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城中,城在水上:绍兴水城与它的前世今生
说绍兴是一座“水城”也不为过
沿河建房,遇河架桥
街随河走,河随街流
水陆交通相织
文化与水交融
在乌篷船摇橹吱呀声中
一河水从数千年前缓缓淌来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
纵观绍兴的文化,水文化是其根本,河流是构成绍兴城市的骨架,绍兴依河建城,城内河流纵横。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盛誉的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
在绍兴8279平方公里土地上,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流,纵横交错。从空中俯视,绍兴宛若一座漂浮于水上的城市。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古浙东地区:“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面对河湖密布,洪、涝、潮交替的水环境,历代先贤皆以浚河为安民要务,以理水为治越首策。
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宁绍平原就已向世人展示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大禹治水,绩奠九州,是中华文化中最绚烂的一页。传说4000多年前,大禹两次来越治水,“毕功于了溪”,地平天成,死后葬于会稽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亲临会稽祭祀大禹。此后,上自帝王下至黎庶,各种形式的祭禹活动历久不断、承传不绝,很好地传承弘扬了大禹精神和文化。
大禹治水传说在绍兴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从精神上影响着绍兴历代治水者高度重视治理水患,奠定了绍兴的水文化基石。
2500年前,越王勾践修凿山阴故水道、富中大塘。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纳三十六源之水和山麓湖泊,筑成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鉴湖。
西晋,内史贺循疏凿西兴运河,以利灌溉航运,并渐成浙东地区航运主干道。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绍兴知府汤绍恩建造三江闸,与横亘数百里的萧绍海塘连成一体,形成了以三江闸为排蓄总枢纽的绍兴平原的内河水系网新格局,使山阴、会稽、萧山三邑蓄泄有度,航运水位可控。
说起绍兴水利史,那必少不了大禹,马臻,汤绍恩这三位水利先贤。绍兴有一座水利广场,就专门刻了他们仨的人物塑像。
大禹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
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
大禹曾在今怀远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臻
马臻,东汉会稽太守,主持修建会稽镜湖,使会稽成为鱼米之乡。
马臻到任之初,便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堤长127里, 湖周长358里,上蓄洪水,下拒咸潮,旱则泄湖溉田,使山会平原9000 余顷良田得以旱涝保收。
但因创湖之始,多淹冢宅,为豪强所诬,马臻被刑。越人思其功,将遗骸由洛阳迁回山阴,安葬于镜湖,并立庙纪念。
汤绍恩
汤绍恩,明代绍兴知府。当时,会稽、山阴、萧山三县之水,均汇三江口入海。由于潮汐日至,拥沙堆积如丘。遇淫雨内潦,则内水被沙堆阻隔不能骤泄于外,致使良田淹没,水涝成灾。
嘉靖十七年,汤绍恩主持将古鉴湖东塘、南塘及通塞的堰、闸改建为水浒,东西横亘百余里,连成通衢,既利于蓄水,又便于交通。
三江闸工程建成后,钱清江从此纳入山会平原的河湖系统之中,成为一条内河。钱清江以北的萧山平原诸内河也纳入该系统之中,形成了河湖密布、土地平整、灌溉方便、旱涝不虞的三江水系。
自北宋末年鉴湖被废造成洪涝灾害以来,山阴、会稽的水利面貌又一次得到了根本改变,潮汐出没的沼泽平原,改造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不知是绍兴成就了水利,还是水利成就了绍兴,总之在绍兴的过去与现在,“水上游玩”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
自不必说家家户户枕河而眠,生于河上;便只是“到此一游”,也是有很多乐趣的。
鉴湖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由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众筑成,在唐宋之后逐渐湮废,成为绍兴平原河网的一部分。
鉴湖之水源来自会稽山区的36条溪流,平日烟波浩淼,渟满不流,但每逢雨后,山水泻入湖内,自南而北,缓缓流动,形成了鉴湖三曲,地理位置优越的湖塘成了鉴湖的第一曲。
© | 陈禹
若耶溪两岸层峦叠翠,溪水明净,富有诗情画意。南朝梁诗人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代诗人独孤及“万山苍翠色,两溪清浅流”。
若耶溪自古极受文人雅客青睐,是古时越中旅游的必经之地。
© | 谢南华
剡溪,沿溪古迹迭续,历代众多诗人学士或居或游,留下了无数咏剡名篇及趣闻逸事。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至今还广为流传。
石门前寻常一河水
在时光中慢慢流淌而过
细细沉淀
投映出这座古城的
千年水利与文化