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二人谈
>>>
活动回顾
<<<
主题:杜甫研究二人谈
嘉宾:
刘明华,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
徐希平,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主持人:
周裕锴,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四川苏轼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时间:2019年6月19日
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51会议室
活动海报
活动现场
>>>
活动内容
<<<
第一部分,开场介绍。
周裕锴:
尊敬的刘明华教授、尊敬的徐希平教授、亲爱的川大同学,以及亲爱的杜甫草堂的朋友,今天晚上有幸请到西南大学的刘明华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教授,给我们做精彩的杜甫研究“杜甫二人谈”,他们分别是中国杜甫研究学会会长和四川杜甫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跟我们的苏轼研究中心是兄弟单位,很高兴他们能到敝校来传经送宝,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二位教授给我们以精彩的座谈。
二、第二部分,嘉宾谈话。
(向上滑动启阅)
刘明华:
敬爱的周老师,各位川大的老师,各位学弟学妹,我是川大校友,回到母校与大家见面很高兴。周老师既是同行也是学兄,杜甫研究发的文章比较早。我们今天简单聊一聊,我自己学杜的经历,和目前杜甫研究的动态及相关思考;今天应是三人谈。
我先讲一讲我们60后(指六十岁)的学术经历与当时的学术的环境,可能对同学们做学问会有一些启发。我开始杜甫研究是跟从西南师大曹慕樊先生。三年级时曹先生开了“杜诗选读”的选修课,听了曹先生的选修课,我改变了自己做一名中学教师的追求,有志做学术,并立即准备考研。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杜甫及其诗歌研究。一年级时感觉很焦虑,就对老师表示我对学术研究的困惑,老师就讲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只能在这个学术大厦里添砖加瓦,别想自己去造一栋楼。这样就踏实了。毕业论文我想写杜甫,但选题很难。思想研究不易,我作为一个硕士生没有可能去做思想研究,现在我也对博士生讲不要去做思想研究,因为你的积累不够。各方面积累不够,不可能做思想研究。现在我们的硕士、博士生论文里面,涉及到某个作家的思想研究,实际上是对作家思想表达的一些梳理,你自己没有思想。那么去做艺术方面的,选来选去决定做修辞艺术,那个题目老师也是第一次辅导,鼓励我做。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从传统词格、点评、修辞学入手,并把作家的心理、艺术成就等等一起来考察。还好,做出来了,评审专家的评价很高。当时徐永年先生在答辩会上说,已经达到博士论文水平。我认为是夸奖,有一点点放大。但现在我才发现,我们的很多博士生论文还很难通过学位论文确定在学术界的地位。 我那时的杜甫修辞艺术研究确定了在杜甫学界的一点点影响,后来有部书《中国当代修辞学史》还给它设了专章进行讨论,定位为第一部古代作家的修辞研究专书。
那时候研究生学习氛围很宽松,读书很多,可以慢慢思考。毕业后我对杜甫思想有过思考,到北师大做访问学者,专门研究杜甫的儒家思想,有一些想法,后来写成小书,即《社会良知——杜甫:士人的风范》。我们在校期间没有发表文章的压力,多是研究生毕业后慢慢发文章。后来为了提升自己,唯一的一个梦想就是要在《文学遗产》上发文章,就开始投稿,第一篇是“杜甫的忠臣类型”,在杜甫研究里面算有一点体会。通过邮局寄过去,两个月收到退稿通知,但编辑在公文退稿单上写了几句,建议转投到专业学刊上发。我又把另外一篇关于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文章寄过去,收到用稿通知,但一年后都没发,有些着急,打电话到编辑部,问什么时候发,责任编辑说,他们组版讨论时,有其他编辑认为,文章用宋人“民胞物与”的话来概括杜甫的思想是不对的,即以后人的观点来概括前人是不行的。所以就不打算刊发了。我马上跟他讲道理,说如果“民胞物与”不能概括杜甫思想的话,那么为什么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来形容中国古代、当代作家都可以?编辑听了觉得有道理,后来就刊发了。这就是当时的学术环境,作者和编辑并不相识,但还可以平等地讨论争辩学术问题,当然风险很大。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各位同学,只要认真做,能写出有一点点体会的,有创见的,有价值的好文章,还是会有编辑用的。只要自己努力,只要有真才学识,社会的良心机制还是存在。
杜甫研究入门的过程就先讲一讲这些。我在九十年代曾想做杜甫研究史,我写袁枚的论杜,一篇文章,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意识到这个课题以一己之力来做,是根本不行的,需要一个团队。这也是我后来把重点放在基础文献整理的一个原因。
(向上滑动启阅)
徐希平:
李白、东坡、杜甫与四川有特殊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汉唐宋是文学文化繁荣的阶段。这个对谈的方式,要求主持人也是要有这方面的“机锋”,所以下来我们三个过了60岁的60后,也同是七七级的一起聊聊。中学的时候,高中时候没有什么书读,读的是报纸上的古诗,当时的愿望就是国家工厂的正式编制的工人。考上大学也是昏昏沉沉的,到了1978年三月份入校,听了教授们讲课才有所改变。当时西华师大的三位老先生,一位是周虚白,一位是傅平骧,一位是郑临川先生。傅平骧先生跟我们讲杜诗,真正接触到杜诗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高中时候读过刘禹锡、柳宗元的作品,到了大学就是傅老师给我们讲,我们去问问题,他是现将诗文背出来,再去讲解。傅平骧先生讲杜甫的时候,我们就记笔记,诗文背出来再讲,小笔记本粘上卡片讲杜诗,当时觉得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心向往之,才产生了要做古代文学这方面学术研究的年头。后来就接着读研究生,进校以后,郑临川先生上课的时候,拿出他保存了几十年的笔记让我誊抄,这就是当年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讲课的笔记,在誊抄过程中,更加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研究杜甫的经历。闻一多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的杜甫。曹慕樊老师的著作,我也是在研究生期间读的,当时是随意性的学习,更多的是游学的形式,陪老师散步喝茶聊天。每周将读书笔记交给老师,换回老师批改的笔记再去思考。还随老师参加了江油的李白学会。这时杜甫草堂刚开始办《草堂》学刊,第一期全是大家,读了几篇文章感觉很亲切,更加确定了做杜甫研究的想法。因此就进行断续性的文献整理以及具体小问题的考证,起初也不太适应大布局的专著,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写的是唐代一位诗人的年谱,到了成都工作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杜甫诗集一些旧注的系列疏证,其实就是将听傅平骧先生上课时所记笔记与疑惑,作了进一步的思索,包括曹先生书中的问题,梳理了七八条旧注的疏证,先从文献字词句的落实解释。当时不知天高地厚,与曹先生讨论商榷,而曹先生非常友善,将其资料与想法介绍给我。到民族大学工作后,注重向各族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后来因在外面开会时听有一些外地学生说杜甫只是汉族诗圣,所以后来我们要宣传杜甫的精神,其所代表的人类精神的共性,很多要素直到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让各民族各地区的人都了解这一块,了解杜甫的诗,其实代表了各民族的共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传统文献方面去做,另一方面要大力介绍杜甫广泛吸收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精华,反过来又对各民族产生积极影响,他是中华民族的诗圣,不仅仅是汉族的诗圣,这是我们长期坚持做的具有现实价值的主题。
Q
周裕锴:请你们聊一下杜甫研究的一些展望,怎样能让学生写的文章发表,有没有什么空间?
(向上滑动启阅)
刘明华:
在本世纪之初,我写了《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发表在《文学评论》。我就对杜甫研究可能做或应该做的事情,提出几个大的板块:一个是呼吁《杜甫全集校注》尽早问世,那本书老不出来,这应该是第一个大工程,十年后已出版。第二个是推动山东大学把“杜甫卷”弄出来。因为中华书局将杜甫卷唐宋之部出了之后,他们把收集到的很多资料,有两麻袋的卡片送给山东大学。因为学术评价体系的变化,或其他各种原因,山东大学没能做下去;第三个是杜甫研究史,杜甫研究的文献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各个方面的研究慢慢成熟之后,学界应该会对杜甫研究史或所谓“杜诗学史”有所关注。张忠纲老师说他们团队正在做,大概有200万字的杜诗学史专著即将完稿。我认为还有一个事情可以做,跟发文章没有关系,就是杜甫传记,在新的文学视野,或在跨文化视野下的杜甫传记与李杜关系研究,是21世纪里面可以做的事情。李杜研究,有一些成果,如郭沫若先生,但他那本书有一定的问题,我就不说了。杨义先生的《李杜诗学》也是非常有新意,也是很震撼的。但我认为在一个新的学术视野下,这个课题还有空间,可以做。我自己是做不了的。再就是能够反映21世纪的学术认知的杜甫的评传工作是可以做的。我心里面有一些小小的想法。在大学期间,我曾想过写以《杜甫》为名的一部长诗,是现代诗,结构都想出来了的。考研上学后,经过学术训练,兴趣转移,没有时间和才华写了。四川在做十大名人工程,每个工程要做传记。孙微在写杜甫传。孙微文献搞得很好,写杜甫传有基础。好的杜甫传,过度想象是不行的。研究杜甫的麻烦之处在于,这个人物不能附加太多的八卦。我在重庆做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工作,就是推动了《杜甫》舞剧的诞生。原来他们跟我讲,是想搞一个表现杜甫“秋兴”的舞剧,我表示不赞成。《秋兴八首》是杜诗代表作,但多数观众不知道,要费很多劲去解释“秋兴”的主题,是谁写的,在哪里写的等等。《秋兴》是很难表现的,有内心的沉思,有历史与现实交织,长安和夔州的空间转换等等。既然想表现杜甫,建议干脆就以《杜甫》为题。可谓事半功倍,不需要解释,世界名人,家喻户晓。对编剧也建议不要加入八卦的内容。后来该剧很成功,可称是重庆舞台艺术的代表作。
再从大的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杜诗珍稀版本的出版,值得期待。草堂的珍本善本多,以后能够把杜甫的珍本、善本,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整理出版,发挥其学术价值,这可能是我们在文献方面下一步需要做的。杜甫研究到目前为止,本集的整理已经有《杜甫全集校注》和《杜甫集校注》出版。杜甫研究资料汇编正在进入校对阶段(编者按:今年十月问世),主要是收集的材料太多,工作量巨大。以前的《杜甫卷》唐宋之部是50万字,现在唐宋部分已经过100万了。我们希望这部汇编是实实在在可用的一部工具书。在本集的整理,资料的汇编,珍本文献系统出版的基础上,杜甫的研究又可以推进一步。我还想花5-10年做一件重要的事。尽管萧涤非先生和张忠纲老师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做的很好了,谢思炜先生的《杜甫集校注》也做得很好,代表目前杜集整理中最好的两个本子,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杜诗文本的选择还有讨论的空间。二书都有自己的文献整理原则,在文本确定上有“较胜”的选择,这是符合古籍整理的要求的。但就会出现有时不用底本,因“较胜”而取舍的地方。如《望岳》中“会当临绝顶”,目前的通行本中是“凌”,它的底本是登临的“临”,作为杜甫祖本的宋二王本以及蔡梦弼的“草堂诗笺”都是这样的,在赵次公之后,它有了异文,慢慢通行为“凌”,《全唐诗》之后就变成了两点水的“凌”。可能觉得两点水的凌的更有趣。而杜甫自己定稿的本子,历史上没有传下来,即使是最早的二王本,也不是杜甫的定本,它仍可能有变动,所以现在杜甫的版本里面,你不能说哪个版本一定是可靠的。那么,王洙本也可能不可靠,后世从各种异文中选择,认为“凌”就是比“临”好,也有合理性。所以杜诗的定本,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我现在想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杜甫的异文研究,我认为杜诗的经典化与异文有极大的关系。我想,这项工作如果能够在杜诗文本研究上,既考虑到版本因素,也按照“校胜”的作法,按照张老师他们的办法,纠正或确定十条,对于杜甫研究都会有重大贡献。其实,解决一个字都不容易。
我简单讲一下“会当临绝顶”的研究思路。一是底本。大家公认的底本二王本肯定是“临”。“凌”是异文,但后来通行。二是用法。我从唐宋人的用法中找证据。看用法就涉及到苏东坡。苏东坡喜欢杜诗,苏东坡涉及的杜甫的“临”,全用的是登临的“临”。我觉得宋人在引用杜诗时,用哪个“临”,很重要。说明宋人看到的杜诗版本的文本呈现是怎样的。这是重要的旁证。三是看语词的搭配,这就更复杂。“凌”在早期文字中,包括现代,它多与“空”、“虚”等字搭配。两点水的“凌”是从李白开始的,李白的诗有“飞步凌绝顶”,我觉得这倒符合李白飘逸的性格。以后可看看我写的《杜诗“会当临绝顶”异文探讨—兼论古籍校勘中的“较胜”原则》,对此有详细讨论。此类例子还有很多。
Q
问:有关论文发表的问题,各位先生有什么见解体会供学生参考的吗?
周裕锴:大三的时候需要写学年论文,张志烈老师指导我写杜甫的咏马诗,后来发表了,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做学术。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篇作业,黄老师给我推荐到《文学评论》,居然就发表了,后来参与四川省首届省政府奖评选,结果得奖名次比先生高,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老师比我还高兴。80年代是学术的黄金时代,没有太多的外在束缚。
刘明华:现在博士生发表文章的事情很麻烦。论文写作,作为硕士博士还是要认真的思考,言之有物。我大三时听老师选修课,读《杜诗详注》,读书时会随手记一些想法,当时完成不了,后来慢慢清理思路,写成文章。一个人比较有创造性的时候,在我的体会里,是在30岁左右或40岁左右。我今天向徐希平老师建议,如要把四川杜甫研究中心建立成全国的杜甫研究人才中心,怎么弄呢,可以关注博士生这个群体,对全世界写杜甫的博士论文都进行资助。杜甫研究后备队伍将在他们中间产生。
Q
年轻人怎样克服在杜甫选题研究上的问题?
徐希平:
过去的传统,年轻人更喜欢苏东坡、李白,杜甫相对而言有一些畏难情绪,牵涉到风格、语言、形象等综合问题。很多人觉得杜甫愁眉苦脸的样子,高山仰止不可亲近,而李白、苏东坡潇洒自然,相对而言,杜甫选题一般来讲还是比较厚重的。选杜甫就是有点难,博大精深等问题,刚才说的几个问题,都很有现实意义,也很有趣味,首先我们要产生兴趣,杜甫并非高不可攀,上一次我们杜甫中心项目中,有专门写杜甫画像的,包括草堂也有专门研究杜甫历代画像,杜甫的画像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杜甫的形象,今天最广为人知的实际上是蒋兆和先生的自画像,他觉得他自己最象,因为从困难年代过来的,在战乱中间过来的,他能体会杜甫身体力行的经历。其实杜甫有很多世俗中老百姓的感情是相同的,反而比自己做高官,有优越感的同情老百姓更为深刻,这也是社会道德良知,但他是自己确实在水深火热中、日常生活中,然后每个人日常的烦恼,甚至世俗、庸俗的东西,这些东西杜甫都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把它当作常人中的伟大之后,更能体会杜甫是可亲的、可敬的。从他的心态、心路历程去研究他的作品也是容易理解,年轻人也是可以研究。另外一个传记问题,现在新时代确实需要对杜甫全新的认识,在历史上对杜甫的印象,其实就是几个,官方的宣传和学者的评价,在抬高的时候,反而把他的形象与一般民众、尤其是青年之间的距离拉开了。我是这样一个感觉。关于历代的传记,最早的传记,闻一多先生的半篇论文,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它是用一种散文式的笔调写杜甫,但是他的定位非常准确:一个四岁小孩骑在他父亲的肩上,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行……这个小孩就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实际上是西方游学归来的,他用对西方诗人那一套理论来反看中国的第一诗人,他是在西方的背景与中国传统的双重理解下对杜甫进行评价。庄严就是刘明华老师讲的慈悲情怀,“民胞物与”,这就是善;瑰丽,就是他的表达手法,他的语言,艺术的方法,美好情操的一面,很多人都忽略了。杜甫具有青春、豪放和美的一面一定要了解;当然最后就是他的永久,就是“真”,他是持之以恒,至情至性,从最初到最后,始终都是真的,也即是善、美、真,很多人只注意到他的善的一面,没有注意到他的美的一面,真的一面,如鲁迅所说杜甫就在我们普通人堆里,这是一个形象的再认识,所以我们说重新写一个传记非常必要。我们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工程有很多系列工作,包括文献整理、通俗读本、干部读本、连环画,也有传记,传记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独立作家写,一个是三人小组,即一个学者、一个记者、一个作家合作,传记短期内定型,作家、记者短期内的体悟,很难超越传统的,并非是不能超越。我们杜甫中心,现在准备做几套丛书,包括历代杜甫传记丛书、二十世纪杜甫研究名著丛书等。刚才刘老师介绍,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文献工作,文献基础这一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单本的文献整理,现在搞杜甫研究的人能够用上三五种杜甫的集子写文章很不错了,更高一点是有九种注、十来种,有些就拿一个杜甫选本来写论文,那是另外一种学术思路。真正做杜诗研究,起码要有常用的杜诗全集,做一个基础的研究,但历来号称千家注杜,历史上的很多注本,我们怎样发挥作用,比如有林继中先生对赵次公注的个案研究,最近的张忠纲先生利用若干种做集大成,谢思炜先生就用三种旧本做校,各有特色,但要真正进一步推进杜诗学,其资料的功夫性,我们就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单独推出一种一种的著名的明本,宋元以来的本子进行单独的整理,另外一种就是更大范围,历史上的第一次,很多人想看但看不到的,知道书的名字,把历代杜集珍本文献做成一个集成,影印出版,比如周采泉书录里面的。进行整理,陆续推出,首先跟国家图书馆合作,相对比较其中的两个地方,国家图书馆、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对而言更多的是作为文物,80年代还可以拿出来一些,现在越来越难了,其实应该让文物活起来,现代技术也不会损害文物,我们向四川省申报,争取做成一项文化工程,这个出版是国图出版社,国图的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第一期是60种左右的宋元珍本,第二期是明代,第三期是清,最后大概是六至八百种,出版社是国图,我们杜甫中心争取经费,陆续推出产生影响,杜甫研究需要进行进一步推出新的领域高度,把历代见过目录,而没有见过实物的重要杜集收入丛刊。
Q
学术研究上先生对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刘明华:学术研究还是要像杜甫一样老实真诚。
Q
杜甫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周裕锴:实际上杜甫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最重要的一个作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把杜甫研究的比较透,上面从诗经、楚辞道文选六朝都没有问题了,后世的开出了很多的法门,宋代的很多法门都是杜甫这里来的,所以杜甫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不管学术上你研不研究杜甫,搞古典文学的人,不了解杜甫就不算合格的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我是研究苏轼,但是苏轼对后面的影响,杜甫的影响,苏轼他的文、书、画等,如果诗歌的话,杜甫绝对是第一流。我喜欢杜甫和李白,各喜欢两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这两句话,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杜甫就是从孔孟思想来一脉相承的,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Q
杜甫的思想可以简要说明一下吗?
刘明华:我下午讲座时用“民胞物与”来概括他的思想,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普世价值之一,“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民胞物与”有可能属于世界最大公约数,得到全人类认同。杜甫到目前还是说得不够清楚,现代以来,学界按照人民性在解读,萧涤非老师他们按照社会分析的方法有一些研究和推进。现在没有争议的,杜甫是中国名列第一位的诗人,在诗人里面,他的表现力、思想深刻性最好。中国杜甫研究会去年在巩义开会时,参会的俞宁教授,在美国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认为与西方的一些伟大诗人相比,杜甫应是全世界第一位的诗人。杜诗究竟有多好,与西方诗人相比好在哪些地方,或者在中国诗人里好看在何处?杜甫的情感表达特点、独特的经历、艺术表达方式在中西方诗歌里面哪些是独特的,我们把它找出来,他的伟大性就会得到系统的学理性支撑。这个东西现在还没有,要将它理论化系统化,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曾想报杜甫伟大性的研究课题,但难度太大,因为涉及到的内容太多,感到理论准备不足。我现在没有精力去做。但这个课题值得关注。
徐希平:刚才说的伟大性,我觉得很值得做,除了很宏大的那一面,我觉得杜甫非常让人感动的,他的那种厚道。我专门去考察了杜甫当年从甘肃陇南、同谷到成都的路,我去走了一个地方,走了两当县,两当属于陕西和陇南交界的地方,其交通非常偏僻,杜甫在陇南期间专门看望其认为比较惭愧的朋友,但朋友不在,他就写了《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因身为谏官没有为受冤朋友说话,而感到内疚,可知杜甫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自己的要求,对朋友的厚道,始终有一种内在的自洽道德感,普通人很难做到,“真”与“诚”。
周裕锴:杜甫的诗完全符合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
师生对谈
<<<
Q1
(刘欢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学生)
关于杜诗校勘的问题,读书会的时候发现杜诗中的异文,现在靠版本很难确定先后,现在给出的校勘标准都是选择文学性的阐释,它是通过把这个字用在里面,哪个更能表现出诗歌的效果的阐释,而选定的一个字。我的处理将这个现象讲了一下,赵次公注在这方面比较突出,我的问题是我发现从清代《钱注杜诗》、《杜诗详注》开始出现了很多宋本没有的异文,但此类书中表述相关的善本的引用,这种不知怎么处理,其实现在看到比较好的重要的本子都是把大量的异文保留下来的。刚才老师讲的,我们要讨论宋人的校勘对杜诗文本的影响,是去做统计,还是要用其他的办法去确定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刘明华:整个杜诗异文处理过程,其实是求真、求美的过程。十年前,我写过关于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中的异文,我确定的讲“何不相逢未嫁时”才是真的,因为在唐朝的版本里面就是这样,慢慢变成了“恨不相逢”,我推测《全唐诗》所用的字影响到了清代后期,《唐诗别裁》里面没选该诗,特别说明原因是有失“节妇之旨”。编诗时不敢选,因为道德标准,与儒家诗教相关,但是因为喜欢此诗,特别声明为什么不选。再就是可能御定《全唐诗》已定为“恨不相逢”,所以不敢动这个字。我当时追踪了一下,这个应该是“何不相逢”。《全唐诗》对整个清代的唐诗异文、杜诗异文有影响。我希望把杜诗异文终结的地方搞清楚,是《全唐诗》,还是仇注,或钱注。如果说能够确定是仇注才出现的异文,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章。仇注若是还有新增异文,那么异文到仇注才结束。我认为张忠纲老师团队做的工作比较好,他们基本上把十几种杜诗的底本、宋元校本中的异文统计了,大概还是不全,因为很多元代、明代的版本没有进去,还有大量的诗话笔记等文献,也可能有。你可以查一下。杜诗在《全唐诗》中标注的异文有三千多,其中还有很多没标注的。杜诗的异文总量有多少,终结于何时、何书?这应是一篇博士论文的选题。
周裕锴:在注这个版本异文时,还要考虑到宋人化用杜甫诗句的时候,哪一种更普遍,它有可能是哪一种版本在当时更流行,也就是说各种版本、校勘以外,另外一个版本互文性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古人用典体会它的那种或然性吧。
Q
刚才老师讲的,我们要讨论宋人的校刊对杜诗文本的影响,是去做统计,还是要用其他的办法去确定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刘明华:我现在就是想通过北宋用那个字与杜甫之间的关系说一下。
徐希平:去年中心有个课题,专门做一种精品单本的文献整理,针对赵次公注研究,从阐释学的角度,做一点理论性的东西。
Q2
(赵国庆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学生)
若是校勘杜甫异文,延续到钱谦益、仇兆鳌等人,那不是说文献校勘只参考到宋本,若是参考杜甫的诗的话,那么是不是元代以后的异文全部都不包括。
刘明华:要统计整个杜诗异文的准确数据,元明清时期的异文都算,那是第一;第二才是可能性,能不能把“较胜”去掉,我觉得“较胜”的处理是有一些问题,会有主观性,但这在校勘中又具有合理性,整理者要表达自己的选择。因为杜诗版本没有一个能确定是杜甫审定的。从最早的版本,我们都认为是不确定的。我马上要作的一项工作,就是把十来种宋本杜集的异文作一个汇校,不作取舍,这样,杜诗宋代各本的原貌可以完整呈现。争取新书出而旧书不亡。如果宋代以后的杜集,包括钱注、仇注、杨注有新的异文,又没有新的依据的话,将其纳入“另册”,但它也算整个杜诗传播中的异文,不能排除它。
图文排版 | 陈亚
资料整理 | 谭雪琳
审核 | 王猛
文字来源 | 四川大学硕士生陈娜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