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论“功夫”的美育课:中央美院造型学科基础部20年
2021年3月20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功夫——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德、素、彩、行、延、谱六个板块,呈现立德树人、素描教学、色彩教学、生活实践、延展课程和历史谱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个展厅共展出作品百余件,涵盖基础部学生优秀作业,院藏经典作品和基础部教师的创作。
2001年,在靳尚谊先生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部”正式成立,开国内高等美术教育之先河。基础部是造型专业(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大学一年级的必经之路。“宽基础”教学理念包含教学中的七门专业课——以素描、色彩为核心课程,以书法、线描、泥塑、解剖、透视为支撑,始终在夯实造型基础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下功夫。
开展当天,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系主任白晓刚,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直属党支部书记李荣林,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教授、副主任卢征远,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教授、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林笑初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为观众作详细的导览和作品分析,展现了一堂高水准的美育课。
中央美术学院有深厚的素描传统,从徐悲鸿对素描的重视,到近几年美术学院举办的 “素描60年” “风华正茂”素描大展,可以看出素描的思维已经渗透进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而成为一种方法论。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说:“一张素描头像就包含了艺术的全部。”
在卢征远看来,素描 “是一种哲学”,是研究艺术基本规律的途径。虚实、空间、明暗、整体与局部、主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问题都蕴含其中。
实际上,在严谨扎实的造型之中,基础部的教学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感受力,体现在作品材料、构图、视角和绘画语言的多样性。卢征远介绍到,学院素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坚守造型规律,也结合时代和生活经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色彩教学通过写生的方式,训练学生在色调认识基础、复杂色彩认识、外光写生中理解色彩规律,进而获得敏锐的色彩感觉,将色彩与造型结合起来。
面对一张红色调的作品,李荣林说,作者把红色处理得很成功,“红色不好画,是因为它很容易一调就脏”。这块红色好像在发光,极干净,又极有力量。林笑初说,画好红色需要运用补色关系,在周围加一些冷色和绿色的成分。她调侃道,这是基础部老师传下来的“秘籍”。
“观察方法”是色彩教学的核心。一是整体,李荣林讲,“整体观察是获得艺术感受力的基础”;二是提炼,林笑初认为“色彩可以提炼出来,达到和谐”;三是比较,殷嘉贺说:“对比着看就是概括”以把握色彩间的关系,获得绘画上的表现力。2020年,造型学科基础部色彩课获评“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央美术学院在色彩教学中安排高调、中间调和灰调的训练。学生在教师布置写生对象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色彩的美感,包括运用色彩的准确度、把握色彩冷暖倾向之间微妙的差别。李荣林反复提到“品质”一词。他用“高雅,艳而不俗”来形容有“品质”的色彩。
这张作品将人物和背景结合,在讲究基本色彩品质的前提下,强调个人感受和画法。李荣林感叹,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如此纯熟地驾驭色彩,十分难得,“活力、感受力和勇敢是年青人的优势”。
“下乡”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传统,每年基础部师生都会走进乡村,进行风景写生和考察。学生不仅得到外光色彩的训练,也在行走中感受别样的生活经验,发现自然与人文之美。
白晓刚在这些小幅的风景写生前驻足很久,他说 “这些画充满了温度,甚至我们能从技法和气质上能立刻联想到早期美院的传统”。
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时的基础部主任张路江带领学生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重走长征路,完成主题创作《红军食谱》。百幅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吃过的食物。张瀚介绍,“红军在刚出发时还有鱼和肉吃,还有青稞面,是比较丰富的;中期主要是南瓜,土豆等素食。后期爬雪山过草地时,萝卜都很难吃到,然后是树皮,最后只能靠野草和野花充饥”。
为完成创作计划,基础部团队反复打磨方案,搜集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为了找到资料中记载的罕见植物,师生们冒雨在悬崖边上写生,以艺术的方式向往昔的英雄致敬。
素描和色彩作品给人以厚重、深刻、生动、扎实的感觉。走近看,作者寥寥数笔就将对象刻画得很到位,兼顾“松动”与“精准”。作品中的人物仿佛有着自己的故事,形成独特的氛围,每件作品的造型与色彩都有不同的“性格”,体现出作者独到的感受和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现场背景墙的色彩是基础部教师和策展团队精心调制的。沉稳的红色,清澈的蓝色,素雅的白色,它们都带有一定的灰度和色彩倾向,优雅、鲜明、而又含蓄深沉,映衬着作品,又诠释着其内在精神。
素描和色彩的背后,是多种造型能力的支撑,泥塑之于形体,解剖之于内在结构,透视之于空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线描和书法作为东方造型传统,既为学生理解抽象结构和线条语言打开了可能性,也增进了文化的相互理解。
卢征远认为“解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套动作,我们所学的解剖和透视都是从西方来的,继承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数学、比例和哲学精神,它是一种数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任何东西”。
展览第一次将基础部经典作品与馆藏精品集体展示,囊括徐悲鸿、吴作人、滑田友、古元、王世廓、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孙景波、喻红、刘小东等美院三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该板块还展现了基础部历任教师的创作,以师承为线索,形成“接力”的关系。
“德”是基础部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部是进入大学的第一站,不论是军训、社团,还是集体外出写生,都是学生从个体融入集体的开始,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的话来说,基础部的特点是“将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上,作为“开口奶”,基础部请来最优秀的教授为大一新生上课,为人生的新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早在徐悲鸿的国立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建院初期,就已经贯彻着“宽基础”的教学模式。靳尚谊回忆道,20世纪50年代,美术学院是五年制,两年打基础,第三年才进入不同方向学习。展览中的美院早期作品,其实昭示着一种传承。
作为恢复造型基础部后的第一任系主任,文国璋认为,如果基础窄,就会在艺术上“未老先衰”:“有雕塑经验的人会抓住造型的本质,绘画的强度会体现得很明显”。他也主张学生们应该多读书:“只会耍笔头,没有用武之地”。
李荣林介绍说,靳尚谊等很多老先生都重视基础,在基础部成立之前,学院的领导和教授赴国外进行了深入考察,发现欧美的院校已经普遍设立了基础部。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先学基础,后分工作室。这样也适应了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模式。
卢征远认为,2001年成立的基础部有良好的前瞻性,自2005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非常活跃,装置、影像、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学校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应当注重根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院教育恰恰要往下看,树根扎得越深,结出的果实就越丰盛,从这次展览的作品和我们培养学生的成材率来看,二十年前的决策是正确的”。
白晓刚认为,基础是一种高度,它包含了美院几十年经验的积累“传统就是基础,你永远要从传统中拿东西”。在他看来,基础又是杰作幕后的过程“这些作品并不完美,但他们都是美的,美的高度高于完美,你能看到他们的折腾和反复”基础不断成为传统,又始终向未来敞开。
李荣林说:“功夫是内功,不是花架子,我们要找到背后的规律做支撑”。基础部严格的训练,并不会压抑学生的性格,在反复的实践中,学生更高级的个性会浮现出来,用林笑初的话说,是“成为美术史链条中的一员”。这种功夫,已经不仅是做艺术的前提,更是塑造人生的方式。
“正因为我们强调基础的宽度和高度,中央美术学院才能应对当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在求快、求变,但我们永远是让你慢下来,看一看,不着急。这条学脉,这么多年我们还在强调,这就是功夫的意义所在”, 白晓刚说。
在绘画面前,相机是徒劳的。若要真正体会“品格”与“功夫”。需要观众亲临展厅,在逸笔草草、气韵生动的素描中,在形体与色彩的凝聚中细细揣摩,感受艺术家的修养,感受百年央美的精神。
展览于3月25日开幕,将持续至2021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