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平的妻子邱一涵,她去世时年仅49岁,三上将扶灵,上万群众送行!省委为她代养儿子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在一千多位将军中只有一名女性——少将李贞,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子在革命道路上的贡献小。
今天要说的这位传奇女性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多时间在后方工作,她的家庭为组织奉献了太多,父亲、哥哥、丈夫先后牺牲。而她去世时有三名上将为她扶灵,几十名将军、近百名省市领导自发送行,这份殊荣难以用军衔衡量。
她的名字叫邱一涵。
邱一涵1907年出生于湖南平江的一个进步家庭,她的父亲邱紫霞曾担任过铜鼓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哥哥邱炳担任过湘鄂赣省经济部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邱一涵也深受影响,19岁时就参加了革命。
用了两年时间,她成长为了湘鄂赣九区组织部长,思想进步的同时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1929年,时任湘鄂赣宣传部长的袁国平前往平江视察,在队伍中发现了独特的风景,邱一涵腰挎驳壳枪,脚蹬苎麻草鞋,看起来英姿飒爽。两人之后因为工作经常要接触,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在征得组织同意后建立起了革命婚姻。
可惜战争年代没有太多儿女情长,两人因为革命的需要很快就奔向了各自的岗位,没多久国民党反动派又向平江发起围剿,邱一涵只能随着部队向江西转移。
在一次战斗中,邱一涵为了去救负伤的战友,右臂不幸被流弹击中,此后这只手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困难都没有影响到邱一涵的革命热情,她依然很积极地为组织付出,良好的表现让她的职务一直在上升,历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政治教员等职。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鉴于一路太过艰苦,只有30名女同志获准随部队一起出发,邱一涵就是其中之一。
邱一涵早年缠过小脚,行动并不是很方便,但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没怕过苦没怕过累,一直努力照顾伤员。
过雪山时,那双小脚的弊端还是显现出来了,邱一涵多次摔得四仰八叉,最危险的时候差点滚落了山崖,说来也巧,后面正好是袁国平和警卫员路过,才将她救了起来。
经过艰难的长征后,红军最终到达陕北,邱一涵随即担任陇东特委妇女部长。
邱一涵与袁国平共生育了三个孩子,他们为大女儿取名为'雅音’,雅音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到邱一涵父母那,但由于邱一涵的父亲与哥哥先后牺牲,外婆一人无力抚养,年幼的雅音就被送去给人当了童养媳;
他们的二女儿则是送到了袁国平父母那,可惜后来因为生病没钱医治,早早就离世了;
唯一的儿子袁振威也是跟着奶奶生活,但没钱读书,一度要去乞讨谋生。
血亲的遭遇已经让邱一涵够难受了,但接着还有更大的打击。
抗战爆发后,邱一涵夫妻都被安排到了新四军军部工作,袁国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则担任宣传科长,两人还被评为新四军模仿夫妻,好不容易能够常聚,没想到1941年初却发生了皖南事变。
当时袁国平与新四军9000多人奉命北移,没想到国民党早已布置好了陷阱,以近十倍的兵力包围了我军。
部队被打散后,袁国平指挥身边的部队突围,可惜敌人太多,激战中袁国平身中数弹倒在了一片草丛中,后来被另一支突围队伍发现。
战士们想要保护袁国平一同杀出去,但袁国平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只会拖累战士们,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突围,袁国平摸出手枪对准头部扣下了扳机壮烈牺牲。
此时的袁国平年仅35岁,此举堪称英雄,时任新四军第七师政委的曾希圣为此感叹:人家都是战士为了掩护首长而牺牲,而袁国平却是为部下、为战士而英勇自尽,世上少有。
当时的邱一涵因在上海治病逃过了一劫,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万分悲痛,不过身体康复后依然强打精神继续为革命工作,经彭雪枫推荐,她去往抗大四分校,为组织培养了大量人才。
渡江战役后,邱一涵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参与接管南京的事宜,后又担任过上海市妇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全国妇联执委等职,是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
可惜多年的战争生涯、繁重的工作压垮了邱一涵的身体,1956年邱一涵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49岁。
在安葬时,老战友宋时轮、唐亮、钟期光三位上将为她扶灵,几十名将军、近百名省市领导以及上万民群众为她送行,现场不少人痛哭失声。
由于邱一涵与袁国平的儿子袁振威年纪尚小,江苏省委召开了常委会,最后作出决定:把袁振威交由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代为抚养。
看过了这些革命家们的经历,我们才会更明白“胜利来之不易”有多沉重!那个年代的有识之士为了国,真的是抛头颅洒热血,把小家都放在了其后。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事迹,更要好好努力生活,这样才算不辜负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