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

  学习《伤寒论》书,首先要学习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哆咖医生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大致为: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但是有的条文也没有按照这个规律,那是针对一些简单的容易辨别的疾病,或在主证的基础上的一个兼证,采取的另外一个治疗方法。现在针对大致的条文来做一简述。

  一。辨病

  辨病是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首先辨别出这个病的病证是在哪个范围,来确定当前这些症状中属于什么病。张仲景根据自然规律与人体的结合,分析出人体的六种不同位置与功能,完全合乎自然规律,结合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形成了六病学说,分别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至于病位另外专篇论述,在此大致说说,以便理解。

  太阳病是病位在全身的皮表,由心肺的气血来供养,而达到抵御外邪的作用。

  阳明病为人体的内通道--胃肠道,其从口到肛门均属于阳明的范围。与皮表正相反,因而分为表里。太阳对外,阳明对内。

  少阳病的病位可涉及全身,为元气运行的道路,由阴而生,上达于阳,类似于人体的静脉神经(动脉神经为卫气的循行)。在人体局部为肝胆的调节。

  太阴病的病位在胃肠道,但是他的作用为吸收与运化水谷精微。也就说胃肠道虽为阳明,但是阳明只是储存水谷,而吸收与运化属于太阴的范围。

  少阴病的病位在腹部,局部为在肾与膀胱,但是结合功能是在全身的血脉中的包含者,如同地球的吸引力,虽在土中,但是却表现在地球的外部各个方面。

  厥阴病主脉,其病位有两个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面的 通阳,下面的起阴,交通阴阳,相互交接。遍及全身。

  所以张仲景首先要辨病,才能有利于辩证论治,确定了病位的大方向,再进行分析病机,通过辩证来辨出得病的病机来。

  二。辩证

  辩证是辨别症状与分辨类型,在古代,证与症不分,到近代才区别开,此处言辩证,是通过辨别症状来辨出疾病的病机为主。

  

  张仲景的辩证思路为全书的重点,不论何条均以辩证为主,但是辩证又分为三类,即辨主证脉,便鉴别证脉,辨兼证脉。此思路的排序有前后之不同,有辨别之先后,主次缓急之不同,因此,辨主证脉为主,鉴别证为次,兼证为末。刘渡舟教授指出:“临床辩证,要先抓主证,才符合辩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及变证,分清辩证的层次,而使辩证的程序井然不紊。”

  1.辨主证。

  主证是一组症状中的主药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表现最痛苦,或最突出的一个症状。它最能显示出该主证与病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病位的统一性。从书中来看,主证可能是一个或两个,但是不能太多。如:

  (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微沉,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2).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辨鉴别证。

  鉴别证是根据主证脉来加以对比鉴别的其他症状,有利于对主证的存在起到支持作用,并有利于显示主证病机的一组症状。其症状或多或少,但是必须突出与其他病症的相鉴别之处。鉴别证是临床的重点,他表现了一位医生的理论基础的深浅,临床经验的多少,辩证思维的灵活与否,显示了医生的临床辩证水平。

  如上面两条中之绿色标志者为鉴别证。1条文中不呕为不是少阳病证,不渴为无阳明病证,加之无表证说明没有三阳病的表现,那么就从三阴来辨别,那么三阴从何处来辨别,从兼证中来体现。所以后面的兼证为前面主证与鉴别证的重点表现者。2条文中发潮热,怎么引起的,需要辨证出病机来,从鉴别证来区分,一般潮热有三种,阴虚,湿热,腑实,那本条的鉴别证是“大便溏,小便自利”,阴虚大便偏干,小便不利,湿热者大便粘滞不爽,小便不利,阳明腑实者大便偏干,小便黄,以上三个均与本条文不相符,那如何辨别,当从兼证中来寻找。

  3.辨兼证脉

  兼证为临床见证中的一些次要症状,但是在主证与鉴别证无法辨别出病机时,那兼证则起到决定性作用,能帮助确定病机所在,并且还有利于加减用药。如上面用蓝色标志者为兼证。

  1条文中脉沉微,身无大热为兼证,脉沉为在里,脉微为阳虚,沉微说明是肾阳虚衰引起的,身无大热者说明虚阳上浮引起的。从而显示了该病机为汗下伤阳,阴寒内盛,迫阳外出,阳与阴争而出现烦躁。

  2条文中胸胁满不去者,说明发潮热不是阳明之热引起的,而是由少阳升发不及,血郁于阳明而致。

  三。辨治

  是神对病机采取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方药的辩别。

  张仲景的治疗原则大致分为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以及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治疗方法大致为所谓的八法,临床可以根据病情灵活加减组方用药。

  

  从《伤寒论》的条文来看,仲景选方常用“主之”“可与”“宜”三种,从中可以看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及“对证治疗”的三种治疗方法。其中对症治疗用“主之”来说明,同病异治用“可与”来表示,而异病同治用“宜”来表示。如上面1条文用“主之”说明是对症治疗,其他条文也是一个道理。上面2条文用“与”来说明是同病异治,同是发潮热,又为阳明病,本当用阳明方,反而用小柴胡汤,所以属于同病异治。其次,大承气汤条文较多,在应用上大多说为“宜”,是异病同治的表现。

(0)

相关推荐

  • 浅谈张仲景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北宋时,太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就将家藏的<伤寒论>编录进上,起初被收载于<太平圣惠方>中:治平二年,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 ...

  • 对驳“特异性方证”的回复

    导语: 一 方证的概念,在中国大陆最早由胡希恕先生首先发扬起来.那时就颇具争议. ➤ 答:胡希恕先生提过方证,但并不是最早,关于这个问题我将专门再谈,敬请期待. 二 然而,不能否认运用"方证 ...

  • 【医圣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

    学习<伤寒论>书,首先要学习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大致为: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但是有的条文也没 ...

  •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辨病、辩证、辩治

    学习<伤寒论>一书,首先要学习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思维起到决定性作用.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分为三部分,大致为:辨病----辩证---辨治三个方面,但是有的条文也 ...

  • 【王雨三:舌诊辨治用药16法】精

    验舌 察舌一法,考古之医书未有详载. 然在四诊中,亦属望之一途,殊不可少. 至元敖氏,始以十二舌作图验证,杜清碧增以二十四舌. 后申斗垣辑观舌心法,推广至一百三十七舌. 后长洲张诞先删其重复,定为一百 ...

  • 三例流感的辨治体会

    中医书友会第20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小编的中医师父曾说:检验一个中医大夫的基本功怎么样,就看他是否会治感冒.小编也是在亲眼看着师父用中医中药治好了一个个高烧的病人之后,加深了学用 ...

  • 陈可冀病证结合辨识疾病的思路与方法:高血压辨治三要点

    编者按:病证结合是传统中医学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在前人基础上,倡导并践行病证结合方法治疗疾病,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提供了一个切 ...

  • 千古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三):总结经验,辨证论治!

    导语: 在南阳医圣祠的长廊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117位历代名医的石刻画像,据说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容量的名医画像宝库. 这些人,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个个都名震天下,活人无数,是不同历史时期生命和健康的最智慧的 ...

  • 千古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三)总结经验,辨证论治!

    导语: 在南阳医圣祠的长廊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117位历代名医的石刻画像,据说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容量的名医画像宝库. 这些人,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个个都名震天下,活人无数,是不同历史时期生命和健康的最智慧的 ...

  • UC头条:千古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三): 总结经验, 辨证论治!

    导语: 在南阳医圣祠的长廊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117位历代名医的石刻画像,据说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容量的名医画像宝库. 这些人,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个个都名震天下,活人无数,是不同历史时期生命和健康的最智慧的 ...

  • 王付教授探秘医圣张仲景经方用量之谜,古之一两为何今用三克

    王付教授探秘医圣张仲景经方用量之谜,古之一两为何今用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