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
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史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修筑的长城都比较短。等秦国灭了六国后统一天下,秦国将战国长城进行改造和修缮,称之为万里长城。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所看到的长城都是那时修筑的。
长城分布于中国15个省市区,其中河北省境内长达2千多千米,陕西省境内有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调查统计,明长城总长达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长城不仅是中固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十五公里的宽甸滿族自治县虎山镇虎山村,同鸭绿江畔的朝鲜于赤岛和义州古城隔江相望,是处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长城主要是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到清代努尔哈赤称王以后,为了保住其“龙兴之地″,他颂布了法令严禁山海关内的人到关外来,关内的人也不许在滿人发祥地内耕种、狩猎,令将部分包括虎山长城在内的大部分辽东长城拆除掉。同时,又修了“柳边条”,或称“盛京边墙”(用土堆成的堤坊壕沟),这就形成了除虎山长城外,看不到辽宁地区明长城遗迹的原因之一。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取名虎耳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丹东历来受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作为国门选用虎山修筑长城其地势险要,确有很大的军事意义。大明嘉靖年间,巡抚都史王之浩来虎山长城视察,即兴赋诗《登马耳山望朝鲜》:
“高头极目海之东,指点扶桑可挂弓。
衰柳迷烟知驿古,寒鸦带月撑天空。
江流不尽关山迥,帝德无私雨露同。
却笑楼船成底事,水边枯骨战图功”。
历经几百年虎山长城几乎濒于湮没,以至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误认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其实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曾有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岭”。就已经说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九十年代初期,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虎山南北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经罗哲文、朱希元、冯永谦等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考察认为虎山长城为东端起点,使往日教科书中的长城起点加以纠正。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虎山长城,是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的。目前虎山长城已修复了1250延长米,有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十二座。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依山就势,蜿蜒绵亘,显现了当年雄伟长城的壮观气势。
修复好的虎山长城墙体高五米、墙底宽六米、城上马道宽四米,长城基底是花岗岩,马道以上部分是仿古青砖,过街关楼有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高23.6米,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修建在边境的长城。
虎山长城共有六个墩台,以前在墩台上可瞭望到来犯的敌情,上墩台的台阶也只有一尺来宽。现在墙体上都长滿爬山虎,整个长城都隐藏在青山绿水之中。当年,罗哲文专家对虎山长城的赞词:“清清鸭绿江,巍巍虎头山,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
“硝烟散尽复登临,江山依旧美如斯”,我登上烽火台极目远眺一览无余。江河如带,蜿蜒天际,朝鲜田野,尽收眼底,巍峨长城,如同巨龙,让人顿感虎山长城的恢宏和秀美。
陡峭的台阶下到一号墩台—邦山台,墩台上斑驳的古炮在诉说曾经的壮举和辉煌。墩台下面是长城的屯兵场,旁边有尊身披战袍威风凛凛挥手扶剑的将军,他就是明辽东副总兵官韩斌,当年他指挥修建了虎山长城,他对辽东的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步跨”是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1962年10月12日,两国政府签订《中朝边界条约》,原归属中国的于赤岛,是鸭绿江中几座比较大的江心岛之一,划界时被划给了朝鲜。中朝划界不以鸭绿江主航道中心为界,而是以河岸为界,在鸭绿江中乘船可以环绕朝鲜岛屿航行,可以靠近朝鲜岸边航行,船只可以靠近朝鲜一侧停泊,只要不上岸都不算“越境”。
“一步跨”其实是指鸭绿江上的一条支流,小河宽不过四~五米,界河自东向西被虎山崖挡住拐了湾向南流去。从长城上望下看小河最窄处一步就可以跨过去,故称之为“一步跨”。
在一步跨旁边是刻有“咫尺”两字的花岗岩石上,意为两国国土近在咫尺。石头后面刻有明代太祖朱元璋写的御题诗《鸭绿江》,表达以鸭绿江为国界,两国友好共处,全诗如下:
“鸭绿江清界古封,强无诈息乐时雄。
逋逃不纳千年祚,礼仪咸修省世功。
汉代可稽明在册,辽征须考照遗踪。
情怀造到天心处,水势无波戍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