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思考
本篇论文的中心论题是探讨新时代“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围绕这一中心论题,论文着重探讨新时期目的与手段关系内在矛盾、现实悖论以及坚持目的与手 段的辩证统一。实践活动中,目的是指导,手段是中介,目的与手段具有内在的 价值同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科技等迅猛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 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深刻变革。市场经济促使人 们极力追求物质利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目的与手段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主体目的不正当、不合理,手段的异化,使得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矛盾更突出表现 在主体的外在行为中,造成社会实践中目的与手段悖论。物质利益、现实财富蒙 蔽双眼,在现实社会中,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关系常表现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现代性转变,带来道德失落、教育目的偏离、科学技术滥用等 等,使得对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关注再次成为焦点,成为探讨和研究的必然课题。 面对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矛盾和现实悖论,从目的与手段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 究,探讨目的与手段统一的思想策略。从目的端,严格目的的社会价值审问;从 手段端,坚持手段的合法性和灵活性。在合理目的的观照和规范下,运用正当手 段,达到目的与手段的良性互动,实现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目的;手段;关系;互动 ABSTRACT II ABSTRACT centraltheme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newera. Focusing centraltopic, paperfocuses internalcontradictions practicalparadoxesin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andadheretothe dialectical unity newperiod. meanshave intrinsicvalue isomorphism. Today, rapiddevelopment socialistmarket economy, China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everyaspect,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has also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marketeconomy urges people pursuematerial benefits, utilitarianismprevail.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internalcontradiction between moreprominent externalbehavior subject,which results paradoxbetween society,due unreasonablepurpose means.Material interests realwealth blind realsociety, contradic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purpose Whatevermeans modernity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has brought about moral loss, deviation educationalpurpose, abuse technology,etc., which makes concernabout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become focusagain, inevitabletopic research.Facing inherentcontradictions realisticparadoxes paperstudiesthe thought strategy meansfrom relationshipbetween purpose means.From socialvalue interrogation; from meansend, insist means.Under reasonablepurpose, we should use proper means benigninteractionbetween ABSTRACT III purpose dialecticalunity means.Keywords: Purpose; Means; 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目录 IV 目录 摘要..................................................................................................................................................... ABSTRACT...........................................................................................................................................II引言..................................................................................................................................................... 1.问题的提出.....................................................................................................................................12.文献综述.........................................................................................................................................2 3.研究目的和意义.............................................................................................................................8 4.独创和新颖之处.............................................................................................................................9 第一章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理论探源.............................................................................................. 11 1.1 亚里士多德“目的因”.........................................................................................................11 1.2 康德目的论.............................................................................................................................12 1.2.1 先验目的论.....................................................................................................................13 1.2.2 自然目的论的两面性.................................................................................................... 13 1.2.3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14 1.3 黑格尔目的理性.....................................................................................................................1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目的与手段的主要理念........................................................................ 19 1.4.1 对自然目的论和历史目的论的否定............................................................................ 19 1.4.2 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20 1.4.3 共产主义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21 1.4.4 关于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其它论述................................................................................ 22 第二章目的与手段的价值同构.......................................................................................................24 2.1 目的对于手段之选择和运用的规定性................................................................................ 24 2.1.1 目的规定手段之选择的恰当性.................................................................................... 24 2.1.2 目的规定手段之积极创造............................................................................................ 25 2.1.3 目的规定手段之灵活运用............................................................................................ 25 2.2 目的对于手段的意义确认.................................................................................................... 26 2.2.1 目的决定手段的性质与价值........................................................................................ 26 2.2.2 目的的实现体现手段的意义........................................................................................ 28 2.3 手段是目的实现的物质条件和行为保障............................................................................ 28 目录 2.3.1手段对于目的实现的条件性........................................................................................ 29 2.3.2 手段对于目的实现的行为保障性................................................................................ 30 2.4 手段对于目的的延伸与检验................................................................................................ 31 2.4.1 手段对目的主体和目的价值的延伸............................................................................ 31 2.4.2 手段对目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检验............................................................................ 32 第三章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矛盾.......................................................................................................34 3.1 目的的理想性与手段的现实性............................................................................................ 34 3.2 目的的统一性与手段的多样性............................................................................................ 37 3.3 目的的预构性与手段的随机性............................................................................................ 40 3.4 目的的价值终极性与手段的策略性.................................................................................... 42 第四章现实生活中目的与手段的悖论.......................................................................................... 45 4.1 目的的正当性与手段的不当性............................................................................................ 45 4.2 目的的庄严论证与手段的任意妄为.................................................................................... 49 4.3 目的的长效性与手段的短期化............................................................................................ 52 4.4 目的迷失与手段突兀.............................................................................................................54 4.5 目的与手段冲突的利益关系分析........................................................................................ 56 第五章坚持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 59 5.1 严格目的社会价值审问.........................................................................................................59 5.1.1 目的确认过程中的“主义”与方法............................................................................ 59 5.1.2 以人为本目的之价值导向............................................................................................ 62 5.1.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64 5.2 用目的善值及其实践逻辑观照手段的合法性.................................................................... 66 5.2.1 以目的之道德正义指引手段正义................................................................................ 66 5.2.2 以目的之法理合法性确证手段合法性........................................................................ 68 5.2.3 以目的之社会效益诉求手段之实践效度.................................................................... 69 5.3 用目的统一性规范手段的灵活性........................................................................................ 70 5.3.1 坚定目的之终极价值.................................................................................................... 71 5.3.2 持守理想目的超越性与实践手段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72 5.3.3 强化实践过程目的与手段关系调节中的良性互动.................................................... 73 余论...................................................................................................................................................76 目录 VI 参考文献...........................................................................................................................................7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发表论文.......................................................................... 81 致谢...................................................................................................................................................82 引言 引言1.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的展开,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实践的 两个重要环节即实践的目的与手段。几千年来,对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探讨吸引着 许多哲学家的眼球,如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康德的人是目的、黑格尔的目的理 性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目的与手段的论述。传统观点对于目的与手段的研究侧 重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探讨世界的发展是否存在其固有的目的性,人生在世是否 只是世界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近代以来,对于目的与手段的研究则侧重于从认 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探索目的与手段概念及其辩证关系即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 务、服从于目的,手段对目的制约作用,手段与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对目的与手段在不同领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例如德育的目的与手段、 道德的目的与手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与手段、实践活动中目的与手段的矛盾 运动等等。这些使目的与手段的范畴界定及其相互关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我国哲学界对目的与手段关系范畴论述比较零散,少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与阐 释。关于目的与手段的研究,大都集中在20 世纪90 年代,针对当时社会的目的 与手段的关系进行探讨,相对来说年代已较为久远,未曾涉及到现代目的与手段 关系的时代性变迁,且主要集中从哲学的角度对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正面探讨,而 少有对目的与手段内在矛盾关系的哲学研究以及对其中悖论的社会学研究。在以 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矛盾越发突显,行为悖论众多, 许多领域出现了一种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荒谬思想以及为达目的采取各种不 合法手段的错误行为,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经济的发展本以实现人的幸福生活、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却将获得更多的财富作为人生目 的;道德教育本以让人获得美好的品德,过着高尚、美好的生活为目的,可现实 中却有人以道德诡辩为幌子,把道德教育作为达到功利目的的手段;教育的目的 本是让人优化思想境界,获得更多知识,丰富人的头脑,可现实却让教育成为应 对考试的手段……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扭曲与滥用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境地,目的与 手段关系的现代性转变,再次成为必须加以关注的现实问题,通过人类自觉使目 的与手段达到一致,既是一种文化自觉和社会自觉的要求,又是一种社会责任和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规范,是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提高社会实践效益和防范社会风险的思想文化举措。所有这些,都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予以全面深刻 系统研究,在把握其矛盾和悖论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实现目的与手 段之辩证统一。 2.文献综述 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话题,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目的 和手段的关系都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古今中外对这一对范畴做过大量的研 究,对目的和手段进行新的探索必须集前人之智慧,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总结。以 下是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介绍。 2.1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目的与手段的研究比较多的是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 2.1.1.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2.1.1.1.目的与手段相互区别 1996 年马德普在《再论社会主义的目的手段问题》中认为在同时态下,目 的与手段不具有相对性,目的和手段不能混同或转化,二者是一对确定的关系。 1998 年聂凤峻在《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中认为目的与手段相互区别、相 互对立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目的具有主观性,手段具有客观性;其二,手段 必须服从自然界目的,可以运用手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其三,目的实现之后就 消失了,是易逝、暂时的,而手段可以永久的保存下去,是长久的。2006 秉文在《把握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夯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石》中认为目的与手段具有对立性,目的表现的是对资源有用性的支配,手段表现的是服务、被支 配的性质,是以目的为导向,对各种资源中可用能量进行整合,为目的实现创造 功能条件和基本实现符合目的的成果。 2.1.1.2.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目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982 年夏甄陶在《关于目的的哲学》中认为手段的规定性在于达到目的, 手段服务和服从于目的,手段中蕴含着人的目的,手段在未创造出来之前就是作 为目的的对象出现的,当手段作为目的被实现时,目的即转化为手段,作为服务 引言 于其它目的的手段被运用。1987年梁中义在《浅谈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中认 为目的与手段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密不可分的关系,手段的选择以目的为标 准,现实的手段能使目的得以实现,目的的实现体现手段的意义与价值。1993 年汪华岳和李光耀在《简论目的和手段》中认为目的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应优先考虑目的的正确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再考虑手段的选择;手段依附、从 属于目的,手段是按照目的的需要创造和改进的,但处于从属地位的手段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决定目的。1998 年聂凤峻在《论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中认为 在广阔无限的社会里,目的与手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本性上来说, 为实现目的创造现实手段,制造手段也成为一定条件下行为的目的,被制造出来 的手段又成为实现更高目的的手段。如此,目的与手段实现相互转化。2006 唐秉文认为目的和手段的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即目的和手段的形成过程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实现主客观的统一。 2.1.1.3.手段对于目的的制约 1982 年夏甄陶在《关于目的的哲学》中认为手段是使主观目的得以实现的 现实条件,目的的实现需要客观手段,手段对目的十分重要,起着一定的制约作 用,严肃对待目的的同时,更应严肃对待手段。1986 年胡潇在《理想与现实的 沉思》中认为目的内在地包含着手段,是使目的现实化的中介,手段延伸目的; 同一目的的实现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对最佳手段的认识、考察和鉴别着目的实现 的可能性,使观念上的目的更加具体而深远。1991 年刘广明在《论目的和手段》 中认为手段制约着目的的客观知识化,对不合乎行为主体主观知识结构的目的作 某种程度的修正;手段也制约着目的的客观化,手段是否现实、易获得均制约着 目的的实现。1994 年金守庚在《关于目的和手段的哲学》中认为手段的正当性 制约着目的的正当性,为确保目的正确、合理,必须采取正确的手段,正确的目 的确定之后,手段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2010 年薛存科在《主客观视域下目的 与手段关系探析》中认为手段作用发挥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目 的实现的质量与效果,手段是目的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能够反作用于目的,从 而对目的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2.多种视角探究目的与手段2.1.2.1.对马克思恩格斯目的与手段的探讨 2005 年朱平在《劳动的手段意义与目的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超经 济学澄明》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全面揭示了劳动的目的和手段的双重价值, 劳动的手段意义具有永恒性,而劳动的目的价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劳动的手段意义需要经社会主义时期即劳动成为自觉、自愿的活动时才能过渡到 劳动的目的价值。2011 年藏琳琳在《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 哲学阐释》中认为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指人以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为目的,且必须把自己当作手段加以运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要 求。2015 年马建青在《异化与历史目的: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目的之维》中认为 马克思对历史目的论持批判态度,批判将人看作历史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但也 指出马克思并未彻底抛弃历史目的论的合理方面,甚至在一些方面持保留态度。 2.1.2.2.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984 年李步楼在《一个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命题——评“人是目的,不是 手段”的提法》中批判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提法,认为每个人既是社会发展的 贡献者,又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可以说每个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1985 张春伶、宋起瑞在《略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中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必须首先作为手段去劳动,创造出实现目的所必需的生产力, 才能达到目的,“人人自觉充当手段,才能实现人人都是目的。”2007 年林伟在 《关于哲学目的-手段范畴的探讨》中认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是 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不同时代,决定着人是作为目的还是作为手段而存在,在社 会主义社会人在各方面都是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而存在,需要正确处理人的目 的性与手段性的关系。同年,邓翠华在《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中认为相 对于物而言,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相对于人自身、社会和他人而言,人既是目 的又是手段,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作为目的反映了主 体的利益,作为手段是实现目的的现实途径。 2.1.2.3.目的与手段是实践的环节 1989 年张义生在《目的与手段的矛盾运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中认为目 的的实现需经历四个环节“目的——观念的手段(计划、方案)——现实的手段 引言 ——实践的结果”,实践是人在理性的指导下将目的渗透到手段之中,作用于客观存在,目的和手段是中间环节。1996 年钟克钊在《论目的和手段》中认为目 的和手段是所有实践活动的基本条件,实践活动可分为三步:确定目的及手段— —运用手段进行实践——评价实践及目的达成效果。目的是否实现是实践活动成 败的标准,实践的成败也促使目的与手段的改进。1998 年陶富源在《目的与手 段的矛盾及其哲学定位》中认为目的和手段是实践活动进行的两个根本前提,是 实践主客体矛盾的逻辑展开,目的、手段、结果是实践过程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 2010 年薛存科在《主客关系视域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探析》中认为目的贯穿于 人的实践活动的始终,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手段在实践活动中既是条件,又 具有实践结果的意义,是主体意识自我反观的新起点。 2.1.2.4.社会主义的目的与手段 1995 年董强在《试论社会主义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中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 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 会主义目的最基本的手段,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时代的发展要 求社会主义目的与手段相统一。1996 年马普德在《再论社会主义的目的手段问 题》中认为目的和手段本身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是与 历史唯物主义相符合的,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同年,刘晨晔、张爱军在《社 会主义目的——手段系统论纲》中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及发 展,而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措施、策略和途径的总称,根本目的的实现需要设 定孕育于手段母腹的阶段性目标,并在价值上范导手段,阶段目的兼具目的与手 段的双重属性。1998 年石湘雨在《目的和手段的思考》中认为在社会主义本质 方面,实现共同富裕是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皆是 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方面,公有制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当相对于共同富裕 来说时,公有制是手段,当相对于改革开放来说时,公有制是目的。 国内对目的与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 表现在目的与手段具有严格的区分,二者不能混淆;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于 目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时手段也对目的起着制约作用。第二, 从不同角度分析目的与手段,考察马克思的劳动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是目的 与手段的统一;分析目的与手段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探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等等。已有文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目的与手段的关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地阐述,涉及了目的与手段关系的许多方面,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但是这些研究从时间上看集中在20 世纪90 年代,相对现 在而言年代较为久远,且大都是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全面展开的条件下,对目的与 手段的统一关系进行的哲学分析,有许多因市场竞争、利益博弈、社会矛盾引发 的目的与手段的复杂关系广泛发生,需要人们面对新的社会状况,从社会学的角 度分析目的与手段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行为悖论的现实,对目的与手段矛盾和悖 论产生后如何重新实现二者的统一,这类以前的问题,做出我们的深入研究,据 实提出应对策略。 2.2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目的与手段范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是第一个明确用目 的来解释世界的目的论者,他的理性目的论认为神主宰着整个人类社会,安排着 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事物自身没有规律,是按照神设定的目的运转,人的存在 也是神为实现其目的而安排的。他的学生柏拉图继承了其唯心主义目的论,首创 理念目的论。认为是神制定了理性目的,才使得世界井然有序。柏拉图将世界分 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前一个世界是善理念统摄下的无数理念的精神 统一体,后一个世界是神创造的智慧作品。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目的范畴进行哲学分析的哲学家,提出 内在目的论。首先,在《物理学》中首次提出“四因说”,在《形而上学》中又 重新概括和透析了“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的理念。在他 看来,“四因”之中实质上分为两种,即质料和形式,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 实”,形式有时就是目的。自然是以人格化的形象存在的,他用拟人观来看待自 然,认为自然界也是有目的的运动变化,以自身为目的。其次,他指出目的的实 现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手段为实现目的而选择,提出实践智慧,将“目的——手 段”三段论的大前提目的预设为善的,更多的考察手段,认为手段是目的的一部 分,是“促进目的实现的东西”,目的与手段都受制于行为者的品质。最后,他 的实践推理中包含多个“目的——手段”的三段式层级,且上一层级实现了的目 的是下一层级的手段,这就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转化,手段的无限发展。康德在 《判断力批判》中将目的分为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外在目的“即在自然中一个 东西帮助另一个东西作为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内在目的是事物本身的原因和 引言 根据。在《判断力批判》中还用内在目的解释自然,提出世间万物都可以既是它事物的目的,又是它事物的手段,但有尊严的、自由的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 段,人自身不是手段,也不能将其他人看作手段,确立了“人”为中心的价值理 念,实现了从工具人到目的人的而转变。黑格尔以其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对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做了一定的阐述。黑格尔在《小逻辑》、《逻辑学》和《精神现 象学》中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从两个方面给出了阐释。第一,指出目的和手段都 是实践必不可少的环节、要素,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的活动,目的是实践的第一 个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手段则是中间环节,对于目的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第二,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从、服务于目的,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手段是人 根据目的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手段联系着三段论的两极,是使主观目的变为客观 现实的必然选择;目的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单个目的的实现促进终极目的 的实现,终极目的的无限性要求手段“无限进展”,实现目的后的手段并没有消 失,而是保存下来即手段具有历史继承性。 在扬弃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很多地方对目的与手段做过 论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 彻底否定了以往在自然观上的目的论观点,认为自然界自身没有任何自觉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