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从业者都给玩家制造了哪些幻觉?|游戏论坛

如果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或者总是遇到诸如“对面疑似开挂”“所选的职业/英雄出现问题”这样的情况,也许你已经陷入了游戏从业者精心布局的幻觉之中了。

这里的幻觉指玩家在进行游戏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强烈执念,但并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认知,通俗的来说就是不一定正确但被坚信的认知。

本文罗列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玩家幻觉情况,并进行分析。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留言进行补充修正,也可以对号入座来考虑一下选择哪所网络电疗中心。感谢俄罗斯心理学研究教授沃·兹基硕德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学术上的帮助。

“当我退出了游戏,打开社交媒体

我的段位自动提高了一级”

这是一个令人非常费解的现象,以至于逐鹿网创始人微博老司机阑夕发PO称“守望先锋中国区五百强,有八百个在贴吧”。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游戏中真正的高手永远只占游戏比例中相当少的一部分。可是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中,却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是嘴强王者。如果不查看他们的战绩,我们似乎很幸运的置身于一群全世界最顶级的玩家中间接受指教。

微博老司机现身说法

无论实际战绩如何,在社交媒体中大多数玩家都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段位提高一级。也不乏出现打的非常烂的玩家指点江山,教别人怎么玩。可怕的是他们本身几乎对此毫无察觉,而是在心底认为自己就是如此强大,甚至连战斗记录都无法敲醒他们。

曾经在游戏相关的贴吧论坛中,我们观察到几乎很少人能够坦率的接受自己的真实水平。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打的不错,至少要比他们的实际水平高出一截。和在社交媒体中单纯的吹牛不同,这些人真正产生了幻觉,他们热衷于指导新手,评论游戏技巧并且自己坚信他们的战斗记录并不代表自己的真实水平。勉强打通副本的玩家在纠正副本大神的打法,PVE玩家指出PVP玩家的PK短处,很多玩家笼罩在这股幻觉中,无法自拔。

我们的游戏,都在给玩家一个非常正面的心理暗示。当然这本意并不是让玩家去吹牛或产生认知偏差,而是为了挽救留存。谁都不想在一个整天被人摩擦的游戏里浪费时间,以至于守望先锋大胆的应用了隐藏Death的方式。不明晰的战绩记录能够有效放大玩家的幻觉,而在那些像考试试卷一样耿直的游戏里,玩家幻觉程度则比较轻。(只能说比较轻,应试考试分数排名还是会产生幻觉的,以至于很多觉得自己可以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去了北大青鸟的时候怀疑自己的人生)

“免费的新手午餐

那肯定是不值钱的垃圾”

很多游戏运营习惯用发放只有新注册玩家能够领取的礼包来解决他们的KPI,但是真正的新玩家往往不能很好的认知到这些礼包的价值。大多数新手只能通过立绘,名称和社交媒体中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综合评定。但是他们往往会将免费的新手礼包的价值低估,并且坚信他们自己的估值而非数据。

通常新手礼包的确由外表炫酷的垃圾构成,但是当游戏运营陷入到一定窘迫的地步,运营人员也会大放血来填入高价值物品。当然这样可能会更吸引老玩家来开小号,而非真正的新玩家。新玩家很少因为礼包好坏而选择加入游戏,因为他们大多数并不了解礼包的价值,并且会进行不同程度的低估。

曾经非洲人需要砸近千元才能获取的机体

由于运营不力也被放入了免费扭蛋

曾经在玩一款高达网游的时候,我驾驶着“白色卡碧尼”用浮游炮利索的完成了五杀,在一旁观战的朋友在说“老玩家的东西就是好,现在的东西真是变态”。而当我告诉他这个物品可以用免费券抽取了,他马上转变态度的认为“那肯定是过时货,不好用”。这种幻觉在二次元游戏中尤其严重,由于通过扭蛋获取道具的方式具有不小的随机性,运气不错的新手玩家很有可能用附送的免费扭蛋券抽到稀有物品。而他们认为这些物品只是礼包的附赠货,价值并没有实际的高,即使那些物品是老玩家辛苦一年或一掷万金都难以获得的。

当然这并不是玩家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游戏运营者都在力求用最垃圾和最没用的礼品去拉来那些萌萌的新手。以至于被坑了习惯的玩家误会那些一时良心发现的运营,这个锅,只能背着了。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这句话来自神圣布里塔尼亚国王鲁路修.V.布里塔尼亚,由于中二度爆表成了每个中二少年的必备话语。如果新玩家产生这个幻觉,上一条幻觉也会在反馈中得到强化。

很多新玩家领取了新手礼包踏上了他们对于新世界的征程,此时他们的内心肯定充满对成长的渴望,以至于他们甚至真的认为自己像在新手场打人机那么强大。一旦遭遇挫折,大脑中的一些部位就会自动采取匹配,过高的自我认知和惨痛的现实形成割裂感盘踞玩家的脑海中。此时的大脑负责控制的区域就会急于帮我们找好理由,来抵消这种不适应感。

反正不是我的错

看,肯定不是我的错!这些新手礼包送的都是垃圾,那些老玩家都是骗子,所以我现在被按在地上摩擦!(强化了上一条幻觉)当然,很多老玩家仍然没有走过这阶段,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他们会通常会发表长篇大论来论证自己是正确的,通过不断的自我强化来赶走不适应感。

所以我们在游戏中能看到输了比赛喷队友的,操作失误赖服务器的,总之不是自己的问题。而这些其实是从业者利用心理学给玩家制造的一种幻觉,这种幻觉具有非常强大的迷惑性,甚至连从业者本身体验游戏的时候都会深陷其中。

“这个英雄设计的可能有问题,太难用了”

(图片来自朋友圈,举例用并非针对图内的朋友)

心理学上讲人类自我批判的时候会非常痛苦,可是人类永远不能回避这个过程。我们会失败,是犯错,当然也都会自我批判。但是人类又是一个趋利避害的物种,就像我们喜欢甜食而厌恶苦食一样,甩锅是我们的生存本能。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们似乎非常喜欢制造这样的幻觉,不停的利用游戏机制暗示玩家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且尽一切可能性的将指向自我批判的反馈替换成自我谅解。

就拿日本某端游战绩评级来说,前20%是S评级,20%-40%是A评级,40%-80%是B评级。80%-95%才是C,而只有最后5%才给予了劝退评级D。如果输掉了比赛,至少一半的玩家都会认为是队友出现了问题。

“我花了钱

我要Carry全场”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并不是幻觉,RMB玩家吊打小氪和微氪已经成了一条通用规则。不过随着网游越来越复杂化,这条规则被掩盖的越来越好。必须承认,这条规则必须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们的战斗能力往往是综合原因所构成的。

注意,新世代的网游变的很复杂,虽然仍然是氪金越多越厉害,但是不代表你能够很轻松的干掉比你花钱少的玩家。充了钱的确能够让自己变的更强,但是这不是一个万能的BUFF。在FPS游戏中,你买了再好的装备也不能对空开枪就秒杀敌人;同样你花大价钱氪金也不能保证在匹配中匹配到给力的队友。

我们知道你充了很多钱

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耿直的冲过来?

事实上,你充了钱也有可能匹配到坑爹队友,而且并不能胡乱射击就能够干掉敌人。充了钱能够变强,但是不是万能的。所以请不要问“为什么我听你推荐买了这套很贵的装备,我怎么还段位这么低?”或者“我是VIP会员但是怎么总给我匹配猪队友,这难道不是故意的吗?”

可能市场在制作礼包或者VIP售卖广告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考虑玩家的平均智商,或者反过来说可能是认真考虑了玩家的平均智商,才制作出那些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的广告及口号,毕竟玩家产生幻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掏钱了。各种天花乱坠的形容词让充了钱的玩家觉得自己可以carry一切,虽然不充钱寸步难行是真的,但是充了钱就是爸爸真的只是一句广告语。

“我永远处于劣势

无论输赢”

是不是感觉对方的手榴弹永远丢不完?是不是觉得对方永远不用换子弹?是不感觉对方的同型坦克永远比自己的硬?是不是感觉对面同样的装备但是就是比你厉害?如果有上述症状说明已经陷入了这个幻觉之中。玩家总会在无意识之间认为自己处于劣势,而且受到了某些不可名状的力量的干涉。

在坦克世界中,敌人的苏联坦克KV-1在面对同级和低级车辆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铁疙瘩的感觉。你的炮弹会接二连三的被它的装甲弹开,你的队友一个接一个的被它硬吃。“哦,这可真是一辆好车”你这样想着也给自己升级出了一辆KV-1坦克,接下来你就在三秒钟之内被和你同级甚至更低的坦克打成了马蜂窝。在敢达网游中,吉翁玩家(该游戏的一个阵营)甚至就该游戏的另外一个阵营——联邦军的机体盾牌比较大展开辩论,他们认为吉翁军的机体盾牌太小处于劣势。但是根据那个游戏算法,盾牌大小的差别只有视觉。

这两块盾牌的防御面积是等同的

(游戏改版后信息栏变小,机体的大小是一样的)

在对抗类游戏中,我们就是这样给自己制造幻觉,让自己感觉自己处于劣势。我们的大脑似乎对于“绝地翻盘”事件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奖励素,这种感觉让我们上瘾。所以在平常的对抗中,我们的大脑也喜欢这样欺骗自己,以求获胜后能够获得更大的快感。当我们真的胜利后,“用劣质装备在大劣势中翻盘”的感觉会让我们感觉自己的水平十分高超,然后我们就打开社交媒体,嘴上提升了一个段位。(会强化“社交媒体高段位”幻觉)

现在有很多厂商也发现了这点,在游戏过程中会用尽手段制造紧张的气氛给玩家放大幻觉,并且暗示你“你的敌人在非技术方面比你们要强很多,你们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他们”,这玩家获胜后就会取得较多的愉悦感,促使大脑分泌出更多令人愉快的多巴胺,而这时玩家就会更粘游戏。

“我是主力输出

我的队友都是划水的”

自从一些机智的游戏厂商取消了战法牧铁三角BOSS打法后,这种幻觉愈发严重了。这些厂商发现通过各职业技能组合,攻击频率还有仇恨值等一些复杂的算法将这个原本并不明显的幻觉放大。

缺乏铁三角类分工的打BOSS随机队在分工上难免有所重合,而很多游戏又禁止了第三方DPS统计插件,这就造成了在涉及到重合领域贡献的时候,自己永远觉得自己是主力。而厂商复杂的仇恨算法又让队伍中每个玩家都体会到的了主力的快感,让每个人在尽力输出一定频次后都能享受被BOSS追着揍的殊荣。

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官方DPS插件统计

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当主力的感觉

曾经在玩剑灵的时候,我认为BOSS是随着我的拔刀频率明显掉血的,而且大多数时候我的脚下都有仇恨圈,这让我更加坚信我自己才是输出的主力。但是在打完后我们的气功师说自己才是主力,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仇恨圈一直在他脚下,这时候同队的另外一个剑士则认为他才是整场输出的主力。

我们永远认为自己的贡献是最大的,这并不只存在于游戏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只不过一些游戏厂商察觉到了这点,对这个幻觉进行放大。战法牧铁三角的打破绝对不仅仅是分工变的更模糊这样表面,“让每个玩家都能够自由的选择在副本中的位置”说白了就是打造“每个人都是主角”的幻觉。

“你们的服务器有问题

你们的服务器在故意针对我”

我的操作出现了延迟,我的游戏出现了掉线,我瞬移了!出现这个状况很多玩家丢锅给游戏公司的服务器,认为这些都是服务器导致的。服务器到现在已经升级成了一门玄学,转扭蛋转不到想要的,匹配到坑爹队友,还是游戏延迟等等都丢给了服务器。

曾经的SD敢达由于很难抽中想要的机体

相当一部分玩家认为服务器读心术确实存在

其实现在的网游公司服务器已经做的比以前好很多了,至少不会频繁的出现“掉线城”状况。之前某公司因为被批服务器差还特地向玩家澄清过“我们的服务器都用的最顶级的”。先不说读心术这些玄学问题,延迟和掉线也许真的不是服务器的锅。

点个赞科技CEO性感玉米在给大家普及NAT网络

曾经有段时间我在家里发现打游戏延迟非常高,并且频繁掉线。而更要的是我玩的还是分秒必争的射击游戏,对于微小的延迟都是不能容忍的。最开始我也产生了对服务器的幻觉,直到后来网通的人跟我说“我们的网络是家庭网络,不是游戏网络。想玩游戏去网吧,我们的协议只保证你的上网速度,没保证你玩游戏不出问题”。我听了之后认为十分有道理,然后投诉给了工信部。

虽然曾经的掉线城和某个时期的育碧的服务器确实造成了很负面的印象,但是这个幻觉主要是网络运营商有450种姿势告诉你不是他们的锅,而从业者又很少能拿出令玩家信服的说辞造成的。反正挨骂的是客服,而不是在座的各位。

“游戏中的女玩家很开放

她门都对我有意思,肯定的”

这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心理学定律被游戏厂商加以利用的例子。很多女生都碰到过那些自信心爆棚,自认为光芒四射的直男。可怕的是,在游戏中这样的幻觉被加重了很多。

通俗的来讲,这种行为叫自作多情。可是这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是一个不可能放过的盈利点,毕竟女玩家就像丢进水中的钠块一样,能够将原本平静的水炸开,让玩家变的更加活跃,也更加容易充钱。

充满暗示的属性描述 让玩家产生了春天到了的错觉

女角色变的越来越漂亮,场景设计越来越暧昧,交互制作的越来越大胆。这一切让男玩家陷入了这个幻觉之中,而且本来一些男生就认为玩游戏的妹子更加开放。是不是妹子求你打个副本就让你小鹿乱撞,是不是妹子求带上分就胡思乱想?网游的世界给我们提供了幻觉平台,并且很能确定的是游戏厂商正在蓄意的放大它。在我初二的那年我玩了一款国产网游,其中女生有一个自动索要玫瑰花的功能,当时的我收到索要玫瑰的消息时,暧昧的文案让我瞬间怀疑我所处的国家文化。这些开放的台词,暧昧的场景似乎预示着对面是一个大胆火热的姑娘,虽然很大可能性是个男的

毕竟,男玩家的消费力会在为女玩家砸钱上产生爆发式增长。

“我的经济水平代表全体玩家”

“你饿了吗,喝不起粥的话为什么不吃肉?”曾经说出这样话的古代帝王被今天的我们当成了笑柄,但是很多游戏玩家似乎并没有资格笑他。当游戏商城新推出一个礼包,每个玩家在加入讨论价格的时候都多多少少的代入了自己的经济水平。

这在二次元玩家人群中尤为明显,因为二次元游戏是靠着共同爱好吸引的他们,这个爱好是不分阶层的,而非二次元游戏则存在更重的经济阶层因素。在一个土豪遍地的游戏里经济下限一般也很低,同样在吃土党遍地的游戏中土豪也没壕到哪去。但是在一款二次元游戏中,既能看到南方小土豪也能看到吃土党。由于盗版的泛滥,二次元爱好的经济下限被拉的无限低,穷人可以买盗版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钱的土豪就直接去日本买买买了。而到最后他们因为同样爱着二次元加入了二次元游戏。

FGO国服扭蛋18人民币抽一次

在社区中经常看到对价格合理性的极端讨论

贫富差距的巨大很容易让他们对游戏厂商的定价展开论战,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吃土党们认为道具价格过贵,小土豪们则认为过于便宜。一旦将不同阶层的摆在同一个平台上,这种幻觉意识就会被无限放大。因为自己的现实是摆在那里的,认同对方的观点就等于否认自己的现实。

双方互不相让的展开探讨,并且不知不觉中让中间观望的吃瓜群众购买了道具。这份道具包含着对富人的认同和羡慕,也有着对吃土党们的优越。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摆弄着复杂函数的游戏厂商。

“我肯定比你们要高级”

高端玩家幻觉

通俗的来讲,我们经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莫名的优越感”。比较常见的是“点卡玩家看不起免费玩家”“万智玩家觉得其他卡牌玩家都是弱智”。当然怎么想都是玩家的自由,但是玩家往往会因为游戏项目,掌握信息甚至正盗版的区别将自己抬高,并且衍生出奇怪的联想。比如一类玩家看不起另一类玩家,他们自身通常不会停止在游戏项目层面的联想。他们会产生“自己智力更高,更加富有,有女朋友”等幻觉,并且认为自己在道德等其他层面上高于对方。(虽然正版玩家比起盗版玩家起来的确是有道德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方面的道德高于对方,毕竟道德不是一个数值游戏)

玩大厂的看不起玩爆款的  玩爆款的看不起玩国产的

玩点卡制和买断制游戏的玩家认为自己比起玩免费游戏的玩家更有素质,觉得自己是在享受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不是像玩免费游戏游戏玩家那样在用低级的乐趣宽慰自己。同样玩二次元游戏的阿宅也觉得自己比玩“辣鸡国产”游戏的玩家更高端,经常出现一边疯狂的给DMM送钱的同时一边嘲笑给国产游戏氪金的人。

玩家鄙视链

人类有优越感的获取源泉之一在于“排他性”,试图将自己包装成最棒的总是没错的。游戏广告非常喜欢用最字,同时为了让玩家掏钱又不停的制造“道德承诺”(比如欠了某某一个正版光盘啦)来暗示玩家,这样的宣传是“排他的”并且是附带“道德承诺”的附加价值。最终结果往往是让玩家跨出游戏的范畴制造歧视,还有就是让新广告法把“最”字列入了黑名单。

免费游戏更加坑钱

根据Superdata发布的2016预期全球网游市场研究报告的显示,这似乎并不是幻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