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点评台014期
宅家防疫
日见苞芽柳上爬,依依垂绿织轻纱。
移书窗外听丝雨,其实春风在各家。
安全东点评:
避疫防疫之诗不下累万,大抵发于懼惧止于怨怼,此诗不啻一抹亮色:其实春风各在家。若以乐观从容之心态视之,其谁曰不然?所以好!
题编筐图
千万篾丝千万长,祖宗技艺莫丢光。
客来询价言无卖,只把乡愁织满筐。
归樵点评:
询价无卖,为织乡愁,援图虚勾,即兴发挥,表现的是乡愁无价。
夏至
峰岭起烟田野阔,梅天带雨偶清凉。
白鱼肥美河中取,槐蕊芬芳枝里藏。
荷上留珠能久碧,花间有蝶不离香。
莫听知了空空号,应看秧禾明日黄。
江合友点评:颈联可爱,结句可喜。
伞
一撑天下小,独我自春秋。
风雨虽身外,声声都在收。
归樵点评:不即不离,句句紧扣伞的特点描摹,又能句句为诗人的寄托言志服务,可谓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卢冷夫点评:
小诗写形传神,在不即不离中蕴含朴素哲理,寄托细腻情感。结句中的“收”字颇耐咀嚼,是指大自然的风声雨声,还是生命、情感的一次境遇、一种状态,相信作者和读者心中各有答案。
壑谷吟(新韵)
斧削山一缝,峭壁两相寒。
伤损悲何益,阳光总会填。
卢冷夫点评:
诗用拟人手法,顿显生动。山犹如此,人何以堪?最后一句颇能触
发想象和更深广的思索。
楼立剑点评:
天道和人道是统一的,山裂处,阳光会进来,人的希望也往往长在伤口里。作者通过大自然的语言,阐释了人生能达到的境界,即以天
道喻人道,手法独特新颖,富含哲理。
英子点评王聪颖绝律十五首
秋夜听雨
王聪颖
夜半敲窗我不孤,暂停旧盏换新壶。
明晨雨疾欺花醉,还倩身边老树扶。
英子点评:
孤独的时候,谁是陪伴你的知音?尤其是最易引人伤感的秋夜。在作者眼里,“夜半敲窗”的秋雨是他的知音,似乎在倾听着他的秋夜心声,使他不再孤独。“暂停旧盏换新壶”以夜饮之行为道出自身享受着听雨的过程,那是一种心灵的洗涤,抑或一种交融?听着秋雨的“滴答”之声,作者不由得想到:明晨雨疾欺花醉,还倩身边老树扶。刚刚还在和秋雨进行一场交谈,此处却怜惜起花儿来,结句给人以意想不到之感,足见诗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愫。一夜的疾雨,会打落多少花儿呢?还请老树扶一把吧!有道是——秋雨既是多情的知己,又是无情的欺花者。根据转句之意,“醉”或可是“坠”之误。
中 秋
王聪颖
一
清辉一片皎如冰,独照窗前入定僧。
为伴中秋辛苦月,夜深犹挑读书灯。
英子点评:
中秋之月,清辉如冰,唯独照着窗前的“入定僧”,次句表达甚为新颖。顾随的《生查子》有句“身如入定僧”。此处的“入定僧”当是作者自指了。为何如此比拟?转结揭开了答案:为伴中秋辛苦月,夜深犹挑读书灯。表达再次出新:原来,作者是为了酬谢辛苦照耀的秋月,所以像入定僧一般地挑灯夜读呢!是月亮陪伴着他,还是他想陪伴着月亮?从而含蓄地表达了爱月的情怀。
二
夜半西风吹柳斜,湖边数朵是黄花。
轻寒已入天边月,穿过云涯到水涯。
英子点评:
这首借景抒情之作手法甚为娴熟自然,非常喜欢。“夜半西风吹柳斜,湖边数朵是黄花”营造中秋之夜的凄清意境,“轻寒已入天边月,穿过云涯到水涯”聚焦中秋之月,带着轻寒的秋月“穿过云涯到水涯”既是秋月的行程,又是作者思绪的流程,从而较好地表达了自我的思念情愫而不着痕迹。
闻孟晚舟回国有感
王聪颖
儿女安危念念中,天涯咫尺寸心通。
谁能照亮回家路,自有东方一抹红。
英子点评: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祖国的儿女。对于在加拿大近三年的孟晚舟来说,祖国母亲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她的安危,虽然“天涯咫尺”,心却是相通的。转结继续升华:谁能照亮回家路,自有东方一抹红。这东方红就是心中的明灯,照亮了孟晚舟的归家之路。全诗巧以立意,用语自然顺畅,爱国之心彰显其中。
登北镇灵山
王聪颖
抬头即见眼前山,小径幽幽傍水弯。
野菊黄于岩石上,老松绿在碧崖间。
连绵一瀑从天降,迤逦千峦迓我还。
犹有萧萧枝上叶,秋风今夜莫轻删。
英子点评:
此律结构浑圆,语式灵动,表现了登北镇灵山的所见所感,以轻盈的诗心感悟着大自然的变化,情景交融。诗人写景笔法独特,颔联通过野菊、老松的生长环境表现它们于秋天的变化;颈联以夸张手法表现瀑布、山峦的气势,物我相融,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相拥。最可称道的是尾联,看着枝上残存的叶片飘在瑟瑟风中,诗人不由得生发怜悯之心:秋风今夜莫轻删。这是最美的情怀,全诗因此联显得格外圣洁,笔者尤为喜欢。“水弯”或可是“水湾”之笔误?“上”字重,无妨也,然能避则避。
春宵落雪有作
王聪颖
黄昏飘落向三更,又见年来瑞雪轻。
老树攒花成玉色,春风识面得芳名。
沾襟便是相思意,扑颊终缘未了情。
今夕何妨双手掬,人间霜鬓岂关卿。
英子点评:
春宵落雪,别有一番景致,虽未亲见,然此律给人以亲临之感。首句交代雪落时间之长,次句之“轻”突出雪之质感。颔联一实一虚,春雪形象毕现。颈联以人衬物,雪趣、雪情于拟人笔法化出,生动暖人。调皮的雪儿沾襟、扑颊之际,不禁让作者想到:今夕何妨双手掬,人间霜鬓岂关卿。是的,雪是自然现象,人之霜鬓亦是自然生成,两者本无涉,然人们总会将人间霜鬓嫁接与雪,非关乎雪而关乎人之联想也。全诗层层递进,情景交融,自然贴切。
感时(折腰体)
王聪颖
愿与清风共一家,闭门唯欲锁尘沙。
奇书却共孤灯赏,诗思全凭秃笔赊。
观人有意先观己,醉酒无缘但醉茶。
老树虽知春已暮,庭前只顾乱飞花。
英子点评:
对于一位追求内心纯净的诗人,疫情期间居家并非“迫不得已”,原本就“愿与清风共一家”,此时“闭门”正好“锁尘沙”,似将俗世红尘隔于门外。居家的诗人是丰富的:“奇书却共孤灯赏,诗思全凭秃笔赊”道出居家生活;居家的诗人于安静的场所有更多的思考:“观人有意先观己,醉酒无缘但醉茶”。尾联之景恰与诗人所为形成对比,从而衬托出自身清静无为之思想。
细河堤上观雨
王聪颖
夜落侵晨竟未停,扑襟敲伞裂银瓶。
燕凭寸羽翩翩去,草向双堤剪剪青。
柳色翻教波浪看,雨声唱给野花听。
疾流到此徘徊久,为我浮沉一叶萍。
英子点评:
作者于细河堤上观雨,所观雨景带上了浓郁的自我感情色彩,情采斐然。首联交代下雨的时间与动态,“裂银瓶”比喻新奇,将雨珠“扑襟敲伞”后的形态比喻成炸裂的“银瓶”,实属少见。颔联写雨中“燕”的动向与“草”的变化:燕子归家,堤草更青。颈联声色交映,大自然的情趣在雨中跌宕起伏,柳色在雨波中翻转,雨声自有野花倾听,凡此情景,皆出于作者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正浮想联翩之间,观景人——作者不由生发出“疾流到此徘徊久,为我浮沉一叶萍”的感慨,此联立足观察点“细河堤上”,以“一叶萍”的“浮沉”折射出生活的浮沉之感,蕴理深刻矣。
立秋次日细河畔见落叶
王聪颖
骤雨携雷半夜闻,惊风落叶即纷纷。
秋来何必争辞树,但做归根第一群。
英子点评:
此绝采用“先抑后扬”之法,首句营造了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以至于“惊风落叶即纷纷”,突出风雨中的落叶之多。转结以景说理,立意独到:“秋来何必争辞树”蕴含不解与责备之意,然“但做归根第一群”进行了大逆转,赞扬了“第一群落叶”的“归根精神”。如果说树上的叶子为大自然输送氧气,那么,落叶归根则是为大地制造养分,叶子“争辞树”是为了早日奉献自身的余热。如此,拔高了诗意,诗境自然得以提升。
深秋细河堤畔亭中小坐得句
王聪颖
夹堤草木叶犹稠,小坐亭中看水流。
八面风从双耳过,四围云向一塘收。
鸟栖原在高枝上,船系常于柳岸头。
莫道波寒霜苇老,丹枫照影为人留。
英子点评:
首联写景叙事,自然引入。颔联尤佳,“三一三”句式灵动非常,巧妙搭配的数量词增添了不少情趣,听风观云,虚实相生。颈联道出深秋时节物象的变化,巧用倒装句式,做好铺垫。尾联气象拔起,以劝诫口吻传达一种超脱淡然之情。
汪四营子山村潭边小憇得句
王聪颖
谁嵌明镜此间存,秋到山深水尚温。
静矣双峰皆倒影,飘然一叶也留痕。
尘埃起落天风定,日影浮沉我手扪。
何事彷徨人立久,潭中老柳系红根。
英子点评:
作者于山村潭边小憇,感受着自然诸多物象的变化,随心随意吟出一首,记录此刻心迹,这便是诗人的模样。首联以“明镜”喻山村小潭,已是深秋而潭水尚温。中二联句式灵动活泼,“矣”“然”等文言助词使句式于鲜活中见出文雅之气。颔联道出潭中之景,颈联纵向拓深,融入有我之境,尤喜“尘埃起落天风定”之大气,寓理其间。尾联以景收结,许是“彷徨”之因罢,唯有诗人自知矣。随性即诗可见诗人才气,然敲诗还需细致。也许作者欲于“日影”句出些趣味,然笔者不喜“我手扪”之构词,影响诗之美感。“影”字重,似可避?
壬寅冬至有感
王聪颖
时逢岁杪也无双,万户皆忧事一桩。
半截新冠容易戴,三年旧疫总难降。
毒株岂有灵丹妙,朔气终须老骨扛。
句欲惊人吾未得,漫将诗思寄晴窗。
英子点评: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从无双至,流光永远在单行线上行驶,过了就过了,无法重来。诗人以“时逢岁杪也无双”巧设一笔,实为引出“万户皆忧事一桩”,以便下文说事也。中二联即以万户皆忧的一桩事展开感怀,这桩事毫无悬念的当属新冠疫情。颔联借“新冠”之名,说明新冠易染而旧疫顽固地占据人间已有三年。颈联道出此病无妙方,唯有自扛,凭着一把老骨在朔气凛冽的冬季里与病毒斗争,此为作者自身写照,亦是相同经历者的真实再现。可以说,作者与新冠抗争的毅力是惊人的,却自谦未得惊人之句也,唯有“漫将诗思寄晴窗”,心中期冀自然流露。
春日访杯犀湖
王聪颖
一洞深幽眼底嵌,卧云山脚隐巉岩。
溪能破壁如堪掬,水不盈杯似可衔。
出岭真当行万里,沿河直欲送千帆。
湖光不让涓涓小,正向风波浪里掺。
英子点评:
此律以险韵写成,并表达了丰富的内蕴,实属不易。杯犀湖像一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洞穴之中,外阔内窄,酷似犀牛角做的酒杯,故称“杯犀湖”,是世界上最小的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杯犀湖的景致,形象生动。后四句由景寓理,湖虽小,然“出岭真当行万里,沿河直欲送千帆”,道其志向远大矣。既出岭,势必接受一切挑战,外面的世界是险恶的,竞争更是激烈,看哪,“湖光不让涓涓小,正向风波浪里掺”,这难道不是世态的写真吗?全诗以湖观世态,言此及彼,彰显诗之张力,给人思索。
过钟祥莫愁湖
王聪颖
踏舞闻歌信不遥,荷开十五女儿娇。
此心若许无愁绪,且饮湖中水一瓢。
英子点评:
古《乐府》歌云:“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此绝前两句即刻画了能歌善舞、清绝如荷的战国末期楚国莫愁女的形象。后两句借“莫愁”二字,紧扣莫愁湖,完成了劝诫之意,同时生出些许意趣。
观孙儿首次照镜视频戏作
王聪颖
底事相看久愣神,个中景象幻耶真?
能歌哭处同歌哭,欲笑颦时共笑颦。
难在识人先识己,乐于忘我暂忘身。
此心若得清如水,一镜常留莫染尘。
英子点评:
此律以孙儿照镜衍生出做人之理,示孙不露痕迹,亦给人带来一定启迪,手法娴熟。首联写孙儿照镜之呆萌状,“个中景象幻耶真”自然引起下文。颔联写镜中人与孙儿同哭同笑,颈联顺势导出做人之理:难在识人先识己,乐于忘我暂忘身。虽说戏作,然内涵深刻。人生在世,识人难,识己亦难,若要识人,当先识己,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善意的警示。下联“乐于忘我暂忘身”稍微偏弱,深度不似上联。然尾联又掰回一笔,意味深长,最是精警,这不仅是教育孙儿,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人之道。
谒刘鹗故居
高源
老残曾寓勺湖东,出没摇铃一阵风。
末世官场多怪状,清流误国古今同。
老残,晚清刘鹗小说《老残游记》中的主人公,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艺术化身。他是一位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小说借老残的游历,记叙其所见所闻,揭露晚清吏治腐败,政治丑恶,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非常真实地揭示了一些所谓的“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本诗正是作者在游览了刘鹗故居后写下的怀古咏史诗作。首句即紧扣主题,点出老残,亦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曾寓居于勺湖东岸。由眼前景写起,是此类诗的惯常手法。第二句承接上句自然贴切,从而展开联想,想象出老残摇着行医的串铃,往返于此间,来去匆匆。这两句用笔俭省,概括有力,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特定的场景中,为下文的抒情、发感和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四句转结自然,点出老残在行医、游历过程中,见证了“末世官场”诸多“怪状”,终于找到了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那就是吏治的腐败,并且直斥清流误国、清官害民。第四句议论高屋建瓴,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是本诗之旨归所在。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官场的黑暗腐朽,主要源于政治体制的僵死落后,古今概莫能外。其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尤为可贵,怀古咏史诗借史抒慨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榜上有名诗词点评台014期
本期上榜名单:
金一戈、梅实、芷兰草、君子如水、牧野闲人、隆光诚、巩晓荣、超然
本期参评老师:
李悦岭、南郭居士、巩晓荣、清雅月影、止水、欣慰文、洁心
天仙子苑
推荐
●浪淘沙令·归去来
金一戈
落笔意绵绵。小字吟笺。有情只恨夜窗寒。多少悲欢多少事,都是因缘。
何日入归年。芳草溪边。桃花相伴枕云眠。几度梦中能得见,各路神仙。
清雅月影评析:
金一戈文友的这首词读来有种堪叹人生,暂且无奈抛却现状之感。
开篇便以抒情为主,未运用常规式的先铺景,后抒情,造意章法别具一格。“有情只恨夜窗寒”这里的寒字不单指寒冷,其实主要是愁肠作梗,便怪罪于寒夜。无眠的夜,思潮澎湃,回想沧桑过往,唯借题诗来排遣。
下片继续引伸思想,加以感叹,“何日入归年,芳草溪边,桃花相伴枕云眠”这才是作者真正的归宿意图。期待能早日摆脱红尘喧嚣,远离纷纷扰扰。回归乡间独处一偶享受清净人生。颇有王维的那首《终南别业》里诗句的味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枕云而卧眠,向往犹如神仙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洒脱,超然于物外的心境。
小词遣词顺畅自然,意境通透,既有身在红尘身不由己的无奈,又有对无事一身轻的向往。极好的一首诗词。值得点赞。
锦园春室
推荐
●永遇乐·抗疫猫记
梅实
庚子年初,冠魔突起,举国防疫。
舟泊街空,花繁寥赏,月上窗边客。
荆家七口,方舱医聚,留守宠咪谁恤。
奈何也、权投补给,念其自生姑息。
军民隆赫,天使志胆,扛鼎逆行平棘。
领愈归来,喵群列队,星眼绒球帅。
那厢猫母,腮陷神悴,懵怔娇嗔环膝。
叹尘世、庶物同道,恒情感泣。
清雅月影评析:
梅实老师的词是一篇记实之作,粗读一遍,词中应该是描述武汉城抗疫中一户寻常百姓家所发生的一段故事。
上片开篇直接了当奔向主题,庚子年举国防疫。船只停运,街道空空不见人,一户七口人家因出现病状都进入方舱医院医治。家中猫咪无人照看,只好备些猫粮,期待它自己能生存下去。
下片接叙,幸亏我们伟大祖国众志成城,军人,医护人员,八方支援,逆行奋战疫情一线,七口人家有幸得以安康。开门回家,竟见一群可爱小猫似列队欢迎归来。神情憔悴的母猫,突然见到主人,兴奋的扑上来绕膝撒娇。感叹世间,万物皆有情,母猫自己憔悴不堪,小猫咪喂养的皮毛光鲜,为母则刚,母猫的爱值得赞叹且感动。经过这次疫情洗礼,更值得赞叹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难同当,迎难而上,一切为民。我们为生在中国而骄傲!
本词作诗意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主脉清晰,语言流畅,稍有瑕疵,“咪”,“怔”,俩字出律。若有合适的字调换,词作会更完美一些。
女子诗词阁
推荐
●唐多令·端午忆屈原
芷兰草
江上月清清,轻烟带浪升。步匆匆、形瘦神凝。抱石沉江何敢忘,千古恨,万年情!
杯里盛香琼,向天祭有声。梦已圆、国强民荣。且向九州寻舵影,风雨顺,百花萌!
洁心赏析:
以回忆开篇,上片写古下片写今,词柔中带刚,丝丝愁绪掺杂于豪迈的心潮里,笔墨顺畅自如。
上片画面感很强,仿佛看见了那个夜晚,清明的月光映照在江面上,有轻雾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景色为故事先做了好的铺垫,然后人物出场,“步匆匆,魂瘦神凝”通过对神态的描写,把屈原当时抱石投江的场景再现,为国而忧、为楚君而绝望,再也不想看到家国败亡的惨状,在万般幽怨中加快了走入江河的步伐。
怎么能忘了他抱石投江呢?那是绝望至极的举动,没有一丝一毫想生还的念想了。在这里作者没有只提到投江,而是引用“抱石”来说后面的“千古恨,万年情”!这样就把达到的力度和相呼应的程度提升起来,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下片接上片的“万年情”转回到了如今,过度很自然。满杯的香醇向天洒去,祭奠他的英魂,至于“祭有声”或许是几声呐喊后摔碎酒杯,或许是为他唱一首悼念的歌,又或许朗诵一首屈原的诗,总之相祭是有悲愤的情绪,不是默默地。
接下来转到更现实的时事“梦已圆,国强民荣”,屈原曾经的梦,我们今天的梦都已实现,再也不是当年的楚国,现在国家强大,人民以此为荣,不会再有人重蹈屈原覆辙。看那掌舵者的身影引领我们,使得风调雨顺,百花齐放春满园!
整首词充满正能量,借端午歌颂新时代,借屈原衬托当今。对比之下方更显今朝的华光!
撷芳词馆
推荐
●茶
君子如水
独抱香枝凝素纱,歌头水调共芳华。
心谙精舍凭禅悟,情逐尘途向远涯。
醉里浮沉留客驻,壶中冷暖与君嗟。
流年不问随它过,笑饮卢仝七碗茶。
巩晓荣赏析:
茶是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这首七律诗,作者以茶为题,深谙茶道、茶文化、茶韵。品出了茶禅一味的真髓。
首联“独抱香枝凝素纱,歌头水调共芳华。'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把茶花的洁白形容为素纱,犹抱香枝,与潺潺山泉溪流为伴,唱着犹美的山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芳香飘逸。“芳花”即香花。《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茶花亦芳华、香花。但“独'字不好理解。茶树不是一株,而是一片,一大片。
颔联“心谙精舍凭禅悟,情逐尘途向远涯。'。此联精舍的本义,以佛教的解释乃是精练勤修的行者所居之处,称为精舍,精舍中的住众,都是大德之人。诗人悟道精舍,从茶中悟禅意,从禅意品茶味,纵情于天涯尘途。其实是诗人从禅意中悟出人生的尘途中有旷达的情,亦有无法割舍的情,何不放开自我,行走天涯呢?
颈联“醉里浮沉留客驻,壶中冷暖与君嗟。'承颔联,进一步写茶之神奇。茶叶的浮沉,茶之香气让尘世你我陶醉于其中,而尘世的冷暖都在这一壶中,你我细酌慢品。茶的浮沉如人生之浮沉,这一联写的妙,妙如茶味。
尾联“流年不问随它过,笑饮卢仝七碗茶。'结得大气洒脱,结得豪爽,但又有些无奈。人生不过如此,不必问流年,不必问前因后果,能放下则放下,随它去吧,不妨笑饮卢仝七碗茶。把人生的快乐融于茶中。这才是真正的茶禅一味,人生之境界。
卢仝,唐代诗人。一生爱茶成癖,他的《七碗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及。喝茶讲究心性,品茶时若能达到宠辱偕忘,怡然自得,任其天地悠悠不尽,沧桑藐藐无绝,便可成百岁不老之人,至于渔樵于江渚,侣鱼虾而友麋鹿,又何憾焉......他把茶的功效和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人以诗名,诗又以茶名也。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惠寄新茶》,简称七碗茶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中,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神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诗人品得茶中真味,亦在茶之七大境界。让读者如品禅茶,陶醉于其中。此首七律对仗工稳,用典确切,比兴写法精妙。
满江红室
推荐
●高考感赋
牧野闲人(内蒙古)
十年一剑始锤成,场校扬威出?鸣。
立雪勤求星月伴,悬梁苦读曙曦萌。
脚规圆满谋身路,矩尺方平济世情。
锦鲤龙门终跃水,天之骄子逐鹏程。
欣慰文试析:
让我们随着牧野闲人老师的笔锋进入诗中去领略所感赋的情怀吧。
首起“十年一剑始锤成,场校扬威出?鸣”。落笔兴起含比,漂亮。寒窗十年终于迎来了初试身手的机会啦。不过,这个锤成未免口头语欠缺诗味啊,而笔者为了平仄原故才选用锤成那到也情有可原。下句;场校扬威出?鸣。意思很简明,高考应试中很顺利地考出了好的成绩。句中有几个地方有待商榷;一是句首“场校”,应该是指高考考试的场所吧,“校场”在古代是操练和比武的场所,今日宝剑要初试锋铓,所以笔者引词入诗中,但为了避免平仄失调所以把这一词语倒装是吧,但这一倒装就不伦不类了。其二还是该分句的“䇲”字,䇲通筴字,据考古研究,筴与箸(即筷子)是一回事,筴是夹子的意思,古时用来夹菜的。宋陆游曾有一名句说:“匣中宝剑夜有声”,宝剑藏皮鞘,骏马配雕鞍。怎么会是筴呢?我想是笔下有误。不过,十年不鸣,这一鸣却惊人,到也令人欣慰。
本律首起采用倒叙法,接下来看承。”立雪勤求星月伴,悬梁苦读曙曦萌。”颈联笔者引用了两个典故,立雪和悬梁,立雪即程门立雪 ,表示向老师恭敬请教的意思,悬梁:据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后又有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所以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刻苦学习。本联合并三四两句综合句意是虚心求学,寒窗苦读是罢,但立雪与悬梁虽一是说虚其心一是说苦其体肤而学,但在事义上相同,都有寻知求知的意向,所以有合掌之嫌。曙曦萌是什么意思?曙曦即早上的阳光。萌的本义是:发芽,引申为事发萌芽状态,所以曙曦与萌关联显然不通,又是笔误。
“脚规圆满谋身路,矩尺方平济世情。”转联漂亮。用比说事形象生动。规即圆规,画图画的工具。矩尺,即曲尺,木工所用的工具。脚规与谋身路关联,矩尺与济世情关联,可见学子之艰辛情志之高尚。
最后看尾联“锦鲤龙门终跃水,天之骄子逐鹏程”。七分句作总结,末句笔落章成,交待完整,余味绵绵。是啊,锦鲤终非池中物,鲲鹏必是翔蓝天,末尾完美扣回起句。
综合整诗,牧野闲人老师这首叙事七律釆用开篇倒叙手法,首起交待发生事件,中二联由首联生出,来写人物的状态与思想,最后末尾抒发情志,而且通篇用比说事,形象生动。只是炼字下笔随意,欠缺精准。
早梅香阁
推荐
●折桂令·赠2020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白无咎体)
隆光诚(广西南宁)
冷冬炎夏苦修行,风刀雨剑何妨?书海遨游,十二载清窗。历千辛、心怀绮梦,鸿雁云翔。谁料疠疫,忽发灾殃。春期九州,尽封城闭户,抗疫提防。
不惧艰难,且毅然、开辟空中课堂。暮春初夏,幸孜孜、课程终复如常。秣兵厉马,贞意铿锵。折桂蟾宫时节,相持共谱宏章!
止水评析:
一年一度的高考,既是对学业的检验,更是对意志的考验。隆光诚老师的《折桂令——赠2020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就以此为立意,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莘莘学子“不惧艰难”,“共谱宏章”的赞扬和鼓励。
上片形开头:“冷冬炎夏苦修行,风刀雨剑何妨?”选取十二载风霜雨雪中的典型场景,赞美学子不畏艰险、勇克难关的奋斗精神。反问句式的运用,加强了表达的效果。可能作者为了避免熟语,将“寒冬酷暑”改成了“冷冬炎夏”,但如果没有新意象,改后倒不如熟语流畅些。“雨剑”是否能这样说,也值得商榷。说“霜剑”是因为剑刃锋利,白光如霜。说“雨箭”因雨线如射出的急箭。“雨剑”则不好理解。“书海遨游,十二载清窗” 。“遨游”、“清窗”暗示了苦中有乐,以苦为乐。“历千辛、心怀绮梦,鸿雁云翔。”写出了学子的志向高远,是勇克艰难的精神动力。“谁料疠疫,忽发灾殃。春期九州,尽封城闭户,抗疫提防。”写突然从天而降的疫情对学业的影响。
下片紧承上片,好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国家“开辟空中课堂”,学子仍能“孜孜”不倦,刻苦学习,让“课程终复如常”。临近高考了,“秣兵厉马”,渲染了紧张的备考气氛;“贞意铿锵”,渲染了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最后一句是对高考学子的衷心祝愿。
总之,全词抓住了精神层面写高考,笔势纵横,挥洒如意,写得气魄雄壮,是其成功之处。但从诗词的角度衡量,特别是下片,作者没有选取典型意象,通过创造优美的意境来感染人,而是采用记叙、议论的方式,直接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读来不够感人。个别词语运用不准确,还需好好打磨。
步蟾宫室
推荐
●水调歌头·无题
巩晓荣
无意惹世事,偏在此中行。人生无奈,酸辣甜苦味萦萦。点点光阴虚度,春夏秋冬复往,难再少年争。但求心安处,何论利和名。
沐晨风,攀山岭,看月盈。放歌山水,把酒东阁共诗朋。朝夕田间耕种,岁月流中读诵,笑对凸凹平。渭水滔滔去,山野郁青青。
李悦岭赏析:
渐趋老庄之态,又进五柳先生之境。看淡红尘,远去名利,一种淡泊的人生观,其思想精神是何其超迈。诗人巩晓荣创作的《水调歌头·无题》用无法言说的文字打破了固有的心境,诗意化的表白,让其人生多了些哲思感悟。有时,让人感觉些许无奈又无法从文字中跳出,却又不乏倔强固执个性,“无意惹世事,偏在此行中”。人生的精神无奈注入更多的“酸辣甜苦味”,生活的压力,时光的虚度,让人“难再少年争”。时间的残酷性在“春夏秋冬复往”的轮回里,磨掉了青春和意志。也就在这里,诗人探索到了人生哲理和容易被忽略掉的生命价值。从中看到了诗人“无为”的人生态度,以退为进,其超然的觉悟、大智慧不得不让我们向诗人致敬!为纯净的灵魂而祈祷。一句“但求心安处,何论利和名”坚定了诗人意志和决心。
下阕文字更是透出山水灵秀,诗人隐入其中,尽情抒怀,畅叙幽情。诗人喜欢的田园山水和灵魂糅合在一起,搭成了生命的另一道风景。可以“沐晨风,攀山岭,看月盈”,或者“放歌山水,把酒东阁共诗朋”。或去“朝夕田间耕种,岁月流中读诵,笑对凸凹平”。唯美的诗歌意境与诗人的心境融通,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理想的被赋予浪漫主义色彩的精神家园在文字中建立,似“渭水滔滔去,山野郁青青”,横亘在诗人心中,显得是那么庄重,而又那么的不平凡,尽显高蹈的青春气息。《水调歌头·无题》最难言及的部分,或许隐藏着诗人宏大的叙事场景,然而,尘世被伟大的热情融化了。意境和情感,诗歌的艺术魅力,给这篇短文增添了意义和光彩。
荷花媚诗词庭
推荐
●画堂春·春思
超然(江苏)
东风融雪涨春池。雨滋芽翠新枝。蝶蜂欢舞百花怡。燕衍巢泥。
远望飞鸿北去,心随幻絮飞离。忆曾约定屡延期,卷写情思。
南郭居士赏析:
春天万物萌发,思绪随之萌生。有超然先生赋词一阕,吾且慢慢品阅之。
先看上片。“东风融雪涨春池”,春风送暖,融化积雪,池水因此也渐渐涨了起来。首句很有特点,把风、雪、池互相联系起来,层层推进,凝练而有张力。“雨滋芽翠新枝”,描写雨润新芽,这里“芽翠”和“新枝”也可精减掉一个,有一定交集,但这不是问题。接下来描写蝶蜂的欢舞,百花的怡然,还有燕子衍巢泥,有声有色,很是生动。
“远望飞鸿北去”,看着鸿雁向北远去,心也似乎随着幻絮飞离了,下片前两句由景生情,开始写意。当然这里“远望”也可精减,因“飞鸿北去”就是远望的结果,但不换也不是问题。“忆曾约定屡延期”,进一步融入情感,想起曾经的约定,却总是未能付诸实施,只有在纸上写一写对你的情思,很是微妙,这便是所谓的春思或春愁吧?假如把“卷写情思”的“卷”改为“倦”,似乎会有另外一番风味,此乃题外话。
这首画堂春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思情,情景交融,过渡自然,特别是下片中,通过“飞鸿”、“幻絮”,引出曾经的约定和淡淡思愁,颇有意境,极富带入感,不禁教人称好也。
诗词点评台
总编 踏雪飞歌
副总编 魂落秋砚 洁心 九月菊花
主编 洁心
点评台老师 南郭居士 巩晓荣 清雅月影 止水 欣慰文 洁心
友情参评团老师 背叔 李悦岭 董文海
本期平台制作 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