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
海河,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成。海河干流,又称沽河,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海湾。以卫河为源,全长1,050公里,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6公里,河道狭窄多弯。
海河(渤海入海河流、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
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其中山区约占54.1%,平原占45.9%,人口7,000多万,耕地1.8亿亩。
流域内北有燕山东西横贯。西有军都山、太行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三山形成一弧形屏障,环抱着海河平原。由于大地构造的断裂和沉降作用。在山区形成若干山间盆地。海河平原按成因可分为山前冲积洪积扇平原、中部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海河各支流由山地流向平原,由于坡度骤减,流缓沙沉。河床越淤越高。不得不依靠大堤束水,久而久之,河床即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半地上河”或“地上河”。河道泄洪能力日益减小,两河之间形成河间洼地,每遇洪水,易决口泛滥,沥水往往积于洼地,无处可排,成为河北省洪、涝、碱极易发生的地区。
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以及华北平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考古调查,在五千多年前,天津附近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以后的地壳变动,沿海大陆架逐渐上升为陆地,那时海河各支流及黄河均分流入海。这些河流发源于山区,从山区冲下来的大量泥沙,流至山前,由于河槽纵比降减少,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下来,逐渐在山前形成若干个冲积洪积扇。其中黄河的沉积作用最大。长期的沉积使各河冲积洪积扇不断加大,以后连在一起,形成了河北平原。各河顺地势流向最低的天津附近入海,于是扇状的海河水系的雏形逐渐形成。
海河水系形成的过程又是各河下游迁徙改道的过程。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南北迁徒,据史书记载,从春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中,黄河决口改道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改道的范围,北经海河河道,南夺淮河河道入海,黄河每次变迁都对海河水系的形成与变迁带来很大影响。
宋朝时,海河干流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改称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
海河水系是由海河干流及五大支流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共同组成。历史上,五大支流在天津附近汇合,然后经海河干流入海,构成一个典型的扇状水系。
来自: 谭老师讲地理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