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下拔罐疗法的生理学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侯 筱1,白震民2,刘静民1

1清华大学体育部;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拔罐疗法的生理学机制

1 血液循环促进理论

血液循环促进理论是拔罐疗法发挥疗效机制中最被认可的一种生理学机制。该理论认为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促进罐内皮肤区域的血流量增加和血液循环加快。拔罐疗法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并增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支持血液循环促进理论的学者们都倾向于用一氧化氮(NO)等血管扩张因子的释放来解释这种由于拔罐所导致的局部软组织血流变化。

2 神经反射理论

神经反射理论,或称为“神经-体液调节理论”,认为如果病灶或疼痛在一些软组织较薄、骨性突起明显、难以进行拔罐的区域,可以通过抽吸其他软组织较厚且由同一神经节段控制的、血管较为丰富的其他区域进行拔罐治疗。对于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腕关节处的解剖结构难以施加拔罐疗法,而对同为正中神经段控制的肩部三角区进行拔罐疗法,结果发现对缓解患者腕管综合征有明显效果。拔罐疗法神经反射理论的前提是出现病灶的区域与身体另一临近区域存在着神经关联,即并非所有拔罐疗法祛除病灶的原因都可由该理论解释。

3 痛门理论

痛门理论是通过人体内感觉神经反射这条途径来解释拔罐作用机制的一种学说。有研究提出细的神经纤维和粗的神经纤维都可以将皮肤感受器感受到的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后角传递给大脑,但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阻碍传递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细神经纤维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性主要起抑制作用,而粗大的神经纤维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性主要起兴奋作用。换言之,当疼痛信号传入时,如果更多的粗大神经纤维参与,则会某种程度上降低疼痛信号的传导。其中粗的神经纤维主要对震动、压力和触摸的信号比较敏感。

当拔罐对局部皮肤产生突然的负压刺激时,粗大神经纤维会被更多动员,相对于参与神经传导的细神经纤维数量有所增加,因此粗大神经纤维对于疼痛信号传导的降低作用占主导。拔罐的罐内负压抽吸会刺激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导致粗大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增加,最终减轻疼痛,甚至将痛门关闭的理论称之为“痛门理论”。但这种学说是一种经过严谨推断的假说,还需要更多的科学实证研究来证明。

4 张力改变理论

拔罐疗法对肌肉组织的张力改变,从而降低肌肉僵硬度,最终减轻肌肉疼痛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肌肉疼痛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肌肉硬度的缓解。

Hill等认为肌肉组织之所以会产生僵硬,是由于在静息状态下,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之间自发形成的一种弱而持久的横桥运动,这种微弱持久的横桥运动不是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会导致被动肌肉张力的增加。而通过移动或者拉伸肌肉改变肌肉张力的做法可以降低肌肉的静息硬度,进而减少肌肉疼痛。

5 炎性反应免疫理论

炎性反应免疫理论是指拔罐疗法可以通过抽吸作用引起局部组织产生炎性反应,具体可能是物理性压力通过刺激免疫系统、增加干扰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因子来发挥疗效。有研究显示拔罐后血液中的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静脉血样本,而这些免疫因子主要是由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释放的。还有研究显示拔罐后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水平都会增加,而作为血红蛋白载体的红细胞则是识别抗原、清除毒素、调节免疫功能的重要环节。

拔罐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1 拔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有研究发现经过拔罐疗法后,受试者的舒张压显著降低,血钠水平显著降低,血钾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增加,而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降低。拔罐疗法正是通过罐内负压对局部血管产生的暂时性缺血和反应性充血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快速清除了体内的有害物质,并诱导了参与调解脂质代谢和体内水分含量的一些分子来使得血脂指标和血液电解质产生显著变化的,而血脂和血液电解质的紊乱(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高钠血症等)是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改善这些生化指标,产生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2 拔罐疗法对慢性骨骼肌肉疼痛、偏头疼等疼痛的临床研究

很多研究通过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拔罐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慢性非特异性肩颈痛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等结局指标都有显著疗效。不仅如此,拔罐疗法在体育界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运动员缓解运动疲劳、修复运动损伤的重要放松方法。不仅如此,拔罐还可以显著降低肌肉僵硬,这一效果可能是依赖于拔罐疗效机制的“张力改变理论”。

3 拔罐疗法对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国外有研究证明拔罐对于膝关节炎的疗效优于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该研究认为拔罐对局部组织产生的急性炎性反应作用改善了该部位的血液循环,而这种距离疼痛关节1~3mm处的由拔罐导致的急性炎性反应会叠加在原来的关节炎性反应上,有利于原来炎性反应的治愈。国内学者也发现相比于单纯的针刺疗法,拔罐刺络的方法可以更加明显的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和疼痛的症状,而且具有改善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性反应指标的趋势。对于拔罐针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更多研究者倾向于“炎性反应免疫理论”和“血液循环促进理论”。

来源:侯筱,白震民,刘静民.国际视角下拔罐疗法的生理学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21,46(3):254-25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