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志 | 《银翼杀手2049》口碑爆棚 诺贝尔奖与科幻不得不说的故事

01

银翼杀手2049北美首映口碑爆棚

1982年经典科幻作品《银翼杀手》的续作《银翼杀手2049》于10月6日正式在北美上映,《2049》收获了来自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烂番茄新鲜度最高达到了98%,IGN也给影片评出了9.7的高分。电影将于10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银翼杀手2049》观影前传

02

科幻文学与引力波同获诺贝尔奖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颁奖词是,石黑一雄的小说“有强烈的情感力量,挖掘了人类与世界虚幻联系下的黑洞”。

村上春树曾对石黑一雄在2005年发表的小说《别让我走》推崇备至,称这本小说是“近半世纪的书里,他最喜欢的一本”,认为它讲述了一个“悲伤且富有预见性的故事”。

《别让我走》其实是一部科幻小说,讲的是克隆人的故事:一群孩子在一所“特别”的学校长大,他们活着,是为了向外面世界的人提供器官。但与此同时,学校的监护人努力培养他们进行艺术创作,试图用优秀的作品告诉外人,这所学校并非一个器官农场,克隆人也并非器官农作物:他们和人一样,拥有某种类似“灵魂”的东西,进而,也拥有选择自身命运的权利。石黑一雄让克隆人充当叙述者,小说虽以克隆伦理为主题,但也是探讨人在注定的命运中,如何选择、如何生存的问题。

10月3日,美国物理学家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因构思和设计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对直接探测引力波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雷纳·韦斯教授(生于1932年9月29日)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荣誉教授。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发展出激光干涉术来探测引力波。这项技术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装置的基础。韦斯教授首次分析了探测器的主要噪声来源,并领导了LIGO仪器科学的研究,最终使LIGO达到了足够的灵敏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就在几天前,韦斯教授刚刚过完85岁生日。

巴里·巴里什教授(生于1936年1月27日)是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林德教授。巴里什教授于1997年至2006年担任LIGO 项目主管,领导了LIGO建设及初期运行,建立了LIGO国际科学合作,把LIGO从几个研究小组从事的小科学成功地转化成了涉及众多成员并且依赖大规模设备的大科学,最终使引力波探测成为可能。

基普·索恩教授(生于1940年6月1日)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2009年以前一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他奠定了引力波探测的理论基础,开创了引力波波形计算以及数据分析的研究方向,并对LIGO仪器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提出了量子计量学理论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索恩教授在2009年辞去费曼教授职务后,开始追求写作和电影事业。他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和诺兰合作的《星际穿越》,索恩教授担任该片的科学顾问。

《星际穿越》导演诺兰与索恩教授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