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生活】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孔子教学讲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此弟子们经常拿各种问题来请教。
有一天,子贡问老师: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孔子点点头,回答说: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显而易见,能做到前者已属不易,后者践行起来更加困难,但却绝非不可能。
古印度毗舍离地方有一位富翁,名叫维摩诘,家财万贯。妻子无垢貌美无双,一儿一女皆具慧根。久居城中的维摩诘深信佛法,乐善好施,辩才无双。城中百姓无不爱戴敬畏。
有一天,维摩诘大士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知他并非真的生病,就派遣智慧无双的文殊菩萨前去探视。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大士刚一见面,就开始论说佛法。陪同前往或前去探视的菩萨罗汉们被两位菩萨妙语连珠解释深奥义理深深震撼,钦佩不已。至此后人们对维摩诘大士更加崇敬。
彼时,维摩诘大士卧病之所、也即与文殊菩萨讨论佛法之地只有一丈见方,但却能容纳无数前来听法的受众,方寸之地,奇妙神圣。唐高宗时期的王玄策,曾经奉旨出使印度,经过维摩诘大士故居时,他亲自用手测量室内面积,惊讶地发现居然真的只有十拃长,故此称之为“方丈”,意即“一丈见方”;亦有“丈室”之称。
后来,“丈室”逐渐为文人所喜爱,在自家宅院营建的过程中,总会为“丈室”留一方天地。
“丈室”,俗称为“斗室”,虽然面积狭小,但简约而不简单:
首先,修建之所必须僻静。
如果说“山斋”是主人与知己好友相会的地方,“丈室”则完全是主人的私密空间,是其修身养性、静坐冥想之所。“静”是根本。
第二,“隆冬寒夜”,“仿北地暖房之制”。
今人取暖纳凉,往往通过科技方法实现,“空调”是最常用的手段。古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要素以及对房舍建筑的合理布局来最大限度的追求舒适度,是先民们的智慧。为此,“斗室”往往具备三个要素:
1. “前庭须广”,为此可以承受更多光照。
2. “留西窗以受斜阳”,以便在日落时分承接一天中的最后一缕阳光。
3. 冬天北风呼啸,为此北边不必开窗。
其三,室内布置不宜繁琐,“卧榻及禅椅”即可。
“斗室”的用途,决定了其“极简”的室内布置风格,除了必要的物件,其他不必陈列。
“椅子”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马扎”演化而来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禅椅”则是其中最特殊的存在。
禅椅往往极为宽大,靠背十分靠后。如此一来,若按你我常规“坐法”,属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极不舒服。但若是在其上“打坐”,“静思”,其优势绝非其他椅子可媲美。
譬如:官帽椅
交椅
在“打坐”这件事上,无论哪一把椅子都无法与“禅椅”相提并论。
此外,“斗室”内不可有太多装饰物,三五卷心头所爱,几幅墨宝画卷,供随时阅读欣赏即可。
若是还想再增加一些绿植,也要尽量选择小巧精致的“”案头清供“”以悦身心。
绿植,翡翠,相得益彰。
将自己安放在宽大的禅椅之上,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参禅深思,让浮躁的心渐渐安静下来……且不说提升生命质量、增长智慧,即便是对身心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
方寸斗室,自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