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赓:怎样读《通鉴》?
读《通鉴》有很多种读法,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一)有一种读法,是从头读到尾。要从头到尾读完,不是短时间能够办到的,要有一个安排。有的学生立下雄心壮志,一年内读完《通鉴》。我说,你这个雄心很好,但完不成。一年之内你什么事情也不做,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读一卷,那才能把二百九十四卷《通鉴》读完。但是,每天都要读一卷书,那是不得了的事。偶尔一天读一卷还可以,二、三天读一卷还可以,如果十天八天天天读一卷,那就成了书呆子,就读糊涂了。《通鉴》这部书,如果能在两年读完一遍,那就不错了。
所谓读一遍,不是翻书,而是读书,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读同一篇一篇地读不一样。我们找材料是一目十行,那一点不奇怪,查书嘛,可以一目十行。读书就要一句—句地读。要想什么都读懂也很难,大致懂得就可以了。有不懂的地方看一看小注。这种读法要有耐心,二年读不完三年也可以,甚至四年也可以,反正要把这部书读完为止。
我们学历史的人,特别是研究历史的人,是要一句一句地读完的。我们从前读《通鉴》,也说不清楚到底读了多少遍。我有个习惯,有些零碎的时间,读什么都不合适,就翻翻《通鉴》,看了就批批点点,感到有意思的,就给它点上,给它圈上。圈圈点点表示我对这一段特别有兴趣。从头读到尾,花的时间要长一点,不能够急躁。我们读《通鉴》,主要是以我们今天的水平来观察古代的历史事实,所以,时间要从容一点,心要闲一点,要思考思考,有什么意见写上几句也可以。假如规定两年读完,天天赶任务,读完什么也不知道,这样读书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二)就同志们目前的时间和情况来看,从头到尾地读《通鉴》是不可能的。那也不要紧,可以选读。先选他十卷二十卷,选读两汉可以,选读唐朝也可以。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这种方法。
选读《通鉴》应该怎么读呢?我的想法,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选十至二十卷,读懂。这就要一句一句地读,连注也一起看,搞清楚这个字读什么,这句话怎么讲。假若这部书是我的,我一般是要加点的,它原来有一个点在那里,我给它点上一个大点,表示功夫到了这个地方。这是认真读书的办法。如果不点,三五句话就过去了,点一点,就得停一下,想一想。除了加点,还可以加标题。从前的书没有目录,标题代替目录。自己加上标题,这是讲什么事情的,概括一下。这种读法比较扎实,文字都能理解,讲什么问题也很清楚。
当然,这样读就慢了!我看慢点好。一目十行和十目一行就是不一样。十目一行是一边看一边想,有思考的余地,这样才深刻。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有些字,特别是官名、地名,读起来有困难,胡三省的注,音韵学不专长,宋以前的人喜欢用反切(拼音)。什么叫反切?中国古人的声韵是,上面一个字同下面一个字合起来切的,比如某个字的读音是某某反切,这就是把第一个字的“声”和第二个字的“母”拼起来。一般讲来,“母”没有问题,“声”因为地方音不同有时搞不清,因而切音有困难。怎么办?查拼音字典。除切音,胡三省其余的注释都有用。烦琐的东西不要管它,如制衣图、车图等。
第一遍读完了,回头再读,再读就不一样了。我对这件事情,这个人物已经比较熟悉,头尾都知道了,并且有兴趣,又不满足于司马光告诉的那一点,于是工作就来了,就要查一查别的书。所以,读《通鉴》要和读十七史结合起来。假若这个人是汉朝的,可以查一查《汉书》里面有没有传。《汉书》有目录,一查就可以查到,也可以查《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如果是唐朝人,你就翻《唐书》。参考原书,可以对这个人了解得更详细,更全面,也才知道司马光从哪个地方引来的,为什么他改几句就改得有意思了,很长一篇东西,他是怎样缩短为几句的。还有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通鉴》上没有写,你可以丰富他。把《通鉴》与十七史结合起来读有什么好处呢?知道了找材料的门径,可以熟悉历史书籍。比如武则天,有她的本纪,还有同时代人的很多传记。郭沫若同志写的《武则天》这个剧,就跟《通鉴》不一样。郭老写《武则天》这一段,是太子贤、裴炎、骆宾王要起兵反唐。对于这件事,《通鉴》小注作了考异,不相信确有其事。郭老认为靠得住,可信。郭沫若写《武则天》正是《通鉴考异》里不要的材料。郭老这样做是可以的。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抗战以前,我们在研究《通鉴》时发现,查《通鉴》的来源是读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当然,不是随便什么人物都查,也没有那么多工夫,先从你感兴趣的人物入手,慢慢地知识就多了,兴趣也大了,将来发表论文也就有材料了。
第三步,你对某个问题就要发表意见了。读得越多,对这些历史事实就有自己的看法,司马光的论点究竟对不对?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经过一段酝酿,就可以动笔写了。从前的人读书都是这样的。王夫之著的《读通鉴论》共三十卷,就是读完《通鉴》后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历史事实对还是不对,讲自己的历史观点,这都是读书心得。这种方法可以学。另外,《通鉴》中可歌可泣的事多了,值得吸收的经验教训也不少,可以写随笔。郭老写的《读随园诗话札记》,就是一段一段写的,很不错。
读《通鉴》需要一些工具书。比如年表,现在有《二十史朔闰表》。关于地名,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老师王应麟,著有一本《通鉴地理通释》,很好,小地名都有,可惜也是宋朝的地名。清末吴熙载作《通鉴地理今释》,虽与今天的地名仍有距离,但清朝的县和今天的县大致相同,改变不大。我们读《通鉴》的时候,要把《通鉴地理今释》、《地名大辞典》摆在那里,另外还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特别是研究军事,没有地图怎么理解?怎么叫前进怎么叫后退,怎么叫胜利怎么叫失败,就茫然了。
至于官名,查起来困难一些,胡三省注得差不多,这是一个什么官,管什么事情。现在的历史学还缺少一种专门整理历代官名的工具书,能查某个官是哪一朝的官,多大的官,管什么事。现在没有这种书,不过早晚要作,这是集体的事情。上海最近在修新《辞海》,新《辞海》的官名、地名、历史人物写得不少。这部书出来以后,对我们有帮助。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历史,要有工具书。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读法,就是钻研哪一路。路子很多,可以同时并进,也可以分路搞。比如研究军事史。《通鉴》里的军事材料不少,《通鉴纪事本末》里收了很多,但有的还没有收进去。象军事的成败问题还可以研究。我看《通鉴》里的军事史,主要是讲斗智,不是斗力。问题很清楚,最勇的人常常被抓住了。《通鉴》里写谋最多,他写的勇者也真勇,但有勇无谋不行,有勇没有群众不行。司马光当时虽然没有群众观点,但凡是有群众支援的战斗就胜利。凡是死用兵法的必然要失败,而活用兵法的就胜利。最古代的人打仗用车战。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出来之后,车战不行了。到唐朝安史之乱时,有个叫房琯的人在陕西西边打仗,那个地方不是平原,他却要仿学车战法,搞了许多兵车,结果被安禄山的骑兵打得一踏糊涂。《通鉴》嘲笑了他。研究军事史可以算一路。
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算一路。《通鉴》写人物写得不少。为正义而斗争的人物也不少。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主义,他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是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就写。比如中华民族有一个传统,叫做不投降,投降是奇耻大辱。李陵是投降的,尽管司马迁对李陵说了好话,说投降有真有假,实践证明,李陵还是没有回来。李陵投降后,陇西李家的声誉一落千丈。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很勇敢,宁死不屈。《通鉴》在这一方面是很用心写的,男的女的都有,刀放在脖子上也不屈服,不为强权所制服,这是我们的民族传统。倘若研究一下这样的人物也很有意思。
还可以研究一下封建社会的残暴剥削和统治。封建社会的残暴实在是血淋淋的。许多古里古怪的剥削,今人想都想不到。有一次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载,他们把一个人的肚子剖开,拉着这个人的肠子走,我看了连饭都吃不下。这些典型材料,很能说明封建社会的残酷,对于我们认识封建社会大有好处。
另外,专门研究农民起义又是一路。《通鉴》里,对大小的农民起义都要写,有的清楚,确实是农民起义。有的很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农民起义还值得研究。所以说,研究《通鉴》可做的工作确实不少。
总的说来,《通鉴》这部书是经得起读的。经过这样长的年月,直到今天,我们对这部书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象这样的书,我们研究它一部分或者读它某个方面,作为基本知识来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问题,是可行的。《通鉴》写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事情,如果作为基础知识,只嫌多不嫌少。但要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我们就只嫌少不嫌多了。
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读书,哪怕这本书是自己的,同志们觉得《通鉴》里某一段事情对自己很有启发,最好另外抄在一个笔记本上,或者作卡片,把它记住。这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对研究问题大有好处。我们不是为读《通鉴》而读《通鉴》,目的是要对历史事实有一个了解,能够对古代这些事加以分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来鉴定,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以上讲的,是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些事。同志们在今后读《通鉴》的过程中,还可以去总结读书的经验,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