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观察——浙派的开山鼻祖丁敬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这是丁敬的一首自作诗,也可以看作对他篆刻艺术的诠释。

“浙派”作为清中叶后崛起的一个重要印章流派,如果从其代表作家—“西冷八家”首家的丁敬起算,到最后一家的钱松,先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跨度一百多年,这一流派由丁敬开始,经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的继承发展,到赵之琛的总结,达到了全盛的时期钱松变革刀法,给“浙派”注入了生机。“西冷八家”之后,由于创作模式的僵化、继起者师承观念的背离,同时也因为时代的变迁、新的篆刻艺术创作观念—“印从书出”的影响等原因,“浙派”逐渐走向式微。

半日闲

丁敬生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 年),卒于乾隆三十(公元 1765 年),字敬身,号钝丁、砚林、砚叟,自号龙泓山人等,出生于浙江省钱塘县。丁敬少年时,主要靠父亲卖米酒来维持生活,生活简朴家境贫寒,有“家贫甚,其亲皆年高”之说。大约在 60 岁左右,由于邻家失火,丁敬家受到波及,有记载“所藏弃,尽化黑蝶”。他这一生所收藏的书籍文献都被焚毁,非常凄惨,丁敬晚年陷入了“学愈老成而家愈贫”的艰苦境地。在这种状态下,丁敬并没有放弃他喜爱的篆刻艺术,而是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与学习始终如一,可见其对篆刻艺术的酷爱。

长相思

清勤堂梁氏书画记

丁敬的篆刻艺术大约可以分为篆法、刀法、篆刻思想三点来展开


碎刀短切法

浙派篆刻中,运用切刀刻印,刀杆先偃后起。起刀时,刀杆与印面约构成四十度交角,先将刀角似正锋锲入,而后使劲旋动腕力将刀把扶起,使刀刃全部入石为止。这种起刀谓之正入法,按上述起刀法起刀,先伏后起,指刀柄在一起一伏的连续动作下,一个刀痕接一个痕地连缀而成笔画之一缘。在一起一伏之间,刀痕十分清晰,要求前后衔接得浑成自然,切忌矫揉造作。 由于刀痕衔接明显,线条涩拙,给人大朴不工之感。切刀法线条浑厚有力,被浙派诸家广泛采用。

丁敬的“短切涩进”,可以使线条出现不同程度的坡磔,产生类似书法上笔与纸争力的线条的涩、韧的效果,借此来表现笔势和气韵。运刀中产生的些微刀痕和石的崩裂痕,更会加强印面斑驳古拙的金石韵味。切刀古已有之,丁敬改造为短切涩进之法,开创了刀笔合一的新风,这是它的历史意义所在。

梁梦善印

岭上白云

清代许容在《说篆》一文中说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单入单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持刀法,流刀法,复刀法,清刀法,埋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平刀法,以上刀法全在用力时心手相应,各得其妙。

客观上讲,许荣的十三刀法颇多,作者篆刻创作中细微的用刀体会,对于创作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个人浓厚的感情色彩,区分过于繁琐,整体价值不大。同时给后世带来负面的影响

刀法作为篆刻创作决定性阶段的重要因素,其实只有冲刀、切刀之分,冲刀较易表现印文笔画的光洁、流畅切刀较易表现印文笔画的涩拙、古拗。其它的用刀之法都是附加于这两种基本用刀法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和个人体会,舍此两种基本用刀,便无法独立存在。篆刻家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时常以其中一种刀法为主,冲切结合,丁敬亦不例外。

秀峰赏鉴

艺圃启事

在丁敬传世的印作中,一开始便以其较为明显的“碎刀短切”的用刀方法,出现在其早期追摹元明文人印风的作品中。进入中期创作后,丁敬一直使用这种“碎刀短切”的用刀方法刻各种印式。“碎刀短切”是丁敬一生篆刻创作中较为稳定的用刀方法。因而我们有理由说,使用“碎刀短切”的切刀法是丁敬主观上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很大程度上缘于对顺康以来流媚印风自觉地反拨。


篆法

古人称汉印上的篆文为“摹印篆”、“汉篆”、“缪篆”。关于它的体势特征,元吾丘衍在《三十五举》中就曾做过归纳,即“平方正直”、“与隶相通”、“与汉碑、汉金文及墓志盖上的篆书相近”。但这种“与隶相通”的特征却让明清治印者对缪篆与小篆的关系糊涂起来,他们一方面认为治印要依据《说文》,另一方面又对汉印中的缪篆与《说文》小篆的差异感到困惑。丁敬从理论和实践对这个问题都做出了解答,他对秦汉印章深入细微的观察和研究,其意义在于治印者创作 时“不必尽拘《说文》”,只要有所本且不违六书,印文自可据章法需要加以减省、屈曲绸缪,这是丁敬所独得的印学“千五百年不传之秘”,这使丁敬的篆刻,尤其是白文印,最能得汉印神髓,也成为后世浙派的主要面目。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飞鸿堂藏

在丁敬的篆刻作品中,囊括了古玺、汉印、宋元朱文三大印式。因此,丁印的入印文字,白文以摹篆为主,朱文以摹篆与宋元朱文二者并重,以古文奇字入印则成为丁敬篆刻艺术的一大特色。这一切都统一在丁敬程式化程度较高的“碎刀细切”之中,而书诗合璧的印款艺术又从形式和内涵上丰富了丁敬的篆刻艺术。


思离群的探索精神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此诗很易让人理解为丁敬不满秦汉的印风,而去师法六朝、唐宋时期的印章。这和事实明显不符,上文已说到丁敬的浙派是最得汉印精神的,朱文印也只是身“兼元明”;而所谓“六朝、唐宋”印章妙,也显与 历史定论相左,如果对丁敬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前提下,就会明白诗的三四两句说的是文学和诗歌。有汉一朝,辞赋,散文成就都很高,所以有“汉文章”之称,而后来的六朝骈文,唐诗宋词等等都没有“墨守汉家文”,却依然可以大放异彩。印章、篆刻的发展与文学是相同的,与“六朝、唐宋”的印章本无关系。消除了这个误会,丝毫无损丁敬勇于创新的精神,以自己对古人深刻领悟,开创了绵延二百年,至今仍在发挥影响的浙派篆刻艺术,丁敬篆刻艺术的风格又是鲜明的,由于丁敬擅长金石考据、通晓金石文字,故而能“集秦、汉之精华,变文、何之蹊径”,不为时俗所限。其篆刻创作游刃于巧拙之外,取意“雄健高古,上掩古人”。赵之谦评云“龙汉忘拙忘巧”。

钱唐汪启淑字慎艺号秀峰鉴藏图画印

铁研斋

(0)

相关推荐

  • 连载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 中国印学精读与析要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 --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韩天衡 张炜羽 上溯到明代中期的流派印章发展史,是一部篆刻艺术的出新史,就中不乏勇猛精进的出新者,但也 ...

  • 浙派朱文印风篆刻技巧?拿来吧你!

    龙永刚老师作品 老师的篆刻作品常取法于浙派,偶拟周秦两汉,以及元明人印式. 他的刀法干脆俐落,印风精细.工整典雅,其铁线篆多字印具有金石味.书卷气. 综观其印,一切都显得那么干净纯粹,毫无杂念. 龙永 ...

  •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

  • 篆刻观察——饱受争议的徐三庚

    徐三庚在篆刻史上的地位不算太高,后世专门取法其篆刻的亦寥寥无几,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部分作品过于"让头舒足",讥者评为"野孤禅".纵观徐三庚印谱,这类作品存 ...

  • 篆刻观察——玩而老焉的吴让之

    吴让之的篆刻风格既汲取了汉印之庄重与平稳,也继承了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印学思想,在篆刻艺术的自我探索道路上,吴让之的篆刻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邓石如"印从书出& ...

  • 篆刻观察——“吴赵对峙”的赵叔孺

    陈巨来<安持精舍印话>有论:"迩来印人能臻化境者,当推安吉吴昌硕, 及先师鄞县赵叔孺时桐先生,可谓一时瑜.亮.然崇昌老者,每不喜叔孺先生之工稳:尊叔孺先生者,辄病昌老之破碎.吴. ...

  • 篆刻观察——汉官印风格作品赏析

    汉官印风格作品赏析 印章最初是以实用为主,起于商周,盛于秦汉,隋唐官印脱离了汉印的模式,出现了蟠条印,也以实用为主,宋元时期文人开始参与到篆刻活动中来,至明代文人篆刻兴起,逐渐 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清 ...

  • 篆刻观察——竹杖布衣的邓石如

    沙孟海先生有言:"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大学士刘 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山人." --对于笔者故乡安庆怀宁的一些著名人物,海子和邓石如在我心里 ...

  •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丁敬“岭上白云”

    细朱文是篆刻的大类,包括古玺印里的细朱文,汉朱文印的细朱文,元朱文的细朱文,因为字法篆法并不尽同,在实际的创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的,到了清代,这个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汉缪篆的与小篆的选篆处理上 ...

  • “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丁敬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据 ...

  • 浙派篆刻开山鼻祖:丁敬

    查看篆刻知识技巧 丁敬(1695-1765)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杭州府钱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