争论。儒家大师孟于明确主张重王道轻霸道。他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所谓的“霸道”,是仗恃国家实力的强大,假借仁义的各义,来称霸诸侯,征服天下。他反对霸道,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所谓“王道”,是依靠道德礼教而实行仁义,经仁义教化征服天下。他主张实行王道,因为这是“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所以,当他的学生公孙立问他“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难道还不值得学习”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认为“以齐国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而公孙丑将他与管仲相比时,他更是愤愤然了。荀子则有所不同,他虽然崇尚王道,但面对当时盛行霸道的现实和对齐文化的吸收,也谈霸道。实际上他是主张在王霸井容的前提下,以王道为本(参见《荀子·王霸》)。管仲学派与孟、荀的王霸论又有所异。管仲学派主张王霸并举,是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要针对具体情况而定,即“霸王者有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他们认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还说:“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管子·霸言》)可见,管仲学派的王霸学说更适合当时的时势,更具有现实性。
稷下学宫
2、义利之辩
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孟子观点:义大于利,“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
荀子观点:先义后利,“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管仲学派观点:义利并重“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详述:义利之辩是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个很普遍的辩题。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的思想,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追求利必然损害义,为了保拿义,要“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 <告子上> )。所以,梁惠王问他“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时,孟子直接了当地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并告诫梁惠玉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梁惠王上》)荀子则冲破儒家义利观的藩篱,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
虽尧、舜不能去人之欲利,……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也。”(《荀子·大略》)人们对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是人的本性,并举例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同也。“(《非相》)'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性恶》)荀子在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的同时,又认为这种追求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能放纵。放纵逐利,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他在《礼论》中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一定的度呢?荀子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制礼义以分之'(《王制》),用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第,用礼义制约人们的物质欲望,教育人们'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导'(《荣辱》),反对''唯利之求'(《王霸》)。这样做了,国家就会平治,反之,则会出现乱世,即所谓:'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见,荀子的义利观较之孟子的义利观少有片面性。管仲学派对义利关系的看法是义利并重。他们认为:'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权修》)。讲礼义教化,不忘记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讲物质利益,也不忘记礼义教化的引导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故《版法》在讲了'必先顺教,万民乡风'之后,紧接着说:'旦暮利之,众乃胜任。'
稷下学宫
3、天人之辩
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
孟子观点:天道最大,天人合一,唯心主义。
荀子观点:天行有常,人是天下最珍贵的,唯物主义。
管仲学派观点:天人相交相用,互相影响,唯物主义。
详述:天与人,或说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范畴。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天人之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人之辩,首先要回答天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天与人的关系如何。
稷下各学派围绕天与人进行了交流与争鸣。孟子认为,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天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孟子看来,人民的降生。事业的成败、帝王的权位、天下的治乱,都是天的指令。实际上,孟子将天看成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精神性的实体。由此,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路线,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孟子大相径庭。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其运行变化具有规律性,这种运行变作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荀子还认为,人是天下最珍贵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荀子基于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认识,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代表着稷下学宫中关于天人关系认识路线的一翼。
管仲学派对天人之辩的回答也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更具有现实性,比如《管子,度地》将能根除水、旱、虫等五种灾害说成是人能主宰自然界。从具体的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天人关系。'
稷下学宫
4、人性善恶之辩
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
孟子观点: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的。
告子观点: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荀子观点:性恶论,人性是恶的,这种恶的人性,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注重对“人性”的改造,就可以做出善的行为。
详述:稷下学宫中,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看法。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至于人做了不善的事,不是因为其本性不善,是由于他自己不把握自己,被形势左右所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将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让它向什么方向流它就向什么方向流。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人的本性是生而具有的,然而他却得出了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结论--性恶论。为什么荀子会得出性恶的结论呢?荀子解释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显然,荀子认为在人性中,最能支配人类生活的是人的好利恶害之情,而好利恶害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尔虞我诈、争夺、犯分乱理等不道德的行为,故说人性是恶的。他同时认为,这种恶的人性,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注重对'人性'的改造,就可以做出善的行为。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内容还很多,比如攻伐寝兵之辩、名实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
百家争鸣
这76大宗师级辩手当中,有的专注于学术研究,有的把学术和政治结合在一起,还有的则务虚谈玄,斗嘴诡辩,将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到尽致。
第三类人当中最能说的有三个人,堪称稷下学宫“三大辩手”。
——田骈,齐国人,人称“天口骈”,道家人物。
——儿说,宋国人,人称“齐貌辩”,名家学者。
——邹衍,齐国人,人称“谈天衍”,阴阳家代表人物。
稷下学宫
距今2300多年前,田齐政权在齐都临淄设立的稷下学宫,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它开“百家争鸣”之先河,倡导兼容并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它是博士制度的先声,学术大师的摇篮,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经由稷下学宫,中华文化成为一种“和而不同”的壮阔合力,进入了世界文明史上极少数最优秀的文化之列。
稷下学宫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