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老师聊太极[27]
缠丝劲,螺旋劲,抽丝劲等等,都是有了基本的太极劲以后,以意运劲的方式,即走劲的不同方法,都是劲法,没有劲,根本就谈不到这些,而且真正用出来的效果,是外面根本就没看见转,但人就被劲拧住了!如果是外形身体的转,那就谁都会了,而且你要转,别人马上就能把你卡住,你根本就转不了了。
缠丝,是有相应的理论解读的,瞎猜是不严肃的。
要继承前人留下的智慧瑰宝,就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学习研究,把前人的原意搞明白。
(松沉:我体验过老师的缠丝劲,老师两手就平搭在我胳膊上,但效果上,就好像两个人反向拧我的胳膊,怎么别扭怎么拧,很难受,谁难受谁知道。但这两个人的效果,是康老师一个人做出来的,有时是左右胳膊配合,有时是右胳膊和左腿配合,痛定思痛我也琢磨,这必须要有两头,而且是反向的两头才能做到。要亲命的是,不是手掐把攥拧的,是靠劲拧的。而且当被拧成“残疾状”后,只要向下一发力,我的后半生就去老师家吃饭了,不是骨断就是筋折。劲上的事儿用语言说很苍白,有时间还是体会吧。)
(松沉:我今天还是想说说老师昨天的课,太精彩了!不能说别人,仅仅说我的感受。练的时候切记在放松的状态下收放,如果没放松,愣收放,收不到效果,还反而把以前练的松给糟践了。也就是在松和收放的尺度矛盾时,首选放松,然后能收多少就多少,不贪。但用发展渐变的思路和眼光看,时间长了松放的尺度就越来越大。就自己练用意识收放,不用考虑老师能不能看出来,身体是不是真收放了。以我切身的感受和经历,这真是想多了。以往老师给我们“看拳”时,在这念“刊”(Kan-)的音,看门、看家。曲艺界、梨园行叫“看活”,就是师傅盯着徒弟练技艺,有掌控、把握、指导、纠错的含义。老师会说胸口没松、左胯没松,老师这一说,还真意识到没松,但之前一点都没觉察到。再偷眼看老师,怹也没盯着我,或是抽烟或是喝水甚至打电话,但我身上细微的变化就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这可能就是“以神遇不以目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对松有全方位的、深刻的、长期的体会和感知,否则自己这还不松呢,愣想看别人松不松,那把眼珠子看出来也白搭!只要真在用意识收放,上身就会有变化,只是幅度大小的事儿。如果意识没指挥动上身,那上身肯定也不动,一丁点都不动,即使是在前苏联杰出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下训练有素的演员也装不出来。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意识的连接。要想让上身松,就要完成对它的意识全覆盖,如果意识跟上身没连接上,想让后背动、两肋动,那就类似于让脖子上的围脖翘起来,让脑后的小辫子翘起来,这个比喻能理解吧。因为我实在想不出什么词能表达清楚,看看!看看!这就是语言的障碍,这点事都说不清楚,别说再深一点的太极理论了。言语道断啊,说出来就是错的。言传身教替代不了口传心授。所以,这就跟前面老师讲的课连上了,就是打拳要打在身上,意识要往身上收,要以身带手,经过这样的长期训练,意识才能控制上身,想让哪动就哪动,有这个基础,练上身的收放就自如多了。某个部位能动了,说明意识能控制了,能动了,就能练松了。所以,现在不能让它动,以后就不能让它松,要想以后让它松,现在就得让它动。意识对身体各部位的连接很重要!)
松沉今天讲的不错,条理很清晰。你自身已经感悟到东西了,才能真正的说明白了,如果没有真切的感悟认知,猜出来的东西和真相永远是天壤之别的。
你现在气机的运行有了,气产生的作用,也就是劲也有一些了,但气的作用还会把体的力量不自觉的带出来,所以劲和力总是混着来的,继续松力吧,最后必须是“纯而不杂”才行。
看郑曼青前辈拳架视频
大家注意,不要用我们现在练放松的标准来衡量了,他这个状态已经是在行气走劲了,通过放松产生内气的运行,通过内气的运行产生真正的内劲,通过运劲产生太极的劲法,这已经是好几层以后的事了。
沉肩,坠肘,松腰,落胯………,这些都是为了练松,但昨天的课我们已经讲过了,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旦松到内气运行了,那些松的要求就都没有用了,所以说练什么,扔什么。
等我们真正通过放松达到了气遍周身,然后用意识走气了,也就是说我们身体通过放松,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能把气走通了,你就不用再做放松的那些要求了,他自然就是放松的了,所以你也看不到放松的那些状态。
所以我经常说,看前辈的拳,有时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不是你这个层面的东西。我们现在在调形练体的阶段,可别打成他这个样子,那就是纯粹的懈了。
(松沉:下午有一位拳友问我,话很直给,说郑大师的拳架子,怎么也有腰等手的时候,也有肩被腰绑架的时候,而且还有断点不连续匀速缓慢的时候。
当时我的回答是,郑大师的拳浑身很松,而且是在一种状态下打的,这个状态就是一种意气的状态。
下面我再成本大套的多说几句,交流分享。
看他的脚,每一次落地,都很轻,脚跟落地,然后铺过去,没有一次是“咣”的一下失去控制的砸地上的。所以这是全身在领着的状态下的。
记得2017年老师在新乡有一期会员精品课,里面一个环节就是乒乓球拍拖着乒乓球打拳而球不能掉下来,当时就康老师能做到,那次对我刺激很大。
上面拳友说脚下太实,我认为这是“上虚下实”,这就是练太极拳应有的状态。下实也仅仅实到了脚,而并没有踩出去,没踩出力。
下实也不是实中实,而是虚中实。就是气态中的实,而不是筋骨皮的实,此时筋骨皮已经很松了。
再有就是手,郑大师的手很松,松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没特意做成窝型掌或别的定型的手型。以我的经验和感受,推手时,一旦想用手抓握的时候,身上的感觉就全没了,对手的注意就好像一个转换开关,一关注手上的事儿,身上立刻就没事儿。
所以,在我印象中,这几年康老师教拳时,没说过手,没对手提过要求要做成什么样。而且,我的感受是,练拳时最好忘了手,从手腕子处断开。
康老师教拳经常说“从中间沿着脊柱裁开”,'从膝关节锯开',这都是暂时断开意识对某处的关注。
在练拳时大家试试从手腕处断开,意识很容易就向大臂和身上收了。
再补充一点推理分析。1、郑大师是杨澄甫的徒弟,那时学的拳是原汁原味没有比那再正宗的了,不像我们现在,是被“大面积长期普及后”的太极拳。2、郑大师人称“五绝老人”,以诗、书、画、医、拳闻名。他老人家精通中医,自然以中医认知体系,对人的内、外有着超乎常人的认识。3、那时的画是国画,国画的灵魂特点就是写意而不是西方油画的写实。写诗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还要有对词句精准运用的能力。不止这些,还要有对物候人事灵敏的感知,最后才能用书画精准的表达。总之,诗书画是抒发情感、表述情怀的载体,而这些全是对意的扑捉、把握和运用,有这种能力的人,太极拳功夫很高一定是正常的。
如果怹老人家练的拳用我们现在初学的标准能看懂,那这一百多年后我们就看不到郑曼青的名字了。
我们现在练的是以身导气,等练出气了,就以气运身了。松着练就能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