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低吟《钗头凤》
沈园低吟《钗头凤》
张效雄
上大学时,讲授古典文学的老师讲到宋词《钗头凤》,免不了大发一番感慨,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铺陈一些诗词典故,在教室里腾起团团浪漫的云雾。为加深我们对词意的理解,老师还让我们专题看过一次彩色电影《钗头凤》,那风那雨那雾一样的一个个镜头,久久地留在我的心头。
多少年里,我多少次试图去一趟绍兴,在那堵断壁之下,静静地坐上一两个时辰。
去绍兴,去寻找以数曲伤感悲怜的词曲而闻世的一处浪漫花园。它经历八百年岁月沧桑,至今曲音萦绕、浅唱低吟,经久不衰,代代相承。这浪漫的情愫,缘于一曲梦魂牵绕的《钗头凤》。
这就是沈园,绍兴市区东南的洋河弄里的僻静的沈园,自南宋以来一直保存完好的沈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树如盖,曲径通幽。穿梭于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领略“断云情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之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意境。见景思人,每一处都有一个凄清的故事。
这故事主人公是多情公子陆游和他痴情的妹妹唐婉。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风流倜傥,富有声名,爱情却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这本是天作之合,却引起了爱子心切的陆母不满,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加上两人婚后三年未能生养,陆母便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儿子休妻。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陆游和唐婉不得不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的诗词,大都是家国情怀豪放之作,“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人生抱负,壮士风骨。陆游的诗词,更有婉约凄清的情调,“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小舍园田,恬淡清新。我常说,人有两套或几套语言体系,集矛盾与一身,含壮志与柔情,视情景而转换。这论调,在陆游的诗词里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劳燕双飞,转眼十年,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再游沈园,意外地遇见唐婉,不禁触景伤情,在沈园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之,感慨万千,一病不起,终因愁怨难解,郁郁而终!病中,唐婉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阕: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67岁重游沈园,陆游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题曰: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诗曰: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75岁时,唐婉已经逝世四十了年。他旧地重游,自言“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挥笔写下《沈园》二绝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晚年,寓居乡间,每年春上必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情,后来竟然迁居沈园附近。81岁之年,陆游梦游沈园,及醒,在《梦游沈家园》中悲叹: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辞世前一年,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八百年后,我行走在沈园的树荫之间,仿佛可以看到晚年的陆游,在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泉路将近,陆游仍然念念难忘当初的那份深情,但灯暗无人说断肠,忏悔之心,恨意切切。作为看客的我们,读着那些诗句,仍能体会得到那份凄凉与怅惘。
那种思念的心情,那种浪漫的随想,谁人领会得来!
如今徘徊在沈园,断壁犹在,两阙瘦词在寂寥的碑廊上深情对望,一位是红袖添香的佳人,一位是叱咤风云的诗客。他们在历史的风雨中款款走来,携手低吟那曲数百年不曾消失的千古绝唱《钗头凤》。
我之游沈园,并不在意欣赏古典园林之美景,我眼前流淌的,是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轻悠悠地,随云随雾随雨,静悄悄地从南宋飘落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