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绶的书法“傻大粗笨”,为何还是清代隶书的代表?
伊秉绶书法隶书在汉代形成高峰,随后各代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隶书名作,但整体上是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的。到了清代,由于社会金石考据学的盛行,以及书法上崇尚碑学,所以又出现了很多隶书名家。这其中,伊秉绶属于佼佼者。伊秉绶(1754-1815),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现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人,字组似,一字墨卿,号默庵,亦号秋水,又号南泉朝栋子。其书法为世人所推崇,时有“南伊北邓”(伊秉绶、邓石如)之誉。
伊秉绶书法伊秉绶的隶书,从外形上看是粗笨的、拙重的,总结起来就是“傻、大、粗、笨”,别人写隶书,注重波磔雁尾,而伊秉绶的隶书却尽量弱化这一特征;别人的隶书注重用笔的提按丰富,而伊秉绶却一味地横平竖直。也正是这样独特的面貌,以及其书法苍劲古朴、笔力强劲,让他成为清代碑学中篆隶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一、苦学汉碑:汉隶笔法在清代碑学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古代碑刻拓片来进行书法学习。伊秉绶的书法得益于碑学颇深,其隶书用笔有篆意。对伊秉绶的碑学成就前人多有论述,他广临汉碑,其书法风格的形成尤其得力于《西狭颂》与《张迁碑》等。伊秉绶的隶书作品,与东汉后期的《西狭颂》《张迁碑》在书写技巧与审美取向上有着诸多相似。伊秉绶所临《西狭颂》《张迁碑》作品多有传世,笔势雄健,笔力厚重。其书藏巧于拙,工整妥帖而又精于变化,细致工巧独具匠心,于方整中见古风。伊秉绶使用中锋运笔,笔画平实,线条分布均匀,笔画间的纵横庄严雍容。从其隶书作品中可见,笔笔中锋,笔画苍劲有力。在笔法上,伊秉绶借鉴了汉碑《张迁碑》《西狭颂》的运笔方法。他的隶书字形古拙,且其字体中大量的篆体结构,端整雅练。在其运笔中亦多采用方笔,用笔棱角分明,具有外形整饬、横平竖直、字体方正的特点。其横画起笔藏锋,切锋厚重,短横舒展简约,长横顺势而出,收尾处上翘,线条圆润蕴藉,用笔略粗,且提按过渡不明显,与《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的大撇重捺有显著区别。二、参学宋隶:宋隶结体《范仲淹神道碑》欧阳修撰文,宋仁宗亲篆碑额“褒贤之碑”四字,故又称《褒贤碑》。碑文隶书由王洙书写。北宋以后隶书碑文难得一见,今王洙存世的隶书书法艺术作品唯有此碑。王洙所书《范仲淹神道碑》波磔笔画形态收敛,笔画布白疏密均匀,笔画竖向处理独特。尤其是该碑几乎通篇的竖长字形,与汉隶的扁宽字形有明显区别。其结体将汉隶中的横势转变为纵势,竖画拉长,字体重心上移,但间架结构协调,笔画匀称。王氏隶书的式样绝不是单纯的个人的创作尝试,这种学习隶书的理念和风格是被当时人承认和接受的。相较于伊秉绶存世的大字隶书,其小字隶书书法的整体观感更能体现其结体的纵势,如《虞仲翔祠碑》和《钱大昕墓志铭》,尤其是《钱大昕墓志铭》全篇因尺寸所限,不到一厘米的小字,在章法布局上平衡和谐,线条均匀。不同于汉隶中字形扁阔,取横势,布白精密,伊秉绶的隶书结体取纵势,体态流丽疏旷。他的隶书在大篇幅上权衡布白,架构均衡,纵势横涵,美观整齐。对比《范仲淹神道碑》观之,伊秉绶隶书结构中的纵势,与宋碑中隶书的纵势相和,风神疏朗,字形布白协调,竖向结构字体与横向结构字体均采用纵向分布,以竖为要。三、小结伊秉绶的隶书作品从汉碑中汲取用笔之法,并吸收宋隶中的纵向结体,加以融会贯通,拙中见巧,别具一格。其博采众长,将不同时代的书法特色融于自身,挥毫而出,形神兼备。伊秉绶隶书古趣洞达,并将汉隶与宋隶中的古法加以融汇锤炼,深入把握住汉隶用笔精粹与宋隶结体纵意,敢于革故鼎新,古为今用,最终以古穆格调构成了清代隶书成就中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